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御刑(117)
张公公是何许人也,在宫中四五十多年的老人,从前长秋宫的内侍,如今侍奉在甘泉宫天子身侧的内务府总管。
陆辰没见过他几回,印象中他却总是不动声色的,如今他竟也慌了。
反倒是七岁的薛王显得很平静:“无妨。陆先生是颜大人推举到长乐宫的人,本宫信得过他。”
陆辰心口一热,虽然还不知道自己是为何受传召,却已坚定了为薛王殿下赴汤蹈火的决心。
张礼脸上虽然仍旧不安,却没再说什么。
陆辰接到薛王的眼神鼓励,急忙上前双手接过盒子,打开盒盖,只见一张折迭整齐的明黄色绢帛静静地躺在里面。
这看上去好像是传位诏书,陆辰心里浮现出一个古怪的念头,却立刻打消了这种无端的想法。
皇帝二十有八,正值盛年,更何况,哪有昨日才立储君,今日便禅让帝位的。
陆辰低头小心抖开绢帛,退位二字瞬间映入眼帘,他只想回到一秒钟前,给自己那张乌鸦嘴来俩耳刮子。
第103章 事关机密
那诏书,陆辰是一边读一边直摇头。
薛王静静等待他看完放下后,才问:“陆先生怎么想?”
“荒……!”陆辰差点脱口而出,可面对的是皇帝唯一的子嗣,还是收回了不礼貌的话,道,“着实……出人意料。”
薛王道:“这里没有别个人。陆先生想说什么,便直言吧。”
“…………”
张礼道:“看来陆大人无话可说。”
“……”薛王垂下眼帘,道,“也难怪陆先生如此。”
“敢问……圣上如今在何处……?”陆辰问。
“父皇今早便不知去向。”薛王道,“张公公今日凌晨在寝殿发现了这诏书。一同消失的还有甘泉宫的侍卫长和太医院提点季大人。”
“殿下若是真不介意,臣便直言不讳了。”陆辰道,“这传位诏书实在让人匪夷所思。皇帝陛下才刚刚立您为储君,册立大典都还未成,就突然宣布退位,全然不顾朝局会有怎样的动荡。简直……简直荒唐至极!这哪里是一国之君应当有的担当!”
听到这,张礼终于忍不住声音尖利的断喝出声:“大胆!”
薛王不置可否,只道:“父皇一定是有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又问,“依陆先生之见,本宫当如何行事?”
陆辰看看张礼又看看薛王,心情有些矛盾,道:“当务之急,应当赶紧找到圣上。”
他虽知道皇帝的真面目,可眼下并没有更好的办法,薛王殿下毕竟年幼,在朝中根基不稳。皇帝即便真是要退位,也当以太上皇的身份在薛王殿下背后坐镇,直至殿下可独当一面。
薛王似乎对这个答案表示赞同,与张礼对视了一眼后,口吻终于轻松了一些:“太好了,本宫与张公公也是这样想。”
“此事事关机密,本宫不敢告诉旁人,身边也没有信得过的人。张公公需得留在宫中,稳住内阁大臣们。因此想劳烦陆先生,随本宫出京一趟。”
陆辰被托以如此重任,内心早已澎湃,当即道:“微臣愿为薛王殿下效劳!只是,不知圣上去了何处?”
薛王看向张礼,示意他来回答。
张礼道:“依咱家看,颜大人前脚才离开雍京,陛下第二日便也不告而辞。圣上想必是去了颜大人的家乡,咸阳城下的泾阳县。”
简直是胡搅蛮缠,纠缠不休。
陆辰心中暗暗为颜大人捏了一把汗,然后道:“实不相瞒,下官刚从泾阳县回来。”
薛王闻言有些意外:“竟如此巧合,陆大人去泾阳县做什么?”
“……只是办一些私事。”陆辰含糊其辞,转而道,“只是回来的路上,下官在驿馆听到一些传言。听说近来有一伙山匪在去往咸阳的官道上作恶,劫财不算,还绑人勒索,若家人给不出足量银钱的,那些贼人便将苦主的手脚剁下来,趁夜丢进他们的府宅里。手段实在穷凶极恶,上个月已出了好几条人命。”
薛王毕竟只是个孩子,闻言顿时睁大了双眼道:“太平盛世,雍京竟有如此丧心病狂之事?!”
……雍京的丧心病狂之事还少?陆辰暗自腹诽。
张礼想了想道:“这倒无妨,甘泉宫有一支精锐,咱家可差遣他们全数跟着薛王殿下。”
薛王道:“一切听由张公公的安排。”
张礼转向陆辰,道:“如今陛下下落不明,断不能让薛王殿下也出事,望陆大人随行时一路多加小心。”
即便他不说这些,陆辰也早已在前夜决心用尽一切辅佐薛王殿下,于是立刻答应下来:“张公公放心,本官自当尽心竭力,哪怕豁出命去,也定会护殿下周全。”
张礼点点头道:“那么……老奴这就去召集精锐部队和几个可信的宫人随侍,明日一早……”
“张公公……”薛王打断了张礼,声音极低道,“本宫想要今夜便出发。”
“今夜?”陆辰颇感意外,可当他看向那孩子的脸,透过那双大眼睛看出了几分委屈时,便大概明白了对方为何如此着急了。
原是自己一直都误解了,今日,并不只是一个东宫太子要去寻找不称职的皇帝来把持朝政,而是一个被抛弃的孩子,要去找回他的父亲。
张礼沉思片刻,咬牙道:“也罢,殿下给老奴一些时间去筹备。半个时辰后,老奴让马车停在长乐宫侧门外接驾,请殿下与陆大人在此休憩片刻。”说罢,便动身离开了。
陆辰目送张公公脚步匆匆的离开,然后将目光移向书案前坐着的小殿下,想要宽慰几句,却不知该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