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觉醒了(179)
林东正考虑的问题很现实,脸上却是不自觉地带了一丝苦笑出来,毕竟,谁还没有个上大学的梦啊,可是,有没有那个实力去追梦,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同样的问题也落在了田家瑞的身上,相比之下,他是初中毕业生,基础肯定没有林东正好,家里还有个要吃药的爸,负担更重一些,考大学这种事儿,压根儿就不是他能去肖想的。
第99章 送书
不过, 徐元既然早就知道,高考迟早会恢复的,那么, 自然也不会落下两个好兄弟不管,现下问起他们的打算,也只是为了引出自己接下来的这番话罢了。
“按照着国家公布出来的消息,最少咱们也有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呢, 别说你们好几年没碰过书本了, 自打高考取消,正儿八经上学念书的人又有多少呢?
所以,大家伙儿的水平其实都差不多, 就看这一个来月能不能狠下心、多用些功夫、赶到别人前头去了。
你们俩也先别想考上了以后家里该怎么安排的事情, 那都是后话了, 先得能考上大学, 才能去考虑那些个事情。
当然,我也知道, 这么大的事儿,你们肯定是得跟自家媳妇儿、还有爹妈都商量一下的,要真是下定决心参加了,我那儿先前为着表妹考中专的事情, 攒了好些复习资料, 多多少少能派上用场。”这年代的大学生金贵, 别说是全国最好的那几所大学了,就算是省城普通一些的大学, 毕业出来也肯定是不愁工作的。
这一点, 林东正和田家瑞心里都是清楚的,只是, 已经成家立业了的人,心里难免会有诸多顾虑,忙活一个来月、弄得声势浩大,最后却没能考上,这不是平白惹人笑话吗?
然而,徐元都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了,还愿意分享出自己的复习资料来帮他们,两人心里也并不是没有丝毫触动的,吃着饭的同时,忍不住陷入了沉思当中。
下班以后,徐元跟曾书瑶短暂地交流了一下喜悦且对未来充满着期待的心情,随即就开始整理起复习资料来了。
曾书瑶倒还好说,她弟弟书庆年纪还小,压根儿够不上参加高考的年纪呢,徐家这边的情况却是要复杂一些。
徐元的表哥黄国辉都成家好些年了,还在念书的时候就没瞧出来有那个天分,估摸着是不会再去费这个劲儿、参加高考的。
可是,表姐黄小月念书的时候,学习成绩还不错,现下虽说嫁给林东正、已经为人母了,但是,从私心里来讲,徐元是不愿意表姐错过这个机会的。
不过,两家关系向来亲厚不假,但在这样的大事儿上,徐元也不好贸然插手,只得寄希望于小月姐头脑清醒、眼光放长远了。
话说回来,徐元把比较重要的复习资料堆在了左手边,又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跟曾书瑶商量道:
“书瑶,我想着,明个儿请一天假,去找爸,借一下纺织厂小学的油印室,把这些复习资料多复印三套。
明个儿下班以后,你回来取一套,送回钢厂去,让奶拿去给舅爷,我记得,舅爷家的那两个表弟也符合这次高考的招生条件,这么重要的事情,咱们既然有能力,那就帮一帮吧!
还有一套,是预备留给老林、小月姐和家瑞的,他们仨要是决定参加高考了的话,你就把这套资料拿给他们!
另外一套,我打算明天开个介绍信,去农村一趟,把复习资料带给于静,这丫头下乡的时间也不算太长,又是中专毕业的,考上大学回城的概率可不小呢。”
真要说起来,正是因为于静,徐元和曾书瑶才会因缘际会地有了交集,更何况,撇开这一重原因不说,这可是他亲表妹呢。
没办法帮表妹在城里找个工作也就罢了,高考这种关乎人生命运的大事,力所能及的范围里都不愿意帮上一把,那可就太说不过去了。
“直接去农村带给她吗?要不,还是给她寄过去吧?邮费都是小事儿了,而且,也不用耽搁你的复习时间。”
这倒不是曾书瑶自私,只是,人有亲疏远近,她和于静,也只是认识的关系而已,时隔十年再度恢复高考,谁知道考试题目会有多难?
哪怕她和徐元提前了那么长的时间复习,可是,事情到了眼前,心里却是依然没底儿的。
所以,距离踏进考场的这一个来月复习时间,便更显得珍贵了,私心里,曾书瑶是不愿意徐元专门跑一趟、少说也得耽搁两天功夫的。
夫妻俩结婚也有两年多了,徐元哪儿能不知道自家媳妇儿的心思呢?只是,他也有自己的考量在。
“于静就在咱们省,坐火车过去,其实也用不了太长时间,要真是从邮局给她寄过去,我就怕,等东西到的时候,距离进考场也没剩下几天了。”
闻言,曾书瑶抿了抿嘴唇,也说不出什么反对的话了,毕竟,她也是希望于静能考上大学回城的,在这种争分夺秒的关键时候,能多争取上几天的复习时间,无疑是比别人要领先了一大截儿的。
“既然要过去的话,那你干脆就再带些有营养的东西,知青们挣的工分不多,想吃点儿好的,只能指望着家里补贴,学习又是个费脑子的活儿,营养跟不上,还没进考场呢,人就该垮了!”
到底是在医务室上班的人呢,曾书瑶懂的道理也不少,既然徐元打定了主意要跑这一趟,那就干脆再多做点儿好事了,反正,亲戚之间,不就是这样你帮我、我帮你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