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2104)
能让大明皇帝拿出提花五彩锦做裱,显然轩輗得到了皇帝的认可。
这冗杂的奏疏里,让朱祁钰颇为不满的是有人弹劾袁彬,弹劾的理由是袁彬通倭不忠,事儿还是当年那些事儿,主要是袁彬迤北保护稽戾王为引,袁彬在濑户内海搞国中国为佐,弹劾袁彬通倭,对陛下不忠。
通倭可是个大罪名,真的要扣帽子,唐兴是最通倭的那个。
朱祁钰专门让兴安、卢忠去查了下到底是何事儿,才发现,是袁彬拦了一些人的财路。
袁彬的山野袁公方,在倭国占据了三大银山,每年的倭银,直接输送到了国帑和内帑,导致大明海商,贩卖货物到倭国,连倭银都取不到,只能换硫磺、倭女、铜等物。
“朕刚刚立下了规矩要流放天山以北镇西关,瞧瞧,这就有人撞上来了。”朱祁钰拿着奏疏对着兴安说道:“吏部尚书王翱可是盯着他呢,他还上奏疏,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广西右布政王宇,浙江台州府宁海人,其家族世代为海商,王宇这道奏疏显然是朝廷不应该‘与民争利’的延展,大明很大,朱祁钰能容得下批评的声音,若是就这一道奏疏,朱祁钰也不会拿他怎么样。
关键是这个王宇是个贪官,已经被王翱给盯上了。
广西闹出了攻破州县的民变,已经被广西总兵官泰宁候陈泾、广东总兵官欧信,联手平定。
两广巡抚叶盛、广西佥都御史吴祯节都通过了反贪司的稽查,这个右布政王宇却没有,王宇纵容自己的侄子王寿看管广西官库,计省审查之时,王寿不敢火龙烧仓,为了平仓横征暴敛,导致了苗民生变。
这件事,还是在广西修平陆运河的巡河总督徐有贞督办。
王宇斩首示众,家眷包括王寿在内,流放镇西关,是朱祁钰对这次民变的最后处置结果,目前三法司已经通过气儿了,缇骑正在前往广西进行查补,拘捕王宇、王寿等要犯,等到查补结束,再拿到廷议上廷推后处斩。
这一来二去,至少要一年的功夫,这是大明体制僵化的体现,但也能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
按照刑部尚书俞士悦的看法,犯罪事实清楚,人赃俱获,徐有贞从王寿家中翻出了近五十万银来,砍十次都够了,但是皇帝坚持不能办黄纸案、白纸案,要办驾贴案,俞士悦只能走程序,让王宇在牢里多活一年。
于谦对这个案子也不知道说什么好,那头总督南京粮储轩輗刚刚表现出文人的气节来,给文人们好好的长了长脸,这边右布政王宇就搞出五十万贪腐的大案来,陛下心中对文臣的疙瘩稍微松一点,王宇这又给紧回去了。
属实是该死。
苗民叛变俘虏中,有一批阉割的苗民名单要入宫,朱祁钰本来打算直接朱批,忽然看到了一个人名,将其单独圈了出来说道:“这个广西桂平县大藤峡人汪直,送到沂王府去,给沂王做大伴。”
汪直,明宪宗朱见深的亲密战友、威宁伯王越的好友、西厂厂公、健全武举制、主持成化犁庭、久镇辽东,是大明为数不多拥有军事天赋的太监。
第九百八十章 破门谬论
“陛下,盐铁会议要开始了。”兴安小心的提醒着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每月一次的盐铁会议的群臣们已经来到了聚贤阁,在等待着皇帝陛下。
朱祁钰批阅了最后一份奏疏,这是一封来自交趾的奏疏,广西、广东、交趾的毒蛇极多,关于如何消灭毒蛇,如何治疗蛇毒,两广交趾的巡抚们,都拿出了具体的方案,解刳院也对蛇毒问题开始了一整轮的研讨。
解刳院给出的研究方案,是非常不人性的,但是解刳院里的凌迟犯已经被剥夺了作为人的资格,所以这种凌迟犯的方案,朱祁钰依旧朱批。
冉思娘已经整整六个月没到后院来侍寝了,朱祁钰很疑惑冉思娘到底在研究什么,但是每次见面,略微有些疲劳的冉思娘,对自己的工作都是闭口不言。
朱祁钰拿起了备忘录,翻看了一遍后,来到了大明的盐铁会议厅,持续了整整十五年的盐铁会议,第一百六十七期盐铁会议,如期召开,而《景泰盐铁新论》拥有却没有写到一百六十七卷,大约只写到了三十卷左右,并不是每一期的盐铁会议都言之有物,大多数连续几期,都是关于一个问题的讨论。
胡濙尚在,《景泰盐铁新论》的编纂,完全由胡濙主持,胡濙离世后,此编纂工作,交给了礼部尚书姚夔,计省三司使李宾言。
三十卷的《景泰盐铁新论》也是大明儒学士必读之物,完全是因为乡试和会试有可能会考到,大明自有国情,完全对上负责制,提学官们也要想办法表述自己的立场,那么考一些关于盐铁论内的观点,披着一层做学问的皮,显得便没有那么的刻意。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
“陛下威武!”
文武诸官见礼,朱祁钰伸手示意大家坐下说话便是,盐铁会议并不是严肃政治表态会议,只是探讨一个方向,说它重要,它不算形制,只会形成一个提议,说它不重要,它却能决定财经事务的走向。
这次盐铁会议的议题极多。
“陛下,又有些钱荒了。”户部尚书沈翼开篇就抛出了一个议题,而后开始了综述。
户部再议论钱法和钞法,随着大明生产力的逐步提高,商品的不断丰富,大明有再次陷入钱荒冬序之可能,对此三司使李宾言也表示了自己对钱荒的担忧。
而兵部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他认为战争对经济有补偿性,即战祸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