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就是亡国之君(416)

作者:吾谁与归 阅读记录

山西晋商八大家,因何发家?

大明弃置之地的五成以上的一般利润率,让他们积累了足够丰厚的家底。

明末晋商八大家为何要出卖大明的利益?

因为赚的更多。

晋商到了鞑清朝,为何能把持着天下银路的流动?

晋商的票号,遍布天下,因为这是他们的投资回报。

朱祁钰不敢断言,当初积极推动弃置交趾布政司,弃置河套、集宁、东胜卫一带旧卫所的官员,心里的真实想法,到底是兴文匽武的大势所趋,还是利益纠缠,为自己代表的利益网发言。

但是这显然是个错误的决定。

而现在,朱祁钰打算纠正它。

如何纠正?

把这件事,放到称上去称,一上称,千斤打不出。

朱祁钰当然可以不说服这些个朝臣,一意孤行,但是那样的话,大明的庙堂都无法形成合力,这件事最后定然会彻底失败。

“可能你们会觉得朕在为了北伐之事,欺骗你们。”朱祁钰坐直了身子继续说道。

于谦带着人赶忙说道:“臣等惶恐。”

没人怀疑陛下的话是假的,只是他们觉得这种利率实在是高的吓人。

石璞是工部尚书,主持宝源局、石景厂等官营工坊,他呆滞的问道:“五成利润,这实在是太高了些。”

朱祁钰叹气,在大航海时代初期,算上的风险,利润率也在十倍以上。

在殖民时代,算上可能的风险,即便是让土着种地,哪怕不是精耕细作,随意的洒下种子,其利润率也在五倍以上。

现在这些个朝臣,现在居然怀疑五成利的真伪…

朱祁钰十分平静的说道:“在经营之中,如何获得高额的利润?无外乎,压迫、压低劳动报酬,提高货物的价格。”

“压迫压低劳动报酬,就会让百姓们舍本逐末,耕田荒废,提高货物的价格,就会让产品滞销。”

“比如,石景厂的那些农具,颇受追捧。”

“但是我们不可以降低工匠的劳动报酬,因为我们需要他们不断的提高技术,生产出足够的钢铁。”

“也无法提高货物的价格,因为使用农具的百姓,并不富裕。”

“哪里有极低的劳动报酬?哪里有极高的货物价格呢?”

“在这些你们认为一毛不值的地方,一个马倌月盐银不足五钱,甚至只需要一石粮食,他们就会卖命,因为草原实在是贫瘠,而一匹驽马六两六钱,一头细腱牛大约八两银。”

大明算学《四元玉鉴》里,有一个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的数学题,问的是:六牛与四马,值银七十二;三牛加五马,只卖五十四;问牛马各几何?

朱祁钰稍微算了算,牛八两,马六两。

朱祁钰说完,林绣和度支使王祜就从桌子底下拿出了他们的算盘,开始疯狂的计算。

林绣老会计了,掐着指头数着成本和利润:“一头牛仔五钱银,一头马仔,三钱银,马倌银二十六…”

他没多久就算了出来说道:“陛下,这不对啊,这明明超过了一倍又五成的利润啊!臣按着四倍所需算的啊。”

朱祁钰一直听着林绣算,无奈的说道:“那马驹和牛仔,也会生病,会死掉啊,还会有天灾人祸,你这至少得砍一半以上。”

林绣立刻领会了精神,他又算了算,眼光闪烁,他得出了一个数字是七成半的利率。

但是他不打算说,到时候,多出来的收益,都要入内承运库的!

那是皇帝的钱!

度支使王祜算了半天,也得出了七成半的结果,但是他也不打算说,到时候多出来的收益,那都是要入太仓的!

那是朝廷的钱!

林绣和王祜,各怀鬼胎。

这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外廷和内廷无可避免,必有一战!

到时候大家撕破脸皮的时候,这个数字就是兜底的线,大家吵架的依仗!

“你们算完了吗?”朱祁钰看着俩人收起了算盘,满是奇怪的问道。

林绣说道:“臣算完了,最少五成。”

王祜满是一脸笑意的说道:“臣也算完了,最少五成。”

参加盐铁会议都是老油条了。

最少二字一出,大家立刻明悟,陛下说的是底线,但是具体能赚多少,最后国帑和内帑怎么分,那得撕破脸去撕扯的!

几乎所有的朝臣们已经闻到了腥风血雨的味道。

朱祁钰点头继续说道:“一个新兴的行业,必然缺少与之相抗衡的竞争者,可以以大量的生产供应市场的需求,来获取丰厚的利润。”

“同样一块未曾耕耘的土地,就像是一个完全新兴的行业一般,蕴含着极大的利润。”

“比如兵仗局,就最少有三成的毛利,即便是去掉劳动报酬,也会有两成的利,为了鼓励兵仗局,太仓和内帑各拿出了两分利,让给了兵仗局。”

“河套之地,并不贫瘠,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如果我们能够经营好这些土地,自然可以获得极其丰厚的报酬。”

“当然诸位,土地在没有劳动的时候,一文不值。”

“我们在制定劳动报酬的时候,想一想为什么军屯逃所,百姓弃地,舍本求末。”

河套之地到底什么时候丢的呢?这就又要说到英宗幼冲,三杨辅政,兴文匽武…

朱祁钰都把朱叫门砍死在了太庙,自然不会翻旧账,大明这艘巨轮,到底如何让它稳定的向前,才是朱祁钰要做的事。

大明这个巨人身上,有无数道的血口,无数的吸血鬼,依附在血口之上,用力吮吸着。

上一篇: 春风吹[娱乐圈] 下一篇: 天价罪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