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子御刑(33)

作者: 张听劝 阅读记录

“方才宴后,你和礼部那个在聊些什么?”

“……”颜知有些困惑地偏了偏头。他身边终日跟着影卫思南,一言一行赵珩都了若指掌,何须有此一问?

“别找了,朕睡觉浅,不许影卫进寝殿。朕要你亲口说,不可以么?”

“江大人想打听薛王的母亲。”

“薛王的母亲?”赵珩似乎不理解。

“陛下不肯纳妃,江大人误以为陛下是念及故剑情深,所以萌生这样的想法来。想找相貌相似的女子,给陛下做妃子。”

“噢,原来如此。”赵珩恍然大悟,想了一想,忍俊不禁道,“故剑情深……亏他想得出来。”

或许这世上的人在他看来都愚蠢至极吧。颜知心想。所以他行事才会如此乖张。

赵珩将“私生子”带回宫,封王,尚且遭到言官们言辞激烈的反对。

若是哪天满朝文武百官得知实情,知道薛王身上压根就没有一滴皇家的血脉,一个个怕是都非要血溅盘龙柱不可。

[不过……]颜知心想。[哪怕真到那一步,以赵珩的性子,大约也并不在乎吧。]

赵珩饶有兴致地继续问:“你怎么回答的?”

“……臣推说不知。”颜知说完,转念想到江大人所托,便问,“陛下又何必为难群臣?”

“朕为难什么人了?”

“陛下若是能从礼部所选的良家女子中择一二接到宫中,众臣又何须在这胡乱猜测。”

“是礼部那人派你来做说客的吧。可笑,朕是一国之君,哪有被人胁迫的道理?今日顺了这个的意,封几个妃子,明日随了那个的愿,诞几个皇子,最后那些人的嘴迟早要议上立储之事,到时,朕的珏儿怎么办?”

赵珩说话从未如此恳切,这份思量显然并不是装出来的。

任谁听了这话,怕都会觉得赵珩是与自己的幼子血脉相连,满怀慈父之心。

根本不会有人想到,那个名叫赵珏的“皇子”从头到脚,也只有一个名字和他赵珩有关。

“……立储?”颜知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可薛王并不是陛下的……”

赵珩轻笑道:“难不成你也在乎这些吗?”

颜知本以为赵珩只是一时兴起,拿赵珏当个捡来的宠物喜爱,才好吃好穿的养在宫中,不想,竟已经打定了立储的主意。

这人的心性、行事……简直荒唐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如果颜知不是那个七年前亲手将薛王从雪地里刨出来的人,恐怕也会和江永一样,以为薛王是哪个艳压群芳的烟花女子为赵珩所生的了。

“硬要说的话,朕自己都不一定有什么皇家血脉。”

这话要是被其他人听见,还不知会掀起怎样的风波,赵珩却随随便便的就说出了口。

历来皇室血脉的纯正都是不容出错的。

先帝后宫无数却子嗣稀薄,而赵珩是先皇唯一的皇子。

若不是有权势滔天的岑皇后在上面做他的“母妃”,他的身世,还不知要被说成什么野种。

“即便是有,这皇家血脉也不见得好在哪里。”

那倒是。颜知心道。

“况且,朕要后妃有何用?朕不是已经有颜卿你了吗?”

“……”

赵珩一句话便把颜知拉回了不堪的现实中。

是啊,江师兄当他是赵珩的亲信,朝中的重臣,才会对他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以为他能够劝动赵珩。

可难道他自己不是最清楚,自己在赵珩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吗?

“行了,此事不要再提。”此时的赵珩表情已经显得有些不耐烦,“近来大理寺的事有宋陆二人帮你担着,明日起,下了朝,你就不要出宫了。”

“……为何?”

“珏儿七岁了,也到了该正经上学的年纪。朕给珏儿找了些讲学士,如今只缺个太傅。想来想去,你最合适。”

“合适在哪?”颜知问。

论才学,在满朝进士及第的才子里他并不突出,论资历,他也从未教过什么人。他实在不明白赵珩说的合适到底是指什么。

“朕说合适就合适。给朕兼着。”赵珩道,“你可以憎恶朕,但珏儿也是你的孩子,你怎么能对他一点感情都没有?”

他到底在说什么?颜知常常会在和赵珩的对话中产生这种连生气都谈不上的情绪。

纯粹的听不懂,不明白,理解不了,莫名其妙。

赵珩却好像真恼了,背朝颜知,在龙床上侧躺了下去:“朕乏了,退下吧。”

颜知心想:总归话已带到,也不算他敷衍了恩师之子。于是便没再说什么,告退后离去。

+++

赵珩想一出是一出,颜知却不能不从,只得在第二日下朝后前往长乐宫。

长乐宫原是赵珩幼时居住的宫殿。

先皇四十岁才得了赵珩这一个独子,又有皇后的荫佑,早早的便立了储君,于是理所当然入主东宫。

可赵珏就不同了,虽然赵珩独宠这一个孩子,但他的身世几乎称得上来历不明,封王之后住进长乐宫,没少受前朝那些老臣的反对。

不过最后还是前朝管不了后宫事,赵珩说什么是什么。

赵珏性格还算是乖巧的,见到颜知进来,便立刻起身。

“赵珏见过先生。”

小小的皇子躬下身子,对他恭敬的行了揖礼。

赵珏是个虎头虎脑,浓眉大眼的孩子,与赵珩的长相完全是天差地别。

这些年,赵珩似乎总在想方设法的让他和颜知见面,可颜知却始终和这孩子亲近不起来。

颜知也知道,稚子无辜。

可他一看到赵珏,便不由会记起刚入朝的那一年。

上一篇: 唯见君心 下一篇: 帝国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