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骨(119)
皇帝看着面前的年轻人,他已经苍白虚弱到了几乎油尽灯枯的地步,他的生命与大烨的山河绑在了一起,他的眼睛里没有悔意,一如那一年的京都城郊,他毅然跪在自己脚下,目光坦荡坚定的说出那一句,
“如果这是唯一的办法,那么请让我代替殿下。”
城下骨-69
“也罢。朕和大烨,的确欠你们一个真相。”皇帝长叹一声,终于开口,说起那藏在他心里将近百年的秘密。
“你该记得,六年前朕曾告诉你,北川城下有个巨大的远古法阵。”
“是的,陛下说,那法阵维系着北川的天险,一旦崩塌,后果不堪设想。”沈辞一笑,“陛下是框我呢吧。”
“倒也不全是。那法阵确实关系重大,若在十四年之内崩塌,会引得时空错乱。”皇帝声音沉缓,“因为,那是一个让时光回溯的阵法。”
传言上古时期,大烨这片土地版图远比眼下辽阔,其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国家。他们的科技、文明都已经发展到大烨当下望尘莫及、无法想象的地步。然而因为科技的过度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超过了既定的限度,引发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天灾降临,冰川融化,海水倒灌,淹没了许多大陆板块,无数人遇难。
只剩下了大烨和北川以北所在的板块。
一部分人意识到过度干预自然的后果,决心放弃高度发展的科技文明,回归到农耕社会。也有一部分人相信科技继续发展可以帮人类摆脱天灾。
于是双方进行了激烈的交战,最终前者获胜,占领了版块大多数领土,后者只能退居北川以北,依靠高耸入云的天险与前者天各一方,不相往来。
选择放弃科技退回农耕的人类生怕对方卷土重来,便在北川天险之下设立北川城,城下设有神秘机关。
一旦北川城破,便可使北川以南的整个板块时光回溯,算是给己方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
沈辞安静听着,哪怕多年前就已经在和帝王的交易里隐约窥探了些许,这些年也从各种渠道探得蛛丝马迹,有了大概的猜测,可听到真实的历史心内仍是无比震撼。
能使得时光回溯,这是怎样的力量。远古时期的人能回溯光阴,却对抗不了自然吗?
“触发机关除了需要大量的鲜血和白骨之外,还需要一个关键的阵眼。”皇帝微合双目,一字一句,“是当日布阵之人后代的血肉。”
“血肉?”沈辞失声。
他猛地闭上眼睛,梦境在眼前重现。
黑衣铁甲的年轻男子策马而来,抬眸看了他最后一眼。
他转身冲入敌军,如同扑火的飞蛾,向着死亡而去。
他被敌人挑落马下,万箭穿心。
千军万马压过他的身体,不过是片刻之后,他便成了一滩血泥,在破碎的铠甲下,混入鲜血白骨之间。
——血肉。
原来这就是血肉。
沈辞按住心口,痛苦的咳出血来。
殿下……
我以为你是想替我守城,可你其实,是去找死的吗?
“触发机关是靠布阵者后代身体里的一些东西,可能是血,也可能是别的什么。自上古延续至今,我们血脉里的这些东西已经很弱了。并不是所有的后代都能触发阵眼。”皇帝等着沈辞稍微平复了一点,才继续道,“初代布阵者就是大烨的开国皇帝。每一代皇族子孙都会被送到北川,看他能否与北川的阵法产生共鸣。共鸣强烈的可以触发机关,就会被留在北川,以备不时之需。能轻微共鸣的,可以在时光回溯时保留记忆,就会被选为下一任帝王。此外由于一些未知的原因,非皇族中,也有一些人可以与阵法共鸣,但不具备倒转光阴之能。比如你。”
“屿儿十岁那年,朕将他送到北川,发现他刚好就是那个可做阵眼的孩子。”皇帝轻轻喘了口气,目光幽深,“可是朕没有告诉他这些,只是把他留在了北川……当时朕觉得,那边的人翻不出什么花样。数百年来,也没有阵法被触发的记载。”
“结果不知怎么回事,许是走露了风声,也不知道什么情况,邻国部族就忽然杀过来,将北川屠了城。也许他们知道屿儿是触发机关的关键,因此没有直接杀掉他,但还没等琢磨出触发机关的方法,你就带人赶到,救出了屿儿。”
这就是一切最开始的样子。
沈辞带兵杀到,救出了将要被献祭的孩子。
彼时他们对彼此身上将要发生的一切,都还一无所知。可原来梦不是梦,一切都是真实存在过的经历。命运相缠千丝万缕,两人血脉相交,一纠葛就是数十载光阴。
“那么,殿下是什么时候知道,他可令时光重溯?”
“朕加封他为太子的那天。”皇帝娓娓道来。“朕告诉他,他的血脉可令时光重溯,一旦北川城破,大烨危矣,他就是唯一扭转乾坤的砝码。朕问他,是否愿为山河社稷赴死。他说他愿意。”
沈辞心里一颤,握紧了拳头。
原来他的太子殿下,早已在他所不知道的时候,默默的将这副山河背在了肩上。
“那后来呢,他为什么要反叛?”这是困扰了沈辞两辈子的疑惑,终于可以得到解答。
“因为屿儿发现,一旦时光回溯,除了阵眼之外,死在北川的人,”皇帝望向沈辞,目光深沉漆黑,“都没有回来。”
北川城下的阵法,远古人类的战争,甚至时光回溯的能力,凡此种种诡异至极的事情,沈辞都能迅速的接受。
可当他听说死在北川的人,都没能再回来的时候,他心里忽的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