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攻略宿主死后:暴君哭红了眼(127)

作者:折雾里 阅读记录

一旁的宁天逸终于按捺不住,开口道:“郭长史,陛下尚在守孝期间,怎能纳女子入宫,二位还是请回吧。”这番话虽是托词,但谁都知道,沈冰凝不正是在箫翊守孝期间被带回宫中,封为美人的吗?

郭长史心知肚明,却不敢反驳,连忙磕头谢罪:“是下官愚钝,请陛下宽恕。”

郭窈临走前,满含深情地望向箫翊,希望这位高高在上的君王能留下她,但直到最后,也没有得到哪怕一眼的回应。

沈冰凝几乎要脱口而出:姑娘,他昨日都不曾看你一眼,一夜之间又怎会对你另眼相看?

随着父女二人的离去,这场闹剧也宣告结束。

宁天逸站起身,似笑非笑地看着沈冰凝,“难怪都说你善妒,看来确有其事。”

沈冰凝一脸茫然,“我何时善妒了?”

“聊城太守献上的美人,被你拒之门外,自己却在房中独守一夜,”宁天逸指了指刚刚离开的郭长史父女,“如今连郭长史的女儿也被你打发走了,这不是善妒是什么?”

他的言语中带着几分戏谑,也夹杂着一丝不明意味的探究。

她哪里善妒了!若非箫翊自身缘故,再多女子她也不会阻拦一个,否则她就不姓沈。

沈冰凝的心中泛起一丝无奈,她深知自己的性格并非狭隘,只是对于箫翊,那份特殊的在意让她无法视而不见。

毕竟,箫翊的一举一动,总能在不经意间拨动她的心弦。

再说今日之事,她又岂是自愿?不信他看不出她是被迫为之。

想到这里,沈冰凝的眼神闪过一抹黯然。今日的安排,背后隐藏着多少权谋与无奈,她被迫卷入这场权力的游戏,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不过今天的箫翊异常沉默,进门至今未发一言。

他的沉默像是一堵无形的墙,隔绝了两人之间本就微妙的关系。

沈冰凝望向他,问:“陛下,我们何时启程?”她的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期待,希望这次旅途能带来一丝改变。

箫翊终于开口:“即刻。”

简短二字,如同他一贯的风格,冷硬而决绝。

“……”

沈冰凝心中暗叹,早料到就不问了,她这会儿肚子还空着呢。

对于箫翊的决定,她早已习惯,只是偶尔也会渴望一丝温柔的体谅。

皇帝话音刚落,一行人便忙碌起来,准备踏上前往楚国的路途。

马蹄声、行李碰撞的响动,以及仆人们的低语交织在一起,预示着一场未知的旅程即将开启。

离了驿站,沈冰凝注意到宁天逸身后的仆人拎着行囊,“你也要跟我们去楚国吗?”她随口一问,心中却并无太多期待。

宁天逸含蓄一笑:“我可没那么急。”

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神秘,仿佛有着自己的打算。

接着,他接过年少仆从递来的包裹,动作利落地翻身上马,一骑绝尘,只留下一道潇洒的背影。

沈冰凝撇撇嘴,没心思追究宁天逸的去向,她轻轻扶着贴身侍女清儿的手,优雅地步入马车。

车厢内,她瞅了眼沉默寡言的箫翊,随即拾起先前未读完的杂记,继续沉浸其中。

这杂记内容包罗万象,从历史变迁到人文风情,对她理解这个世界大有裨益。

书中记载,这个世界在百年前由周朝统一,后因皇室衰微,末代周王又无子嗣,引发了一系列动荡。

皇亲贵胄为争夺王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导致民间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于是,各地揭竿而起,自立为王,讨伐周室。

东有炎氏,南有肖氏,西有韩氏,北有魏氏,四大势力如日中天,最终形成了四国鼎立的局面。

沈冰凝读到这里,眼角余光再次扫过箫翊。

这位以暴君著称的帝王,性情多变,嗜血好战。

书中言,箫翊打破了近百年来的表面和平,他虽有统一天下的雄心与才智,却似乎被某种宿命所困。

若箫翊知晓这身躯的原主终将登基,恐怕现在就会对她下手。

第115章 火烧眉毛

想到此处,沈冰凝不禁打了个寒颤,逃离箫翊的念头愈发强烈。

她继续翻阅,书中提及的诸多当代名流,如书法大师、音乐家、文人雅士等,都只是匆匆掠过。

直到读到那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的释空大师,沈冰凝心中一动。

释空大师是否真如书中所述那般神通广大,她不敢断定,但这或许能成为她寻找回家之路的关键线索。

若能与释空大师谋面,探探虚实,自然是最好不过。

沈冰凝合上书,望向箫翊,轻声问道:“陛下,臣妾在书中看到了一些人物介绍,颇感好奇,想请陛下赐教。”

箫翊的目光转向沈冰凝,语气中罕见地带有一丝温和:“何人让你如此感兴趣?”

今天的太阳似乎比往日更加炽烈,沈冰凝感到一种不同寻常的氛围。

平日里,箫翊的询问总是伴随着几分戏谑,而今天却意外地直接。

但她眼下急于了解释空大师的事迹,便暂且放下这份古怪感,直截了当地问道:“书中提到了释空大师,臣妾想知道,他当真能通晓天文地理吗?”

“释空大师是悟道高深的僧人,自幼便与佛门结缘,由灵善大师亲自收为弟子,从小浸润于佛法之中,对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着独到的见解。”

箫翊的描述中透露出一丝敬意,这在平时并不多见。

这一次,沈冰凝实在难以忽视那种不对劲的感觉,她紧紧盯着箫翊,语气坚定:“殿下今日似乎有所不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