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御刑(85)
颜知沙哑回了一声:“嗯。”那孩子疲惫的双眼中便开始掉泪珠子了。
对自幼长在蜜罐里的薛王而言,这三日有多难熬,恐怕没有人能理解。
他虽然还年幼,不懂朝局上的险象环生,却知道父皇,先生,都是是他心里数一数二的人。
而这两人却在三日前的重阳佳节,一夕之间,双双遭人毒害。
薛王抽泣了片刻,终于情绪崩溃,扑在颜知身上:“先生,父皇,父皇他……”
死了。
颜知在心里盼着这一句。
他需要听见有人切切实实的告诉他,赵珩死了。
饮下毒酒那刻起便完全没想过自己还能活下来,而今日醒来,他脑子里的第一个念头便是——用的量还不够。
如果连自己这样的体质都可以生还,那就更别提自幼习武,身强体健的赵珩了。
第75章 认罪担责
薛王没哭一会儿,便急匆匆的擦了泪,道:“万幸先生如今醒了。可见那位叫季立春的太医果真是有真才实学的赛华佗。父皇以前就说过,他是太医院最好的太医。”
也是最倒霉的太医吧。颜知心想。
薛王对身后的人道,“快传本王口谕,去诏狱请季太医,甘泉宫今日正午的会诊必须有他。”
季用道:“殿下,此案涉及重大,殿下还是避嫌为好。”
薛王心意已决:“顾不得了。再避下去,父皇何时能醒?”
季用还是试图拦阻:“可,恐怕诏狱那边……刑部和大理寺也不会放人。”
“臣愿前往。”
开口的是跟随薛王而来的陆辰,“殿下,臣曾是大理寺少卿,与宋大人熟识。”
薛王点头,从腰间取了一块珏玉递了过去:“那便劳烦陆先生走一趟了!拿这个传本宫口谕。”
陆辰恭敬双手接下,随后往颜知身上看了一眼:“颜大人,珍重,下官之后再来探望您。”
“……”颜知没有回应,垂眼回避了视线。
从这些只言片语中,他能听出来,季立春救下了他,也救下了赵珩。
他本意要与赵珩鱼死网破,都说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他本无须再去想身后之事。
可如今他偏偏被救醒,睁开眼的那一刻起,他便又要为眼前的棘手境况而忧心。
赵珩若是死了,事情会简单许多。比起真相,人们会更关注皇储继位之事。
薛王是唯一的皇嗣,朝政大权或许会旁落,但薛王殿下仁厚,人心向背,自有公断,只要朝中有江永,陆辰这些年轻有为的直臣,皇权最终还是会归于薛王,定然不会教生灵涂炭。
可偏偏赵珩并没有死。
却也仍未转醒。
这倒是令颜知有些意外的,赵珩饮下去的毒酒量比他更少,往日里身体又极为康健,按理说不该比他还严重才是。
如今赵珩不死,也不知何时转醒,这不确定性才是最棘手的。
就说现下,毒害皇帝一事放在朝堂上大举调查起来,别说颜府的下人,思南,季太医,甚至是薛王殿下都可能受此事牵累。
思及此,待陆辰走远,颜知才开口道:“殿下,臣有话想单独与您说。”
薛王听了,不由分说,立刻扭头对屋子里的太医和自己带来的宫人道:“都出去。”
等屋内的人一个都走尽了,薛王便急问:“他们都下去了。先生想说什么?”
“殿下……臣向您请罪。”
“请罪?”
“毒害国君之举,是臣所为。”
颜知的表情平静的就像在山间的一汪清泉,可说出的话却在薛王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定定看着颜知,满脸不可置信,甚至惊愕之后想要一笑带过:“先生,这事开不得玩笑。”
“不是玩笑,确是臣所为。”
薛王觉察到颜知语气认真,眼眶忽的红了,他呆愣在那半天,才记得问一句:“……为、为什么?”
“……”颜知答不上来。
“父皇平日里待先生不好么?他们不都说,先生是父皇最宠信的人么?……父皇赐了那么多东西给先生,让太医时时照看先生。父皇还和珏儿说过,若不是遇到了先生,他不会这般快乐。难道就……就因为那一次责罚?可那一次……珏儿不是拦住了吗?”
颜知知道,薛王所说的都是真的,赵珩给他的好处,对他的宽厚,是这个孩子亲眼看见,满朝文武都亲眼看见的。
他们看到的,是朱楼碧瓦,锦衣玉食,是无上恩宠,是圣君贤臣。
更何况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别说一叶障目的他们了,就是全盘知情的季立春都劝他认命。
他其实明白季立春的意思,如果他真的认命,或许可以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安逸生活吧。
在决定杀了赵珩的这段时间,面对他作伪的乖顺,一贯看透人心赵珩都愿意欣然接受,与他戏假情真的你来我往。
赵珩不停的告诉他,只要他顺服,便会一世待他好。只要他放下心里那份自矜,便有无尽的荣华富贵。
可是颜知忘不了。他忘不了自己在青麓书院被夺去的尊严,忘不了这些年来承受的折辱。
他无法忽视有那么一个人压在他的头顶,随时可以将他打入万劫不复的地狱。
每个人身上都有些东西是与生俱来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正是源于此。而颜知身上的这样东西,或许就是记仇。
思绪万千,可颜知不打算将更多脏污事在这七岁的孩子面前铺开,只是答道:“殿下不必追问,臣只是为了了结个人恩怨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