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夫妻赚钱养娃日常(39)+番外
陈秋月和赵怀玉是一样的想法,跟着点点头表示没有意见。
大房两口子听完,互相看了一眼,赵大嫂张嘴想说什么,被赵大哥打断了。
“爹娘,我们也没有意见,就听家里的安排。”
赵大嫂看事情已经成为定局也不再说什么了。
赵父赵母看着两对小夫妻的眉眼官司,见都同意,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晚上大房的屋里。
“今天你怎么不让我说呢。”赵大嫂瞪着赵大哥。
“你还想说什么,家里就这种情况,这样已经很好了,虎子要是有天赋,五年的时间应该也能看出来到底适不适合念下去,要是没什么本事,早早回来跟着我学种地把式也来得及。”
赵大哥看着媳妇无奈道。
“那怎么算是适合不适合呢,要我说不得参加两次考试才能看出来行不行,五年的时间太短了。”
“我们赵家又不是什么富裕人家,有一次机会就不错了,考上了就继续读,考不上就安心回来。”
赵大哥看着媳妇的样子沉声反驳道。
赵大嫂看当家的面色沉沉的望着自己,心里面还有很多想反驳的都咽回了肚子里,现在还早,虎子还没开始念书,说这些有点早了。
赵怀玉两人则是并肩躺在床上看着平平安睡的面孔闲聊着。
“大哥大嫂这事情提的不错,趁着虎子还小,学东西快,要是适合走读书这条路确实要抓紧时间。”
“可不是,咱们的平平我准备三岁就启蒙。”
“会不会太小?”陈秋月有点担心的问道。
“读书人家的孩子都是三岁开始启蒙,要是想走上科举这条路就是要趁早。”赵怀玉一脸向往的说道。
赵怀玉小时候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而且因为入学晚其实已经错过了黄金时期,所以现在夫妻两个有能力,当然要在儿子身上补回来。
陈秋月对读书科举的事情不了解,见赵怀玉言之凿凿,也觉得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古话说的对,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那我们要好好攒钱,我本来还以为平平要六岁左右才入学,既然三岁就要启蒙,那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嗯嗯,孩子小的时候笔墨纸砚用的少,且在族学启蒙的话,花费会少很多,就是之后如果考科举就要去好一点的私塾里,那时候才是花钱的时候。”
自从确定陈秋月生下的是儿子,赵怀玉就开始慢慢打听读书人的事。
他在镇上接触的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打听事情还是很方便的,所以现在已经有了成算。
第36章 拜师准备
“还好平平比较乖,我带着他还能做绣活,要不然还不知道怎么办呢。”
陈秋月现在每个月到镇上接绣活工钱差不多有七八百文。
“虽说赚钱要紧,但是你也要注意身体,晚上千万不能绣花,耽误使坏眼睛。”
赵怀玉怕自己说完之后陈秋月压力大,不顾自己的身体,赶紧叮嘱道。
“放心吧,我知道,会照顾好自己的。”
陈秋月虽然想没日没夜的赶进度,但是想到一些年纪轻轻就把眼睛使坏的年轻妇人心里还是放弃了这种想法。
跟绣铺的掌柜的熟悉了,有时候说闲话的时候,也有听到有些妇人被家里人逼着接绣活挣钱贴补家用的。
年纪轻轻两只眼睛就看不清东西了,说出来也是令人唏嘘。
陈秋月是万万不会让自己走到那一步的,身体才是做任何事情的根本。
“我们现在手里面有差不多有十二两多,已经不少了,慢慢攒吧。”陈秋月在心里算了算两人的私房钱告诉了赵怀玉。
“是不少了,我们也不用压力太大。”
赵怀玉伸手揽过陈秋月。
“娘子,时间不早了,我们歇息吧。”
陈秋月反手抱住眼前的人,小半个月没见了,陈秋月也很想念。
第二天虎子知道了今年秋天就要去学堂念书的事情。
“娘,大花的哥哥就在族学里读书,我也要像大花的哥哥一样了吗?”
虎子的玩伴里面有个叫大花的小姑娘,她的大哥就在族里的学堂念书,每天都要背着书箱去背书,回家之后还要继续背书。
虎子其实是有点害怕的,小孩子都是对未知的事情恐惧,即便知道读书是令人羡慕的事情。
“对啊,虎子马上就要去念书了,去了学堂要听夫子的话,认真念书知道吗?”
赵大嫂没有感觉出来虎子的胆怯,只高兴地叮嘱儿子要好好珍惜读书的机会。
陈秋月在一旁看出来了,但也不好做什么,只想着等之后虎子来找平平玩了,再跟虎子说说。
自从确定了儿子要去学堂,赵大嫂就跟打了鸡血一样,每天做起事情来劲头十足。在赵母面前更是俯首听耳。
赵母看着眼前谄媚的大儿媳也很是无语,说了让她别那么别扭也不听,就随她意了。
虎子最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在家里,其他时间逮着机会就要跑出去疯玩。
自那天得知自己要去学堂后,虎子就跑去找大花家问学堂的事,大花也不太清楚,就直接找来了自己大哥给自己的小伙伴。
知道了上学堂以后每天都要背书练字还要做夫子布置的课业,虎子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小孩子的天性如此,但知道读书的机会是爹娘为自己争取的,也只能听话行事,索性趁着入学前好好疯玩一阵。
赵大嫂看到虎子这样也说过,但是虎子每次都是振振有词,赵大嫂只能先放任他这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