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宠小夫郎(196)
化险为夷后,云哥儿重重地舒了口气。他脸上的惊慌在发觉自己被刘文锦揽在怀里后,立刻变成了羞臊。
“谢谢你啊!”云哥儿急急忙忙地从刘文锦怀里退了出来。
刘文锦比他还要羞涩,这会儿耳朵都红得似要滴血了。
“不,不客气,你慢点儿走路,别跑。”刘文锦关切道。
星哥儿看着这场景,情不自禁地捂住了脸。
岳茗有些疑惑,他的身手退步了吗?竟然比刘文锦还慢了两步?
未等他们多说几句,叶丛和叶兰姐弟,还有孙泥他们,也都从马车上下来了。张管事带着下人帮忙卸下行李后,宁乘风和岳茗,便带着人进屋了。
下人们已经将午饭做好了,想着他们奔波一路,或许累了,宁乘风夫夫陪他们吃完饭,便让他们去洗漱休息了。
刘文锦离开时,宁乘风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
不知是不是他想多了,宁乘风总觉得云哥儿和刘文锦之间,好像有些不一样了。
第119章 新的规划
下午云哥儿他们睡了一会儿, 晚上宁乘风和岳茗设宴,在八珍阁里招待他们,为他们接风洗尘。
八珍阁是京里最有名气的酒楼之一, 他们有八样拿手好菜, 样样都是被人交口称赞的珍馐美味。
云哥儿不仅爱做菜, 也喜欢品尝别人的手艺。因为没有系统的学过厨艺,怕闭门造车生意做不长久, 他一直在有意识地参照别家的菜色, 取长补短,改进自己的技艺。
这两年岳茗带着他把湘江府城那些大大小小的酒楼食肆都吃了个遍,但见到这八珍阁,云哥儿还是被震住了。
八珍阁是一座雕梁画栋的小楼, 楼高三层,楼外挂了各色的灯笼, 瞧着既热闹又华丽。它坐落在一片清波碧水上之上, 食客们可以选择走两侧的雕花廊桥进入楼里,也可以坐小船过去。
宁乘风带着岳茗来吃过三次,已经熟门熟路了。岳茗喜欢坐船,宁乘风便跟迎上来接引他们的小二哥交待,让他安排一条小船接他们。
他们一行十来个人, 刚好坐满了一条船。船上夜风徐徐, 吹着十分舒服,不过坐了不到片刻, 这小船便已经到了八珍阁楼下了。
宁乘风牵着岳茗下了船,岳茗正要回头扶两位弟弟, 却见刘文锦和顾七顾九已经小心地护着人下来了。
上岸后沿着石阶走上去, 便到了八珍阁前头。小二哥面带笑意, 在前头带路,引着众人进去了。
云哥儿觉得他们山云小馆装缮得也算是小有特色了,但和这八珍阁一比,便显得十分寒碜了。八珍阁内部悬灯结彩,交错着放了许多花木宝瓶,看得人目不暇接,四周挂的字画又让这楼里多了一份雅致。
不仅是云哥儿,连刘文锦和叶丛也是一脸叹服。
因为宁乘风提议,让岳茗和云哥儿开个高端一些的酒楼。所以云哥儿和叶兰、孙泥这次过来,还抱了些参谋学习的心思,这一路他们看得十分细致。
顾七已经提前订好了包间。这包间设计得十分别致,只有三面是墙,原应开门的那一侧,用的是纱帘与外头隔开的。每间包厢,都有一名小二站在帘子外头候着,这样既不会打扰到食客们,又能及时响应他们的需求。
楼下大堂正中间的台子上,还有伶人表演,弹唱、吹箫、跳舞的应有尽有。不同的时间过来,便能看到不同的节目。二楼的食客也不必下楼,只需把包间的帘子拉开,便可看到楼下的表演了。
包间里头除了一张大圆桌,还有一张小方桌。顾七顾九他们不习惯与主子同桌,宁乘风便让孙泥、杨怀同他们一起,单独坐了一桌。
点完菜后,还不到一刻钟,那些菜便上得七七八八了。
云哥儿他们见到桌上的菜色,俱是啧啧称奇。这些菜好不好吃不说,单看卖相,便是外头的酒楼拍马都赶不上的。
这酒楼的八道招牌菜之一——豆腐羹,在这里也不是一碗简单的豆腐了。白嫩的豆腐上头点缀了一些可食用的花瓣,瞧着甚是好看。这豆腐羹闻着清香扑鼻,吃着嫩滑爽口,与外头的豆腐羹格外不同。
除了豆腐羹,其余的菜色也各有各的新奇之处。
这顿饭大家都吃得心满意足。八珍阁名不虚传,确实是有些实力的。
回去时坐在马车,云哥儿也没安生下来,他嘴里念念有词,都是八珍阁那些可以借鉴的地方。偶尔激动起来,云哥儿还要拉着岳茗他们讨论一二。
马车上有些颠簸,云哥儿又不肯老实坐好,刘文锦欲要规劝他,刚开口云哥儿便双手抱胸,撅起了嘴。刘文锦讪讪地对着他笑了笑,不敢再训人了。他默默地叹了口气,又不错眼地盯着这小哥儿,生怕他再摔着。
宁乘风看在眼里,晚上等岳茗去洗漱时,他便邀了叶丛出来,同他聊了几句。
宁乘风旁敲侧击地打听刘文锦回府城之后的事儿,叶丛半点儿没防备他,一五一十的同他说了。
叶丛说刘文锦回乡后,除了回刘家村以及拜访恩师,其余时间都待在山云小馆。他同叶丛一起,在山云小馆干了十几天的活儿。叶丛做跑堂小二,刘文锦做跑堂小二兼账房先生。他帮云哥儿把这几个月的帐都理了一遍。
府城大大小小的官吏都有意邀请刘文锦这位榜眼,去他们府上赴宴,但刘文锦就扎在山云小馆不动弹了,谁来请都没用。
刘文锦终于是醒悟过来了,但还不知道能坚持这态度多久呢。宁乘风毕竟是云哥儿的哥哥,免不得多为云哥儿考虑考虑。他不仅没帮他们捅破这层窗户纸,甚至还鼓励了云哥儿一番,让他专心搞事业,把山云小馆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