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骨(129)
几人齐心弄断一颗大树也不过是片刻功夫,树干倒下能阻挡追兵的那片刻却能争取很多时间。
先撤离的北川军沿路筛选,隔几处就弄出点障碍,再加上山路曲折,很快摆脱了追兵。
夜幕降临,众人在山林间寻了一处合适的地方,稍作休整。
沈辞这人就是这样,在战场上有花不完的力气,数不尽的精神,可一旦下了战场弃了剑,就不行了。
沈辞知道军中忌讳来路不明的外人,也就没有凑近,自己在外围找了个避风的地方,席地而坐,再没有半分力气。
剧烈运动让这具虚弱不堪的身体不堪重负,沈辞头靠着冰凉的山壁,昏昏欲睡。他觉得浑身都在疼,身上也发冷,很难受,也很想念他的殿下。
不知道这个时候他的殿下在做什么,有没有找过他。
“呃,这位……公子,你睡着了吗?”有人走近了,试探着唤他。
沈辞疲惫的睁开眼睛,看到了提着火把的赵屿。
“殿下……”他喃喃念着,痴痴地望着他。
“你说什么?”赵屿没有听清楚,他不仅拿着火把,还背着个小包袱,抱着一些木头。这会儿功夫已经在沈辞身前点了个小火堆。一边说话一边将包袱里的东西拿出来,“公子一看就没有野外露宿的经验。山里夜凉,不点个火堆就睡是要生病的。来,喝口酒,暖暖身子。”
赵屿将酒壶递给他,又拿了个树杈串上饼子,放在火堆上烤。
沈辞犹豫了片刻,还是接过来道了谢,轻轻抿了一小口。
他身体太差,受不住酒力,强忍着不咳嗽,憋红了苍白的脸。
“公子不能饮酒吗?”赵屿看着他,有些惊讶。
“嗯……我,我不太会。”沈辞忍着胸口的疼痛和咳意,略微喘息着道。
“哦,那吃点东西吧。我看公子身上什么都没带。”
赵屿将烤好的饼子递给他。
“不必了,我不饿。”沈辞道。他知道军中携带的粮食有限,赵屿把他的份例分给他,自己怕是就要挨饿了。
“公子一看就是金尊玉贵的人,怕是看不上我们这些粗糙的粮食。但不吃东西怎么能行呢,体力消耗那么大,撑不住的。委屈公子少吃一点,好不好?”火光之下,年轻的将军目光柔和,温柔的哄着,就像现实里那数不清的日夜,太子殿下也是这么半哄半劝的,求着大将军吃点东西。
沈辞眼睛发红,忍着心口的剧痛,接过了那个饼子,掰了小小一块,剩下的还给赵屿,声音有些沙哑,带着赵屿听不懂的情愫,“将军,你也吃。”
赵屿以为他是不好意思,笑一笑,自己也掰了一块,剩下的放在他油纸上,递到沈辞身边。“我那还有,这些给你。”
沈辞捧着块小饼子垂头,没有出声。
“还未请教公子姓名?”
沈辞低头,细细的嚼着饼子,很久才出声,小小声的试探着道,“要不……将军就叫我先生吧。”
赵屿一愣。
但想着这人神神秘秘的,而且深不可测,不愿意透露姓名也可以理解,便顺从道,“先生。”
这简单的两个字却听的沈辞心里一颤。
他握紧了手里的饼子,声音有些哽咽的小声应一句,一如往昔般温柔宠爱,“嗯,你说。”
“先生从哪来啊,怎么出现在这里?”
“我……”沈辞其实很轻易的就能编出瞎话来骗他,可不知道为什么,赵屿一声先生喊出来,沈辞就什么谎都不想说了。他于是只能摇头,低声道,“我从很远的地方来……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出现在了这里……”
赵屿莫名其妙,心想我莫不是遇见了个疯子?
“将军……将军能不能不问?”沈辞抬眸望向赵屿,火光映衬着沈辞苍白的脸,他的眸子里带着隐约的水光。这个在沙场上杀伐决断如入无人之境的战士,此刻显得莫名柔弱无助,像是隐藏着巨大的秘密,有着沉重而悲伤的过往。
赵屿看着他,有一瞬间很想将他抱进怀里,跟他说没事的,你不想说我就不问了,什么都听你的。想要好好的哄着他搂着他,让他不要有一星半点的难受和不快。
赵屿想,自己是遇见了狐貍精吗?还是他自己疯了?
城下骨-76
沉默了一阵之后,赵屿整理心情,又问,“那先生要去哪?”
“北川城。”沈辞垂目开口。
赵屿刚想说好巧啊我们也去,就听那人垂头轻声开口,带着不知从何而来的失落。
“将军不必为难,我知道军中规矩,我不会一直跟着你们。请将军容我在这里休息几个时辰,天稍亮我就离开,绝不会与北川军同行。”
“先生这是说的什么话。你一看就是我大烨的子民。我北川军为护大烨子民而存在,岂能放任先生一人在危机重重的边境独自前行。我们也是要回北川城的,先生一定要跟我们一起走。”赵屿目光坚定,不容置疑,“何况先生刚刚救了我两次,我若是有恩不报,岂不是枉作男儿?”
沈辞一愣,抬头怔怔的看着他。
“先生不许推脱了。”赵屿握住沈辞的手腕,认真道,“先生就跟我们一起走。路上有个照应。”
“将军……”
“先生手好凉啊,冷不冷?”赵屿觉得自己握住的似乎是块冷玉,忍不住就伸出双手,将沈辞的手掌握于掌心。
“这边是冷,先生跟我去那边坐着吧。人多暖和。”赵屿热情的建议着,丝毫不想避嫌。
“我来路不明,将军不怀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