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兽世之民以食为天(137)

作者: 熬夜注定秃头 阅读记录

牛肉还是用的之前的法子,做了一锅卤的牛腱子肉。

面条用的是细的土豆粉条,提前泡发变软,然后下锅煮熟,煮熟后捞出用凉水浸泡。黄瓜切丝,录好的牛肉切薄片,辣白菜切小片备用。

先用大碗盛一大碗放凉的白开水,加入盐、酱油、醋、细糖,再放入蒜末和黄瓜丝搅拌均匀,把过好凉水的土豆粉放入汤里面,放黄瓜丝、番茄薄片、辣白菜、牛肉片和卤鸡蛋。

冷面做好了,只可惜没有冰块,不然这个冷面的口感会更好。

没有冰过的冷面马马虎虎吧,也不难吃,不过陆衍吃着总觉得没有冰块的冷面可能还没有热汤做的好吃。

不过家里人还是一致好评,而且这样清爽的汤面吃着很舒服。

毕竟夏天在外面晒了一天太阳,回家还吃热的汤面会觉得很难受,而冷面刚刚好。

第103章 秋收

七月的夏天,骄阳似火。

在经过两个月的忙碌之后,陆衍新家的模型总算煎好,现在看着就是叙利亚风,也还不错。

房子比一开始计划还要大些,现在先是用石块和泥浆来建房,木工作为最后出场,不过陆衍估计真到了开始需要用木头的时候估计得明年了。

陆衍今天的任务是给家里的饲养棚洗洗,最近这段时间饲养棚的牲畜是越来越能拉,臭味熏天。

月来帮忙铲屎,知道陆衍不喜欢做这些脏脏臭臭的活,月便接过来帮忙铲屎,这倒是让陆衍轻松了许多,只需要挑水来把养殖棚冲洗一下就好了。

最后月出来的时候,身上都是一股难闻的屎味。

陆衍想笑,但是憋住了。

月面无表情地看了他一眼,“陆衍哥,想笑就笑吧。”

陆衍实在憋不住,大笑起来。

月还怕把家里冲凉房污染了,最后跳到河边冲洗干净,把衣服也洗干净再带回去。

经过上次地震之后,陆衍发现原来自家的养殖棚也不是那么地安全。这些牲畜想要逃跑还是挺简单的,所以陆衍最后又围墙加高了一些。

今天端午节过得很随意,因为是地震后面几天,大家都没有心思过节。所以陆衍家的咸鸭蛋还存放了许多,吃不完的节奏。

但是鸡蛋每天都能捡到新鲜的,大概产量在十二个左右。

陆衍给部落里许多老人都送上了一些。

七月接近八月的日子,田里有部分的农作物也要进入成熟期了。

西瓜的产量不错,现在是家里每天必备的饭后水果。

这种甘甜多汁的水果,让整个部落的人都十分喜爱,就是晚上不能多吃,这水果比较利尿。

晚上吃多了,容易频繁上厕所。

稻穗也快要进入收成的阶段了,一眼过去,一片金黄色,稻穗挂在根茎上,粒粒饱满,硕果累累。

这两天阿离和白也空出时间来帮忙收成,翎还是得外出狩猎。

先采摘的是糯米,也许是早春耕种的原因,糯米比稻米更快步入成熟期。

为了避免太多小鸟来吃掉糯米,陆衍决定还是早些把这些糯米收进粮仓。

每年收割糯米的时期就是陆衍最头疼的时期,要先把糯米用石刀割下来,然后放到一边,另一个人则是需要把糯米甩打把果穗从稻苗里甩下来。

这两个活都是十分累人的活,做田里做上一天,晚上的腰都要直不起来了。

陆衍家人口多,所以种的农作物比常人家庭都要多出不少,这也导致在收成时期时,陆衍家几乎要比别人多忙十天半个月。

糯米收成完之后就到稻米,把这些搞完,陆衍累得在家里躺了一天。

不过除了糯米和稻米之外,还有番薯、花生、黄豆、豌豆,这些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陆衍有些眼晕。

院子现在彻底搬空了,陆衍搬了好几桶水来清洗了几遍,扫去尘土和泥沙,用来晒谷。

星星和月负责在家帮忙看家,顺便帮忙来时不时给稻谷翻个面。

不过翻不了也不要紧,那就多晒两天。

时间不紧不慢来到了八月,盛夏和初秋的交替。

每天收成一种农作物,红薯今年的产量依旧高产,倒在院子里,满满的小山堆。

秋天不止是收成的好时节,也是做果干,做晾晒,做腊味的好季节。

所以在收成红薯的当晚,陆衍就煲了一大锅的红薯,这是他打算用来做番薯干的,现在多做一些,到时候还能拿去送人,反正家里的红薯多半是吃不完了。

豌豆种得不算很多,黄豆倒是种得不少,也实在是因为黄豆能做的食物太多了,多种一些还可以多做几种食物,像黄豆酱、豆瓣酱、豆豉、酱油,这些都是要做的酱料。

还有豆腐!

除了石膏豆腐,还有要做的豆腐乳,霉豆腐,这些都是要用黄豆来做的,所以陆衍就干脆多种了些,到时候还要找好朋友们一起来做,当时说好要教他们来做这些的,也不知道大家最近有空还是没空。

接下来收成的是花生,花生是头一年种,陆衍是想着做花生油所以多做了些,但是陆衍忽略了,拔花生也不是最困难的,最困难的是给花生去壳,会把拇指弄的很痛。

总感觉有些失策了。

不过花生油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经常吃的动物油,他还是很想换种口味来吃吃看,如果可以,陆衍甚至希望能早日用花生油代替动物油,即使陆衍承认猪油确实很像,像下馆子的时候,就经常看到清炒的蔬菜都是用猪油炒的,也确实要比花生油炒得更香。

冬瓜和南瓜的收成很客观,都是几十斤重一个,切一个能吃几天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