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为欢(184)+番外
平邑是商人汇聚处,庙宇修盖也为最多,其中就有《奇闻录》中的两位神君雕塑。
商人不忌讳,谁都拜,总有一路显灵的,为此檀允珩还有一话,“一路有灵万路畅,一路失灵万路灾。烦请温大人一并撰成歌谣流传。”
徐鸿越在旁边坐得直,甚至品茶都有了几分雅兴,这是他的学生,然温大人此生无子女,不授学,永不知有出息的学生多给他长脸。
温照煦看着徐侍郎一副神气样,也端起桌上茶盏,一计眼神回过去,他头一面见郡主那会儿,郡主三岁不到,圣上在御书房处理事,皇后娘娘就坐在旁边,吩咐下人放个软垫在地上,供郡主坐在畅快玩,他还抱过哩。
**
一个囫囵夜,暖风伴雾,出平邑城外十五里官道上,正走着一家商号,打算前往离之不远处的客栈歇脚,突而一群武力高超的绿衣蒙面的男女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堵住他们去路。
雾云之下,暗夜幽行,风有隐笑,暖润噬心。
商号百来人,队伍骤停,不免有人探头相望,看到黑衣人手中不带刀,而是右手腕都捆着一根十米长红绳,就连吼人气势都不见,吓得抱头蹲下,颤声连连。
“《奇闻录》不是我们偷的,两位神君若是显灵,请去找偷窃的人。”商号领头的男子身子一抖一抖,声倒是害怕,话可不害怕,还在威胁。
蒙面男女缄口不言,手腕处的红绳续续飘逸,人群中只见一只手哆哆嗦嗦举起,这人女音微弱,“我,我们都可以帮两位神君找,求神君饶我们一命。”
话音扑落,不知从哪边冒出女声利落清脆,“饶你们一命,可以,你们若做不到,本君自会前去索命的。”
未等商号众人反应,绿衣蒙面人消失不见,众人心中只觉怪异连连,生怕性命再出个什么岔子,打道回城,这趟货不兴出啊。
夜黑风高,前处客栈外的灯笼晕黄难延,官道旁的一棵树上,檀允珩一身黑衣坐在树干上,让人难以察觉,树下一位绿衣男子手中系着那根红绳过来,自下抬头相看。
“还是珩儿此招数更胜一筹,夫子我也甘拜下风。”
檀允珩怀中抱着剑,一跃而下,后退几步,歪头看她这夫子眉梢,清润写着三字‘不知羞’,“夫子美名在前,学生自然朱玉在后。”
徐鸿越身量跟陆简昭差不多,比檀允珩高出一个头,他双手抱臂,身子缓缓蹲了个弧度,目光与她平视,“我还没见过学生拐弯骂夫子的,珩儿你是第一个。”说完,他示意人一起回城。
檀允珩在人身侧闲闲走着,“夫子说的不对,是两个,珩儿有理占七分,我的昭昭没理占三分。”
徐鸿越:“……”
他刚呼了一口气,吐不出来,侧过去翻了她个白眼才舒心。
檀允珩浅吐一下舌。
第096章 家书
“一声平, 二声起,奇闻难找风里笑,心忡思满面。
神灵显, 神灵灭,忽有红绿雾里藏, 一带庙宇枝。”[1]
二月一,小雨淅淅沥沥一整天, 都城朦在烟雨缥缈中, 直到夜晚,夜空褪了雾色, 满是星辰,看来改日定是个晴天。
金玉满堂里, 陆简昭坐在金丝软榻上,手肘搭在矮几上,手抵在鬓角, 念着手中珩儿给他回的信, 脑海里想着从明晴开始, 平邑商人便有着落了。
半月里, 这是他头一次正儿八经收到珩儿给他单独写的信,而并非回信, 他写信珩儿回信,那是夫妻温存,跟珩儿主动给他写信不一。
堂中火光里,陆简昭眉间清润, 眸中沾着几丝心中未遮之笑, 童谣一传有些日子,该上钩的鱼儿陆陆续续该上钩了。
他两侧站着的青词白满, 但凡他们家世子爷给郡主写信,郡主回信当晚,二人定准时在世子爷看信前一刻被喊进,一左一右干站着,二人眉眼斗嘴,时不时伺机瞥一眼自家还在琢磨信的世子爷。
刚世子爷有念,什么庙宇,好似一首童谣,听上去也不像郡主写给世子爷的情话,倒像是要那童谣做什么事。
青词白满相互递了个眼神,示意来示意去的,还是青词先开口道:
“爷,虽然郡主难得给世子爷主动写回信,但世子爷得注意着眼睛,这才刚好,少用为妙。”
陆简昭眉目笑意顿然无存,他将珩儿给他的信缓缓折好,拿在手中,左右看着他这两个侍卫,都不曾成婚,大概还不懂吧。
青词有话说的对,他的眼疾在珩儿走的第三日渐渐就能视清眼前人了,想不到他最先见的是司昭府的陆乾,一个十二岁的主簿。
时辰尚早,青词告诫他的是不得多加看字,没说不得高兴一时,毕竟珩儿主动跟他写信了,足矣说明再过一些时日,珩儿便会主动道明她为何不愿说那句‘喜欢他’。
陆简昭姗姗有道,“我朝绿为尊,红为心,此童谣中的神灵便着绿衣,手腕处系一根庙宇院落长生树上百姓常挂的千千结,已保心愿已遂。
平邑庙宇香火浓重,《奇闻录》里记载的两位神君也仅平邑县有庙宇,这两位神君旁还有三位神君,在平邑叫五神君庙,但百姓多称‘神君庙’,此外平邑还供着佛像等,庙多多路走,唯怕路上多事秋。”
青词白满跟着世子爷打十几年仗,加上平邑一直以来便是南祈朝土,二人不曾听过五神君庙,只知世子爷若不说信中内容,二人即便好奇也决口不问,但世子爷既然说了,二人好奇心重新拾到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