关灯
护眼
字体:

直播秦始皇八卦被抓包(91)

作者: 阅川枕流 阅读记录

同样的称叹发生在各郡地。

“怪不得,都说祭祀若无牛,便无法沟通神灵。”

“看来,牛是让我们可以沟通先人魂灵与神明之思的圣物啊!”

“怪不得陛下,下了如此复杂的律令要保护牛。莫非……陛下早已知晓牛之神圣?!”

“那这……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难道陛下还乃圣人下凡不可?”

“这有何不可?你瞧之前可有哪位国君做到把七国归一了?只有一人,咱们的始皇帝!而且,这突兀出现的天幕,以前也从未有过,也是因为陛下才出现的。还不够神迹吗?”

“……我觉得,陛下保护耕牛是为了田地和粮食。”

有人冒出来一句话。

可他的话语,很快被淹没在那群激动万分唾沫飞溅的高声话语中。

“陛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神女肯定也是听陛下诏令来的!”

热血上头的黔首们疯狂的吹捧着秦始皇,而有些尚存理智的黔首,并没有这么快速的转变。

他们还是对于严格的秦律令不满。

但是不得不承认,天幕是因为秦始皇而出现。

而天幕的出现,确实开阔了他们的眼界,还带来了许多有用的东西。

咸阳宫中。

秦始皇与其他人所关注的重点不同。

他敏锐的捕捉到了一个陌生的东西……

棉花。

-

‘天花’这种疫病也已经说完,还有其他许多疫病也不可能挨个单独提出来说。

我所举例的这几种疫病,便是流传最广、死人最多、危害性最大、时间战线拉得最长,所以最为出名的几种。

总之,还是那句话。

无论是何种疫病的发生,都是离不开天灾与人祸的。

即便有了疫病的应对方法,最好的还是……大疫不要到来。

身边的侍从送来温水,秦始皇端起一饮而尽。

头上冕冠随之而动,冕旒微微碰撞,发出细碎的响声。

秦始皇抿了抿润的薄唇,眼睑轻阖。

天灾他没有办法,可是人祸……

待兵器坊建造完成,加紧火药与鸟铳的仿制。

他定要将那些掀起大秦内乱的六国贵族余孽们,镇压得毫无还手之力。

好啦,之前通过‘天花’,我谈到了牛痘,说到了牛这种动物身上。

既然说到了牛,那咱们再来谈一谈关于牛的养殖和饲养技巧吧!

养牛一定要注意养殖环境,地势需要平缓的地方,且必须通风,还要靠近水源。

水太少了,牛就容易生病。

我之前找了关于牛的饲养解说视频,你们可以看看。

之前因为疫病,许数人心里都有些沉重。他们大部分人既对秦始皇充满尊崇,认为始皇帝可以解决此事。又生怕真遇到大疫来临,自己是那少部分的牺牲者。

而这时,天幕通过牛转移了疫病的话题,许多人都莫名的心中松懈了一些。

闻言天幕要细谈饲养牛的方法,特别是那些被安排养殖耕牛的官吏们,皆聚精会神观看起来。

每每看到一个节点,他们都不由自主的发出惊呼之声,手中忙碌不停,记载其中养牛需要注意的事项。

秦始皇命身边侍从,将书房中剩余的竹简习悉数搬出。

养牛一事,自然会有专人记载。

还有许多政事未能处理,秦始皇打算边听天幕言语,边来批阅竹简。

对他而言,一心二用并不困难。

各地官吏,事无巨细,皆需悉数如实禀告。

里面有大部分竹简,都是讲述郡守们所在郡县,这一段时间中,所发生的大大小小事宜。比如:有无反叛军队,农田情况,以及对犯罪之人的处置等等。

直到秦始皇再度拉开一卷竹简。

是上党郡郡守所写。

当地郡县,出现了大量养的猪死亡现象。

猪身为祭祀所需要用到的三牲之一,是除了耕牛与羊之外,占量比重极大的牲畜。

从周朝开始,无论是官还是民,皆会饲养猪。

家有余粮者,圈养。家无余粮者,便放养。

养猪所耗费的心力人力,是难以载量的。

可是,上党郡郡守却在竹简中写道,各县都开始发生家养猪莫名抽搐死亡之事。

那些猪首先是流泪,流得眼睛都睁不开。然后,呕吐和腹泻,吐出的东西都是的水。

它们走路也弯弯扭扭,时不时的浑身颤抖不休,给猪食也吃不下。

那些猪,没过几天,身上就长满了红紫色的血斑。

最多不过十余,便死亡。

起先出现此症状,上报的只有几两三户人家。

但是随着短短时间的发展,郡守发现他所在的郡县,几乎各地都出现了同样症状的病猪。

无论是黔首、官吏、贵族养的猪,散养还是家养的猪,都是如此。

同样的症状,成片的扩散。

他甚至以一个词来形容……

疫气。

猪的疫气。

天幕上才刚刚讲完人的疫气,自己便在成堆的竹简中,看到了上党郡郡守的竹简。

巧合得甚至有些荒谬。

此竹简后面还有一段话,秦始皇顺势往后看去……

那执着竹简的手指,不免霎时用力!

泛白的骨节下,是秦始皇沸腾难抑的心绪!@无限好文,尽在文学城

贵族们还好,病死的猪,他们嫌晦气,都命人拖去掩埋。

可肉对于黔首而言,是特别难得的食物。

许多黔首们,几年都不一定能够尝到肉味儿。

他们所食用的大部分肉,都是狗肉。

屠户也是以杀狗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