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骨(192)
但他往那里一站,就有睥睨天下号令三军的气度,哪怕拥着狐裘瘦瘦弱弱,也让任何人都不敢小觑。
沈辞是天生的将军,属于战场的将军。
“呀,将军,殿下回来了。”林引瞧见了赵屿,高兴的告诉沈辞。
“是吗?”沈辞眼睛里也带了笑意,摆摆手道,“那今儿不练了,散了吧散了吧,本将军不折腾你们玩了,折腾殿下去。”
大将军高高兴兴的下令散伙,士兵们欢呼着松了口气。不练不知道,一练吓一跳,大将军练兵的手段可真多。北川军能成不败之师,背后想来受了不少折腾……
“先生慢点。”见沈辞摸摸索索的往他这边走,赵屿赶紧迎上去搂住他,“怎么不好好歇着,陈将军又抓你给他作苦力替他练兵吗?”
“哪是替他,这些说到底都是殿下的兵啊。”沈辞任他搂着,自己在殿下身上摸索,看看他受没受伤。“所以不算苦力,殿下的不就是我的吗。”
赵屿喜欢他说这样的话,显得他们异常亲密。
“累不累?出了这么多汗,热吗?”赵屿给他擦着额上的汗,轻声问着。
沈辞摇摇头。他岂止是不热,还有点发冷。这太阳晒着,身上也不见暖和。
“殿下这回走了七八天呢,看来是打了一场硬仗啊。”沈辞有点没力气,靠在殿下怀里,仰头笑着问他,“我猜猜,是不是赢了啊?”
“嗯,赢了。”赵屿道。感觉到沈辞有点站不住了,想着要不要直接把他抱起来。
“那殿下怎么不高兴啊?”沈辞轻声问。
大将军瞧不见了,但对于殿下的喜怒哀乐,还是有着敏锐的感知。
“我没有不高兴,我只是……只是不觉得有什么事值得高兴。这场仗无论输赢,都是大烨的内耗,毫无意义。我和皇帝打来打去,死的都是我大烨的将士百姓。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甚至不介意真相是什么……”赵屿闭上眼睛,将沈辞下意识的往怀里搂了搂。还有一句话他没敢说出来。
大将军的身体这个样子,他怎可能高兴的起来。
“可我们知道啊。”沈辞抬手搂住殿下,轻轻拍抚着他的脊背,声音温柔又坚定,“没有一条通往和平的路是不染鲜血的。殿下,你难道没有发觉,这一世的天灾比上一世严重吗?”
赵屿一怔。
“时光逆转的代价,真的只有鲜血么。这个世间秩序的紊乱,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沈辞叹一口气,“我们知道,皇帝要做的事情是不对的,难道能不去阻止吗?”
“可我要是直接杀了皇帝,不然他启动大阵,不是也……”赵屿皱眉道。
“自古以来皇权更迭势必要流血。皇帝骤然暴毙,太子又撇不清嫌疑,必有人狼子野心揭竿而起,到时天下只会比现在更乱。”大将军打断太子殿下的话,沉吟着道,“这些日子我无所事事,设想了许多皇帝和当年北川王的事情。其中就有这么一种可能。”
“已经可以确认的是皇帝就是当年翻越雪山而来的白厄人之一。他和同伴跋山涉水冒死而来,得北川王救助,带到京都面圣。席间生了大火,当时的圣上不幸身亡,北川王为了稳固皇权,不让天下分崩离析,让那个白厄人顶替了圣上。”
赵屿一愣。
“这个故事听起来着实匪夷所思,却不是不可能。在我设想的二十七种可能性里,算是排名比较靠前的了。”沈辞认真道。
“二十七种?”赵屿哭笑不得,“先生啊,你不去编画本真是屈才了。”
“闲着也是闲着,打发时间吗。”沈辞笑道,拉着殿下的手往回走,“殿下还想听吗,先生这还有更可歌可泣的版本。”
“好啊,想听。”赵屿笑着应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听沈辞讲故事的日子。
“难得殿下有闲心,让先生想想讲个什么版——”大将军说到一半忽然噤声,抬手捂住心口皱起眉头,身子也站不稳的往下滑。
“先生!”赵屿惊呼一声,伸手将他抱起来。“先生,先生……”
“没,没事……”沈辞攥着胸口的衣裳,咬牙挤出这几个字。皇帝那一脚是半点没有留情的意思,沈辞这心脉再受损伤,这些时日来心口疼的越发频繁,常常是这样突然的剧痛起来。
赵屿咬着嘴唇一言不发,抱着他大步进了营帐。
沈辞疼的躺不下,歪坐在床边。
“先生,撑着点,我让人叫徐老。”赵屿心疼的受不了。
“不、不用……”沈辞喘息着,软软的倒进赵屿怀里,费力的抬手搂住他的肩膀,攥住了他肩头的铠甲。
大将军将头埋在赵屿肩膀,闻着他身上冷铁的味道,咬牙忍着这份疼痛。
“多大……多大点事,先生能,能撑过去……”沈辞喘息着,声音弱极了,“撑过去,给你讲一个……可歌可泣的版本……呃……”
“先生……”赵屿将他抱在怀里,说不出话来。
沈辞用了好久才缓过来,疼的浑身都没了力气,可还是强撑着抬起头,在殿下颈侧吻了一下。
“……好些了?”赵屿托着他的脊背,扶他慢慢躺下来。
“唔……”沈辞闷闷的应一声,伸手拉住赵屿的衣袖,声音轻弱,“殿下不急着走吧……来陪我躺一会儿吧。”
先生虚弱成这样,赵屿就算是着急也急不起来了。他给沈辞盖好了被子,在他身边躺下来,轻声问他,“还疼么,能睡着吗?”
“本来睡不着的,”沈辞侧身过来,自觉的窝进了殿下怀里,“但是殿下抱着,就能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