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子御刑(146)

作者: 张听劝 阅读记录

“!”连一向迟钝的杨思南都在这一瞬间明白了过来,心中暗叫不好。

可如今,他已没有机会捂上男人的嘴,将人拖出去了。

赵珩朝着男人上前一步,声音已不再颤抖,却显得更为冷漠:“你接着说。”

“今年正月初五,正值那口棺木在塔上十年。于是我们一群举办祭祀的乡绅,便照旧将棺木抬下塔来。依照先人,生火祭天。眼见祭祀就要完成。突然天边来了一团红云,只见棺木中发出一道金光!这柄剑便横空出世!这真正是史无前例的吉兆啊!”

赵珩又上前一步,他走到跪在地上的男人跟前,伸手取了男人高举的短剑。

剑柄剑鞘都被精心擦拭过,只有缝隙间仍依稀见烈火焚烧的痕迹。

他的手越握越紧,那颗绿柱石好似龙的眼睛,竟在他越来越用力时,溅落了一滴晶莹的泪。

这时候,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轻轻覆在他握剑的手上,颜知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我和你一起。]

像分别前的那天一样,他说:

[解决了他们……赵珩,我带你一起走。]

“好。”

赵珩道。

他重新看向男人:“你们举办祭祀的乡绅都有谁,朕有重赏。”

男人大喜,忙道出一串家族名来,还不忘介绍,都是白塔村附近的乡绅,大家都聚在白塔村祠堂等候吉兆再临。

其实哪里是等什么吉兆再临,只不过男人负责来雍京讨赏,那群人怕被他一家占了便宜,约好了每日在祠堂候着,一同等待天子恩赏。

赵珩一字一字的记下,他这辈子没有那么认真的记过名字。

李中有,郑景茂,邓福成,黄全兴……他将这些人名,一字一字的铭刻在心里面。

等到男人再说不出名字来,赵珩弯腰问他:“就这些了?”

掺杂着银丝的长发自肩头滑落,低垂的眉眼温柔似水,如此近距离的见到真龙容颜,叫男人喜不自胜:“回陛下,这就是全部了!”

话音刚落,“铮”得一声,那柄沉寂多年的短剑寒芒再次出鞘,一道血溅在丹陛石的龙首之上。

丹陛石上,祥云缭绕中,五爪金龙嘴角一道朱红,看上去竟好像咳出了一口血来。

男人倒在地上,尸体刚滚下几级石阶,被杨思南一脚踩住。

杨思南脸色铁青,按着刀看了一眼赵珩身后,甘泉宫的那些宫人从未见过赵珩暴戾一面,早已吓得魂飞魄散。

“处理掉他。”

赵珩将血甩干,短剑插回剑鞘,转身回寝殿更衣去了。

半刻钟后,他一袭黑衣劲装,骑着一匹黑马冲出了宫门,如离弦的箭一般离开了雍城。

第129章 转生塔

十年过去,白塔村依旧是那个民舍依山而建,山清水美,田地富饶的小山村。

民房背后的山坡上矗立着一座小小的五重塔,十年前那一夜,大雪弥天,未能看清。如今正午,赵珩在疾奔的马背上看,是灰扑扑的白色。

甫一进村,已有村民在村口张望,见马饰华贵,还未问清,便已喜不自胜:“来人可是雍京来的官差?”

赵珩在那人跟前勒紧缰绳,停下马儿:“嗯,我从雍京皇宫里来,李中有,郑景茂,邓福成,黄全兴……在哪里?”

他将那串名字,一字不差的背了出来。

这一路上,好似有一截皓腕,挽袖提笔,将这些名字,一遍遍,一个个的书写在他的心中。

隽秀字体,断人生死。

这是颜知写给他的,最后的名单。

村民大喜过望:“唉哟!官差大老爷!您要找的人都在祠堂候着呢!您跟我来!!”

赵珩随手放了黑马的缰绳,便只身随着村民来到白塔村的祠堂,祠堂外,年龄不同的一群人早已在那焦急地等待。

其中,一个身材瘦小的中年人看到赵珩走近,连忙迎上前来:“官差大人!我是白塔村的胥吏,郑景茂,附近的胥吏,乡老,亭长,都在祠堂里等候官差大人多时了!”

说罢,男人便将赵珩往祠堂里领。

这时,站在祠堂门外的一对面色苍白的夫妇拉住了郑景茂,声泪俱下的恳求道:“郑老爷,我们夫妻俩中间是有过一个男婴的。只是夭折了。瑶儿并不是极阴之身啊。”

“去去去,你单跟我说这些有什么用?就算我同意,你能劝服十里八乡的乡老们?”

女人哭得浑身发抖,再说不出话来,她的丈夫继续苦苦哀求:“郑老爷,您就行行好,与大老爷们说说……”

郑景茂急着带赵珩进祠堂,狠狠推开夫妇二人:“告诉你,没可能!怎能为了你一家,破坏村里百年的传统?转生塔上已经空了半个月了,要是出了什么事,你们担得起么?一个丫头片子,换十里八乡的安定,是她的福分!滚滚滚!”

转头便换了一张笑脸,对赵珩道:“叫官差见笑了,这边请。”

赵珩沉默跟随那人的引领,走进祠堂,眼神静悒地在那群人中间环视了一圈:“举办镇塔祭祀的人,都在这里了?”

“一个不差!”

赵珩转身,当着众人面将祠堂门关上,闩了上门。

乡绅们拿热切目光看着他做这件事,竟也没往坏处想,一个个都等着来自雍京皇宫里来的赏赐。

直至赵珩从怀中取出那柄短剑来,才有人察觉到异样,方才自称郑景茂的男人也困惑起来,问道:“官差大人,您拿的……可是……”

寒芒一闪,他的话都没能说完,便被赵珩一剑割了喉,血喷在祠堂的大门上,人扶着门滑落在地,只见半扇门都是血污。

上一篇: 唯见君心 下一篇: 帝国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