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1447)
既然如此,那焉能把担子全压在方密之一人肩上?方仲贤心中其实也早接受了自己必须出去工作的事实了,她没有说的是,其实在侄子开口之前,她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且正因为这点觉悟,她以前所未有的热情,仔细观察着沿途上船的、码头上擦肩而过的买地女工,在长达大半个月的观察之后,哪怕再挑剔,她也是不得不下这个定论:在买地,女子外出做工,实为平常,并无半点辱没家门的顾虑——甚至还可以这么说,在买地,外出做工反而光荣,在家不肯工作,没有进项,反而是一件值得羞耻的事哩!
这样的风气,且不说和桐城老家截然相反,便是在万州、叙州也是没有的,在万州要求女子出门做工时,实际上方仲贤还是能感受到那些女工心中的羞愤和抵触,只有风月女才需要抛头露面,和三教九流打交道,和桐城老家一样,这还是万州当时的普遍认识……那么,方仲贤当然不能出门工作了,她也打从心底抵触这样忍辱含羞地出门,被人指指点点地做工的情况,方季淮被迫留在万州工作,一直是她的一大遗憾,如果有余力的话,肯定是要设法把她营救到叙州来的。
但是,那都是以前的事情了。现在大江下游,却是认为,女子在外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家打理家务的话,是能力有缺失的表现,别说在本地外出做事了,就是出外差,能够顺当走一趟外差回来,还要被人高看一眼,证明她们能干爽利,有足够的本事保护自己,甚至在陌生的地方开展工作……
“既然买地也有那样的要求,出外做工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共度时艰,尽早攒钱,这才是第一要务。”
方仲贤便轻轻长出一口气,举重若轻般的下了这个决定,很奇怪的是,她在做决定之前极为挣扎,但话说出口时,却并无半点痛苦,反而心中有些隐隐的轻松和兴奋,好像自己一潭死水、四面楚歌的生活,总算有了一点新的改变,说不定此后还能挣扎出小小的生机来,把这几年逐渐走低的颓势,稍微挽回一二。
“只是……如我这般境况,能寻什么工作呢?现在的买地,还缺扫盲班的教师吗?”
买活 697 欲望的奴隶 丰饶县方仲贤 拥有……
很明显,这个座位是给丫头小厮,这些随着主人出行,身份上却要次一等的人物设计的,方密之笑道,“随行者又未必只有奴婢,那老奶奶怕是说得不假,这车没准一开始就是官车,专给吏目出行用的。”
既然是吏目出行,定分主次,这设计也就合情合理了,否则若是卖票的话,这位置的定价就不合适了,这位置若是坐满人了,免不得要膝盖碰膝盖,花了贵价买主位票的客人,未必觉得合适,而次位要便宜,又能便宜到哪儿去?花个五十文、七十文的,上来背对着方向,和主位客人大眼瞪小眼的受气?也难怪车站这里宁可空了两个位置,也只卖主位的票。
这是入城后第一个令人震撼的发现,而且,影响十分深远,方仲贤和方密之一边听着旁人的议论,一边也彼此讨论,很快就认定了这个道理:大概买地能用四轮车,和路况不无关系。一进丰饶县,他们便发觉了,城里的大街小巷,别说没有黄土路了,便连石路也是不见,全都是浇铸得清清楚楚、立立整整的水泥路。
如此一来,便是下雨也没有陷车的危险,轮子在青石路上也不会打滑(青石路年岁一久当真是溜溜的滑),因此,对二轮车不利的因素就都被排除了,四轮车也就有了流行的基础。
“四轮的车子,肯定是更稳当些的,对畜力也能充分的利用。只是自重太沉了,在泥地上适用性太少了,有很多时候无法跑,野外也去不得。这样的车子若是在买地常见,那就可说明,至少云县、衢县、许县这些买地的要冲,在城内,水泥路已是很常见了。”
他们低沉地用乡音分析着其中的缘由,免不得带到物理的力学知识,方密之还在手上用铅笔画了个简单的力学模型,分析着前方这形状怪异的橡胶轮马车,“前轮小而后**,应该是为了解决转向问题……若是四轮都一样大的话,转向时无法实现力矩差,只怕就没那么灵活了。这马车倒是适合在城里走,转向灵活。不过城里我看倒是自行车多些——也是,一样的料,一架马车怕都能造十几架自行车了。”
确实,这马车的模样,打眼一看当真是怪异,形制极其特别:首先,整个车都是十分巨大的,而且要比常见的马车更高!这主要是因为后轮高——而且这前后轮,大小还不一样,后轮造得极高极大,几乎有矮个子一人高了,前轮才是常见轮子的大小。整个车厢,等于是悬挂在四轮中间,比后轮矮,和前轮高度大概相当,更奇怪的是,车夫的座位还要比乘客更高,坐在上头真有点儿高高在上的感觉,这也是习惯了车夫和乘客同居一个平面,整个车厢处在轮子中间的乘客,一时间所难以适应的。
“当真是开了眼了,这辈子没坐过这样威风的大车——你确定?这是我们坐的车?老婆子真有些怯场,别是坐了官车,惹来什么祸事了!栓子,你可别蒙骗俺,这和常见的四轮车也不一样啊!”
“谁蒙你了,奶!要不这车一百文一趟呢?您就放心坐,出不了事!一会咱们到渡口就上船了!”
“哇,这车可当真威风了!要一百文一人那?”
“啧啧,丰饶县这里又多了新鲜玩意儿,如今咱们江左其余州县,可真是不敢和丰饶县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