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觉醒了(175)
煤炉子票到手以后,徐元先是去离食品厂最近的供销社把煤炉子搬回了家,果不其然,曾书瑶已经回来了,跟她说了一声,随后,徐元才去职工食堂打的饭。
至于蜂窝煤的事情,于晚菊月初的时候带着《煤供应证》、户口本和粮本,已经去街道办理了这一整年度的购煤票,都在她那儿收着呢。
徐元打算这两天先跟邻居换几块煤烧着,等周末回家的时候,再去煤建公司,把接下来这个季度的蜂窝煤都搬回家。
和邻居家嫂子换蜂窝煤的时候,还有个小插曲呢。
“小徐啊,你媳妇儿家条件是不是特别好啊?我早上在水房看见她的时候,她都没个笑模样的,看上去有点儿傲气,人姑娘是不是不习惯住咱们这筒子楼啊?”
徐元哭笑不得,赶忙解释道:“不是不是,她是刚嫁过来,也不认识几个人,上次虽然过来跟我一起给大家散了喜糖,但是,那么点儿时间,能记住几个人啊?
她压根儿不知道该怎么跟大家相处,这不,就让大家误会了,等时间长了,大家慢慢熟悉了,也就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了,丽芳嫂子,你可得帮着我们家书瑶、跟大家伙儿解释几句啊!”
乔丽芳这才恍然大悟,对于误会了人家女同志,心里也颇觉不好意思,赶忙保证道:“你放心,我肯定会跟大家伙儿解释清楚的,绝不会让有些嘴碎的人在背后说三道四的!”
做了几个月的邻居,乔丽芳夫妻俩是什么样的人,徐元心里还是有数儿的,否则,也不会跟他们夫妻俩走得最近了。
带着换来的十块蜂窝煤回到家里,徐元跟曾书瑶说起了刚才的小插曲,只见她一脸惊讶,直呼冤枉:
“我就是没睡醒,洗脸刷牙的时候顺便发个呆而已,怎么就成傲气、看不起人了呢?”
徐元赶忙安慰道:“放心吧,我已经跟丽芳嫂子解释过了,不会再有人说闲话的!”
要知道,“傲气”在这个时代,可不是什么好词儿,好在,徐元已经替她找了合适的理由,曾书瑶也只得作罢。
与此同时,在心里打定主意,这几天再去水房的时候,得时刻把“微笑”两个字刻在脸上,省得再闹一出像这样的误会!
第97章 变化
有现成的主意, 洪刚几乎是第二天就行动起来了,对于后勤部来说,在厂领导面前露一次脸的合适机会可不多, 更何况,还能帮助工人们解决取暖困难的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
后勤部主任也没多等,听完洪刚的想法后, 登时就带他去找了厂长, 再从厂长办公室出来的时候,两人俱是一脸笑容。
这年头,公对公才是最好办事儿的, 毕竟, 谁也不想平白无故地替其他人担风险, 不是吗?
所以, 食品厂和煤厂组织的这一次交换,进行得很是顺利, 两个厂子各取所需,还提高了工人同志对厂子的满意度。
而在食品厂内部,对后勤部这次的作为,大家伙儿也是给出了一致的好评。
徐元早就去煤建公司把自家这个季度的蜂窝煤领回来了, 也分出来了一百块, 让煤建公司的人运到了食品厂家属院。
这一百块蜂窝煤, 足够他和曾书瑶用上好长时间了,毕竟, 只是烧热水、偶尔热个饭菜这样的小事儿, 用煤还是很节省的。
当然,冬季取暖的话, 领到的这些蜂窝煤可就远远不够了,所以,眼看着天气慢慢变冷,厂里换来的那些个蜂窝煤,可真是解了徐元的燃眉之急!
拿板车把蜂窝煤运回钢厂的时候,徐元被人抓着问了几句蜂窝煤的来源,听说是食品厂给工人发的福利,老大娘们脸上不由得闪过了一丝失望之色。
好在,徐元几乎要被人群围严实了的时候,于晚菊闻声赶来,“解救”了他。
换了身满是补丁的衣服,徐元搬了好几趟,总算是把蜂窝煤全都码在自己家门口了。
这年头,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做的,毕竟,一块蜂窝煤也就不到两分钱,除非同一栋楼的人家曾经丢过东西,要不然的话,大家伙儿并不会刻意去防着邻居。
自打跟曾书瑶搬到食品厂住,没有长辈的压制,小两口的生活过得那是相当滋润,礼拜天,俩人都不上班的时候,就会出门去逛一逛,顺便改善改善伙食。
要是中午在国营饭店吃了的话,晚上,俩人就会买些东西,回钢厂或者纺织厂一趟,也算是陪陪家里人了。
对此,徐家人倒是适应良好,早在徐元把自己上班后的第一个月工资、全都用来给家里人买礼物的时候,他们就知道徐元那花钱大手大脚的性子了,如今四年多时间过去,早就习以为常了好吧?
可对于曾家人来说,情况就有些不一样了,自打去了农村生活,刘爱香就越发节俭起来,她秉持的理念就是,不该花的钱绝对不乱花。
谁成想,在这方面受到她影响颇深的曾书瑶,在跟徐元结了婚以后,却好像是换了个人呢?
看他们小两口每次回家来的时候,手里必定拎着些东西,还是换着花样儿买的,刘爱香心里便忍不住犯嘀咕。
终于,在徐元和曾书瑶夫妻俩再一次拎着两斤肉踏进家门的时候,刘爱香忍不下去了,给丈夫使了个眼色,按照他们之前说好的,由曾长林拖着徐元,她自个儿则是拽着曾书瑶的胳膊,进了她出嫁之前的那间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