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火葬场(96)
“刘峥又找他干嘛?”
“不会是说分科的事吧。”
“分科怎么了,陈白屿不是理所当然要选理科吗?”
“你说他会不会为了……那个谁选文。”
“不至于吧,再昏头也不会拿前程开玩笑。”
听见他们的话, 贝曼一手暖着热水瓶,笔尖顿了一下。
她并不知道陈白屿在分科表上填了什么,所以无法判断任何事情。
但她还是相信, 那么喜欢解数学题的陈白屿选的一定是理科。刘铮此时叫他,肯定另有他事。
夹着雪意的风拍击玻璃,她看看黑板上写着期末分科考试的时间,与大大的复习二字, 不禁感叹,时间走得真快,一转眼她已经从初入高一的新生, 走到了分文理科的高二学期末。
明年的这个时候,她离高考可能就只剩几个月了吧。
时光匆匆不等人。她赶紧定下心神,拢了拢下巴的围巾, 埋头继续学习。
———
办公室里。
刘峥看着陈白屿交上了的分科表迟迟没有说话,死寂又僵硬的气氛持续了好一阵后,她才说, “这是你自己填的?选文。”
陈白屿平静地回, “是我自己选的。”
刘峥:“你的理科成绩很优秀, 可以排到年级第一,上清大北大希望都不小。如果按文科的分数算, 顶多前十,上一届高三的文科第十才去了211,不用我说你也听出来这其中的差距。”
“选理科对你的前程和将来的发展都会更好,你自己心里肯定也清楚。”
“能跟我聊聊为什么要选文吗?”
刘峥实在不忍心陈白屿因为一些幼稚的感情因素而一念之差选错了科目,白白辜负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再说,她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她很清楚陈白屿是真心喜欢理科。
“这是我自己的决定,我应该有选择的自由。”
他这样回答,在刘峥看来,等同于没说。
“你最近跟贝曼走得很近。”
陈白屿:“……”
“她选的文科。”
“……”
“老师也年轻过,知道你们这个年纪会有一些青春期的喜欢,和欣赏,因为你们两个人在年级里的成绩很优异,我一直想找你们谈话都忍住了。”
“如果你是因为她的关系才选的文科,老师劝你别犯这个傻。高中才几年,分了科之后到毕业也才一年半,可你的后半辈子还很长。你还有家人,有你自己的志向。”
“感情这种事,你们年纪还小,一时的心动只是一时的,谁也不能保证一辈子只对一个人上心。”
陈白屿一点点捏紧了手,沉声,“老师,如果我后悔了,到时候会再转回理科的。但现在,我想自己做决定可以吗?”
刘峥合紧了薄细的双唇,定定地看着他。
陈白屿没别的,就是冷倔偏执,认准一个人十匹马也拉不回来。
刘峥想了想,终于还是松了口,叹息声后对他说,“行,高二末,我再找你一次,如果你还是坚持学文,那我就不多干涉了,你自己的人生自己想清楚。”
陈白屿嗯了一声,出了办公室。
回到教室后没多时,夜自习的下课铃就响了。贝曼起身收拾书包,最近天冷,等公交车的时间越来越难熬,她想走快点,赶最近的一班车。
陈白屿也在收东西,侧眼看见她飞快跑出教室门的身影。
他停滞了手里的动作,望着她,直到模糊的身影从窗玻璃上完全消失,他才缓缓地敛回视线。
————
期末考试的考场是按照文理科来分的,贝曼在同一号多媒体考场遇到陈白屿时,惊讶得半天说不出来话。
她抱着书和笔袋,愣愣地看着他,“你怎么在这?”
陈白屿穿得好单薄,一件灰色的外套,淡蓝的牛仔裤,领子没有拉上去,苍白的脖子上空落落的,看着就好冷。
他双眼也冷清清的,眼尾一弯雪色,语气极其平淡地回她,“想选就选了。”
贝曼一时接受不了。他理科成绩那么出类拔萃,他自己又心怡数学,为何要去文科。
“可是……你不是很喜欢理科吗?”
陈白屿安静不说话。
贝曼以为他有难处。她听家里的亲戚说过,上大学选理科专业学费会比文科高很多,她推测他或许在担心这个。
“你选理的话,要是能上清大北大那种学校,根本不用你出学费的。你成绩那么好,肯定可以上特别好的大学。”
陈白屿解释,“不是因为学费才选文的。”
贝曼:“那是什么原因?”
他静静看着她,贝曼的眉头皱得更深,诧异和关切浓重地交杂在一起,沉在她清凌凌的水眸之中。
陈白屿启唇,考试的预备铃响了,他硬生生把后面的话吞咽回去,淡然地说,“先进去吧。”
“…我选文还是理,都是我的自由。”
一场大考结束,贝曼背着书包,提着大大的行李袋回家。公交车上很拥挤,她坐在最后排用头抵着窗户发呆。耳机里正在循环播放余光中的散文集《听听那冷雨》
她始终还是想不通,陈白屿那毫无道理的坚持到底是为了什么。
————
又是一年寒假。
由于今年的气温比往年都高,而且年头的二月赶上太祖母九十大寿,贝曼今年破天荒地跟着爸妈回了一趟川蜀老家,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