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觉醒了(50)
厨子是个不缺嘴的职业,工资待遇也不低,所以,徐元每次来舅爷家,几乎都会吃一次肉、再吃一次罐头,对于小孩子来说,这已经是格外幸福的事情了。
而且,徐元临走的时候,兜里还会被舅爷偷偷塞上牛奶饼干或者几颗大白兔奶糖,这种温暖的感觉,直到现在,徐元依旧印象深刻。
于志全知道徐家的条件不差,又只有这一根独苗儿,徐元肯定不缺嘴,但是,徐家有的是一回事,他这个当舅爷的有心,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哪怕徐元已经长得比他还要高了,但在于志全眼里,这还是个孩子呢,这不,取了麦乳精,给徐元和于晚菊分别冲了一碗,让他们趁热喝,俩人赶忙接过,而轮到徐来福这儿的时候,就只有热水了。
“妹夫啊,外面也挺冷的,从家里过来,手脚估计都是冰冰凉的吧,赶紧多喝点儿热水,暖暖身子,可千万别冻感冒了。”
大舅哥“偏心”,不是一次两次了,徐来福并不放在心上,反而记着他大方、给自家媳妇儿跟孙子喝麦乳精的好呢。
于志全话音落下,虽然徐来福觉得自己并不冷,但还是吹了吹过后,小小地抿了一口水。
其实呢,于志全倒也不是真的对徐来福有意见,只是,他是老观念了,总觉得,当哥哥的,就得替妹子撑腰,哪怕妹夫一直都做得不错,也得时时敲打着,好让他知道,自家妹子并不是任人欺负的,她背后,还有娘家可以依靠呢。
老两口一起过了这么多年,就算原先徐来福没能领会这一点,在徐元出生后不久、老婆子给他透了底儿,他也就都明白过来了。
所以,对于大舅哥有时候在他跟前摆的“架子”,徐来福还真没往心里去,说句实在话,他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来福这个名字,还是有时候会赏他一口剩饭吃的那个地主老爷取的,自己个儿没有亲缘,老婆子能有个对她这样上心的大哥,也是件好事儿。
“小菊啊,你说你,大冷天的跑过来,也不嫌冻,还是,家里有什么事儿吗?你说,能帮得上的,大哥一定帮忙!”
于志全笑眯眯地看着妹子喝麦乳精,心里盘算着,小菊就爱喝这种甜丝丝的东西,看样子,改天弄到票了,还是得再去买两罐儿。
见自家大哥似乎是误会了,于晚菊连忙摆手道:“没有的事儿,家里一切都好好的呢,今天进生不上班,我就让他陪着卫英回娘家去了,所以,只有元元陪着我们老两口过来。
来的路上坐的是公交车,没有走路冷,再者,进生孝顺,弄了几张毛线票,我织了个厚毛衣,正穿在身上呢,就算走了几步路,手心儿也还热乎着呢。”
刚听说外甥跟外甥媳妇儿没来,于志全还有点儿失落,不过,听着小菊说进生孝顺,他也算是放下心来了。
“那成,今天中午在家里吃饭啊,你嫂子带着静静去菜站买菜了,老大两口子还有强子,今个儿都得上班呢,不用等他们,等你嫂子把菜买回来,大哥掌勺,给你做一桌你爱吃的。”
静静就是于志全长子于明顺的闺女,他还有个儿子叫于强,也在国营饭店工作,但不是市中心这一家。
于家的厨艺那都是代代相传的,于志全带了三个徒弟,大徒弟就是他的长子于明顺了,原先是在北郊的国营饭店干活儿,自打他退休以后,就被调到市中心这一家来了。
虽然说,在他看来,儿子的厨艺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但是,对于上面的领导来说,于明顺能撑起这家国营饭店的场子,这就足够了。
这不,于明顺接了老父亲的班儿,成了市中心这家国营饭店的大师傅,地位升上去了,许多事儿也就好办了,调过来没一年,就给他媳妇儿李慧,也就是于强、于静的妈妈,在饭店里弄了个临时工的岗位。
就算是临时工,工资少了点儿,还不能享受福利待遇,但到底是有工作的人了呢,旁人挤破头皮都挤不进去的呢,李慧已经心满意足了,进了饭店以后,那叫一个干劲儿满满。
按理说,于明顺作为大师傅,还是可以休假的,顶多是两个帮厨临时替一天罢了,但是呢,休一天假,就得少拿一天的工资,每个月给不休假的大师傅的补贴也就没了,这一进一出的,得亏多少钱啊?
李慧自然不能做这种亏本儿生意,所以,在不知道小姑一家人要来的情况下,李慧跟于明顺礼拜天照常上班,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
“行,我也好久没吃到大哥做的饭了,都有些想了。”于晚菊并不跟自家亲大哥瞎客气,一口应承了下来,视线不经意落到徐元脚下搁着的布兜时,被提醒了这么一下,赶忙说道:
“对了,大哥,前两天,进生跟元元去菜站排队,买过冬要囤的白菜的时候,正好菜站到了一批大蒜,他们就买了点儿,我给你带过来一些,腌成糖蒜,就着面条吃,明顺就好这一口。”
亲戚之间,有来有往是很正常的事情,虽然说,于志全觉得自家妹子用不着这么客气,每次来家里都会带点儿东西,但是,他也知道,这样有来有往,才是长久的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