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觉醒了(178)
徐家人这般全力支持的态度,在行动上也多有落实,催着生孩子的事情自然是绝口不提了,隔上一两个月的,黄卫英还会跟同事倒腾一罐麦乳精,拿给俩孩子补充营养,毕竟,学习是个费脑子的活儿!
不过,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77年都快过去一半儿了,虽然被接回城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可是,徐家人一直期盼着的那个好消息,却是迟迟未曾到来。
等待的时间长了,失望的次数也多了,一家人难免会想到那个最坏的可能性,就连曾书瑶也不免有些气馁。
好在,徐元自个儿是心知肚明的,高考肯定会恢复,区别只在于恢复时间的早晚罢了。
他这样信心十足,倒是也给曾书瑶鼓了劲儿,让她在短暂的疲惫过后,又重新打起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了。
七月份的时候,天气炎热,连带着人也心浮气躁了许多,好在,厂里分给财务科的那台风扇还能好好地工作着,徐元上班倒是没有那么煎熬。
只是,眼见着受到天气影响,战线又拉得太长,曾书瑶学习的劲头已经没有那么足了,上个礼拜天还因为一道数学题的解法、跟他吵了几句嘴,徐元私底下想了好一阵儿,总算是想出了一个还算有可行性的解决办法来。
借口有事去一趟省城大学,会晚些回家,等到回来以后,徐元脸上的喜色丝毫不加掩饰,惹得曾书瑶好奇地瞥了他一眼,问道:
“怎么了?有什么好事儿,能让你这么高兴?”
若是放在最开始的时候,这会儿吃过了晚饭的曾书瑶,应该已经坐在那里开始认真看书了,可现在,她人是坐在那里了,却只是在发呆,半晌都没见翻一页书。
这也完全能够理解,毕竟,希望渺茫都不可怕,最害怕的就是,看不见丝毫的希望,这样一来,她又为何要耗费时间、做无用功呢?
徐元心下叹了口气,面上的喜色却仍未褪去,靠近了她,颇有些神神秘秘地道:
“你也知道,我之前在省城大学上过进修班,跟学校里的几位老师也算是认识,咱们俩为着高考,前前后后准备了这么长时间,到现在都没等到消息,我心里不是也有点儿没底儿了吗?今天就是专门去省城大学打听消息去了的。
不过呢,我想找的人不在学校,听同一个办公室的老师说,人是去京市开会了,你说说,跟教育有关、还需要大学教授参会提建议的,能是什么会议?”
徐元的暗示已经很明显了,曾书瑶自然也不傻,顿时瞪大了眼睛:“你是说,我们等的那个好消息,有可能,很快就会有通知了?”
“对,不过,我估计也不会太快,毕竟,高考都取消多少年了,重新恢复,整个流程肯定也得做出些改变,国家商量这件事儿也需要时间的,所以,咱们俩耐心等着就行了。”
是的,这就是徐元想出来的激励曾书瑶的法子,毕竟,感到疲惫的时候,总得需要一些外来的刺激,才好让她重新燃起动力,不是吗?
至于省城大学的教授,究竟有没有资格参与到国家关于恢复高考的决策会议中去,徐元并不知道,但这本就不重要,他只是需要一个听上去合理的消息来源渠道罢了。
“不行,我感觉我还有好些地方没弄懂呢,上个礼拜看的这几页书,也没怎么看进去,估摸着还得重看一遍,仔细算算,这时间也不怎么够用啊!”
曾书瑶被徐元的几句话说得重新燃起了学习热情,顿时就有些后悔,自己这几天不认真的学习态度了,以至于现在还得重新返工。
好在,徐元的数理化比她要强上许多,遇到了不会的问题,还能问问他,总比她一个人在那儿瞎琢磨的效率高。
事实上,这回还真是让徐元瞎猫撞上死耗子了,接下来的两个月,关于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的消息陆续出现在收音机里,那一句句话,也让更多人心生出些许希望。
在这种情况下,某些消息灵通或是直觉敏锐的人,都一窝蜂儿地涌到了书店去,就跟买彩票似的,也不管国家会指定哪一套复习资料了,能买到哪些书就买哪些吧。
到了10月12日,招生工作会议上讨论并通过的《意见》正式向外界公布,也意味着,取消了十年的高考,终于再度恢复了!
食品厂的广播站很快便转播了这个消息,单是听着工人们激动的讨论声,徐元便能想到,这个消息会在社会上引起多么大的反响了。
吃午饭的时候,看着似乎都有些沉默的林东正和田家瑞,徐元不由得问起了他们的打算来。
先前,徐元和曾书瑶认真复习、为着高考做准备的时候,也不是没想过间接提醒一番两个好兄弟,只是,没过多久,因着黄小月和李芸相继传来了怀孕的好消息,徐元便放弃了这个打算。
毕竟,不是谁都跟他一样,不用为着养家糊口发愁的,让林东正和田家瑞跟他一起去复习一两年、只为着赌一个高考恢复的概率,这根本不现实。
“我虽然是中专毕业的,但少说也有□□年没碰过课本了,准备的时间这么短,我怎么可能考得上吗?
更何况,我要是去上大学了,家里怎么办?总不能让我爸妈一把年纪了,还得替我养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