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刀客养家日常[古穿今](135)

“怎么样?”他兴致勃勃地发问。练好几年了,自己觉得很有点水平和意境了。

廿七喝彩:“松沉柔顺,绵绵不断!”

阮爸爸一听就开心了,手指在空气中点了点:“内行!一听就知道你是内行!”

他过去想从廿七那儿拿回自己的剑。

廿七一翻手腕,那剑身打个转,没看清怎么转的,就变成了被他双手捧着向前微微递出。人家身体还微微前倾,特别恭敬,特别有那味!

阮爸爸伸出的手停在半路,又收回去:“你给我练一个看看。”

又补充问:“你会剑吧?”

廿七说:“我主修刀法,剑法只略有涉猎。”

阮爸爸真的特别喜欢廿七说话的味。

搁别人就说“会一点儿”,搁廿七,人就说“略有涉猎”。

传统文化在现代真是流失得厉害啊!让人心痛!

阮爸爸鼓励说:“没事,你练给我看看。”

说着,抱着手臂退到一旁。

老泰山有命,岂敢不从。

况且廿七如今身无长物,只有一身功夫跟随穿越而来,不离不弃。

老泰山对古武兴趣浓厚,对廿七来说是个重大利好,此时不展演一番,更待何时。

廿七走到正中,对阮爸爸抱了个拳。

阮爸爸挺直身体,也抱拳回了个礼。

这种机会不多,平时要这么做,会显得很傻气。难得有这么个人存在,让阮爸爸能沉浸式体验一把古风。

他也很开心,乐呵呵的。

放下手,再看院子中的廿七,忽然觉得不对。

怎么起式一拉,小伙子原本身上那种温和有礼的气质消失了?

怎么好像换了一个似的?

……

……

阮卿睡得很舒服,打着哈欠下楼,阮妈妈已经在一楼了。

习惯性地批评她:“就知道睡懒觉,快过来吃早饭。”

阮卿无语,这才几点啊。她这还是因为这些天天天早起养成的惯性呢。等明天,她才要真正睡个大懒觉!

在餐桌旁坐下,她左右看看:“我爸呢?廿七呢?”

刚才二楼路过客房,她看了一眼,廿七已经不在房间里了。

阮妈妈说:“院子里呢,看你爸打太极呢。”

她刚才往院子里瞧了一眼,老头子给人表演他那个什么正宗南宫家嫡传太极拳呢。

臭显摆。

阮卿喝了两口粥,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前后进来了。

咦?怎么了?

她爸怎么两眼发直?

第74章 气恨

一顿早饭, 阮爸爸魂不守舍,还老不停地偷瞟人家小伙子!阮妈妈觉得,这家伙一定是想冠姓权想疯了, 魔怔了。

男人这种传宗接代的劣根性,延续姓氏的执着真是没治了。

阮卿也察觉出自己老爸的不对劲了。

她咬着自家阿姨早上现包的小包子, 小声问廿七:“我爸怎么了?”

廿七也有点困惑:“不知道。”

刚才老丈人命令他演两下子,他卖力地演了。

然后老丈人脸色眼神就不太对。

说起来,倒和七叔爷有点……

但廿七总觉得七叔爷是乡下人, 阮爸爸却是城市里的成功商人,终究不一样,按说不应该。

他不懂“中二魂”这种东西,并非由人生经历得来, 而是藏在血脉里。

七叔爷,阮爸爸, 阮卿, 一脉相承。

阮卿咬着包子:“你们刚才干嘛了?”

廿七说:“没干嘛,伯父打了套拳给我看,又让我演套剑法给他看。”

“……”阮卿, “你演给他看了?”

“怎敢不从?”廿七诚恳道, “我演得可认真了。”

阮卿长长地“哦一一”了一声。

如果来自中武世界的金牌杀手倾尽全力给你展演他的功夫会怎么样?

阮卿缓缓将视线移到阮爱华同志身上。

如果说这个家里在这方面谁是阮爸爸的知己,那必然不是觉得这些东西很幼稚的阮妈妈,只能是从血脉上继承了老梅沟阮氏中二魂的阮卿。

所以她甚至都能理解七叔爷。

因为太懂了。

阮卿咬着包子的嘴角也缓缓地翘了起来。

阮爸爸恍恍惚惚,在回想自己昨天和远房堂弟阮祥云通的电话。

当时,祥云说什么来着?

“他功夫可好了!”

“飞檐走壁!”

是的, 当时阮爸爸的确是听到阮祥云说了这么两句, 但是他没往心里去。

主观就觉得,阮祥云嘴里那些就是随口一说, 夸张。大概能打两套拳就是“功夫好”,能爬个树翻个墙就是“飞檐走壁”了。

当时关心的重点在阮卿身上。

可是现在,阮爱华恍恍惚惚。

廿七那把剑还晃在他眼前。

不,那明明是他的剑,玩了好几年了,再熟悉不过了。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廿七手里,就变得那么陌生。

没有开过刃啊!明明没有开过刃啊!

怎么做到一剑斩断他那杆金镶玉竹子的?

怎么脚尖一踢就让那截竹子箭一样射出去的?

最后的最后,他的人是怎么飞出去追那截竹子,然后在半空斩断的?

他是怎么飞起来的?

对,他飞起来了!

飞起来了!

阮爱华两眼发直!

这小伙子昨天说“在山中修得一身功夫,如今称作古武,传承不多了”,“厚颜自夸一句,尚可拿得出手”?

古武!

他这是真正的古武!失传的古武!

阮妈妈纳闷,今天早上真是入魔了?至于嘛!

她在他眼前晃晃手:“嘿!嘿!干嘛呢?魂丢了?没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