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骨(120)
“你驻守于北川,一旦白厄人攻城,你身为将军,必要死战。没有北川城和北川军的牺牲,阵法无从开启。”皇帝轻轻一笑,“我不同意将你调离北川。北川阵要开启,死的人不能太少。能带兵死守死战的,大烨满朝除了你找不到别人。若是轻而易举的就被对方攻下了城,大烨就再没有机会了。他也知道一旦有战事,你绝不会袖手旁观。他就索性反了。”
“他想自己当皇帝,把你从北川调开。他护不住北川,至少想保你一命。”皇帝淡淡道。
他活了太多年,带着太多记忆,见了太多人见悲欢各种情谊。
他早已经不会被什么感动,也不会在乎什么,甚至都不会花时间去想一想,太子殿下对大将军这份情感,有什么特别。
沈辞垂目坐着,脸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
困扰了他两辈子的疑惑终于解开,以一个不算意外的方式。
赵屿不惜反叛,也想要给他求一条生路。哪怕时光重溯之后的沈辞,可能就不会记得他,也不会记得他们之间的情谊了。
可他还来不及为赵屿的深情感动,因为他又想起了另一件事——
赵屿的梦。
现在既然已经可以确定梦其实并不是梦,而是时光重溯之前的记忆,那么赵屿的记忆为什么和他不一样……
沈辞心里几乎已经有了答案,可他像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一样,抬眼望着皇帝,轻声问,“陛下,时光重溯过几次?”
皇帝知道他想要问什么,淡声道,“两次。”
沈辞的心狠狠的沉了下去,他的指甲用力的刺入掌心血肉,挣扎着颤声问,“可是陛下说,直到上一世册封太子时,殿下方才知道他可以让时光重溯啊……”
“是的。那是第二次。第一世,我一直都没来得及告诉他。那一世,大将军带北川军死战,拖延时间,让副将们掩护城中百姓逃脱。之后他回去找大将军,亲眼见将军战死,尸骨无存。”皇帝声音也很轻,带着难得的怜悯,“他万念俱灰,抱着炸药从城楼上跃下,坠入敌军中,亦是粉身碎骨、尸骨无存。”
沈辞睁大眼睛,满心震撼。
“他真是爱极了大将军啊,为他自己选择了和他的将军一样惨烈的结局。没曾想阴错阳差,竟也让时光回溯。”皇帝缓缓摇头,“只是可惜,那一世将军死于阵法启动之前的北川。已再不能归来。而屿儿作为阵眼,受阵法影响,对于前世的记忆残缺不全,他并不知道,他挚爱的将军死在他启动阵法之前。他怕是到最后都以为,你就是他的将军。”
咔嚓。
沈辞掰碎了座椅扶手的一角。
也碎了一颗心。
原来这个故事和他们所以为的并不一样。
最初的那一世,不是太子的赵屿对他朝夕相伴的大将军情根深种,甚至甘愿与之共死,连粉身碎骨都要一模一样。
赵屿一腔超越世俗礼数的深情,让沈辞稍稍一想,就是心内滚烫,痛彻心扉。
但很可惜,那个将军,并不是他。
赵屿爱的舍身忘死的那个将军,不惜反叛也要救他一命的那个将军,愿意为之战死的那个将军,早已泯灭于时光中,与万千北川军民的骸骨一同埋葬在北川城下。
那个将军,也从来都不是他沈辞。
“现在你都知道了,可怜的孩子。”皇帝缓步走到沈辞面前,抬手轻轻拍了拍沈辞的肩膀,难得有兴致问一句,“那么,你后悔六年前那个替他赴死的决定了吗?”
大将军低垂的头慢慢抬起,清俊苍白毫无血色的脸上,挂着一道浅浅的泪痕,让他看起来越发不像个将军,柔弱易碎得令人有些心疼。
沈辞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流了泪,他望着皇帝,散乱的目光忽然又变得坚定。
皇帝忍不住想,当年赵屿抱着点燃的炸药从城楼上跳下去与敌军同归于尽、和他深爱的将军共死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坚定?
大将军声音沙哑虚弱,但毫不迟疑,他说,“没有。”
没有后悔。
也许太子殿下爱错了人,但我不曾。
我爱的一直是殿下。两辈子,生生死死,都是同一个殿下。
我愿意承受一切苦痛,愿意替他去死,哪怕流干满身鲜血,哪怕粉身碎骨。
哪怕时光再度回溯之后,天地间再没有我。
“十四年之期就快要到了。”皇帝转身,望向了漆黑的夜色。那是北边的方向。
“既然不曾后悔,就好好的过完剩下的日子吧。”
城下骨-70
年关将至,诸事繁杂。
太子殿下被叫到吏部议事,散场时已经是深夜了。
许卫说将军没有留宿太子府,而是回庄子去了。
太子殿下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决定去山庄找他。
沈辞是个什么样的性子赵屿明白,如果不是真的太想念他了,大将军不会巴巴的跑过来。而看一眼就回去不多留,大概是不愿意让太子殿下将心思多花在他身上吧。
大将军这个千回百转的心思,看的赵屿觉得好笑,又特别心疼。
明明这么爱他,却不肯放开手脚,小心翼翼的,简直能让人心都化了。
赵屿算着时辰,自己赶过去看他一眼,估摸着待不了多久就得赶回来上朝。
但那也是值得的。
太子殿下披星戴月的赶去郊外的山庄,没有惊动院子里守着的亲卫,悄无声息的推开了门。
然后,他一眼就看见沈辞没有睡着。
大将军抱膝坐在房间角落的地上,垂头一动不动,脸陷落在阴影里,让人看不清神色。清冷的月光没有洒在他消瘦的身子上,只落在他身边冰凉的地面。满室清冷,透出异常的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