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觉醒了(70)
于静都已经上初中了,严格意义上来说,小学老师前段时间出了事,跟她是扯不上什么关系的,就算冷眼旁观,也绝不会有人说三道四的。
毕竟,因为这场清洗,儿子登报和父亲脱离关系的事情,早就不稀罕了,假如于静过后能悄悄去曾老师家里慰问一二,再提上一两样东西,那就是非常有良心的人了。
只是,于静忘不了曾老师把他的书一次次免费借给她阅读的事情,她也忘不了,每次她看完一本新的书以后,都会在本子上记录下自己的感想,大着胆子拿给曾老师看的时候,他那一句句充满鼓励又不失指点的话语。
所以,她想试试,像元元哥说的那样,给曾老师提个醒,指一条路出来,哪怕曾老师有自己的坚持、不愿意离开学校,至少,她也做到了自己能做的事情,问心无愧。
于静是个不折不扣的乖乖女,她并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不引起革委会的注意,又能帮到曾老师呢,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求助她爸妈了,正好,这件事情本身也得征得爸妈的同意。也不等于明顺问起,于静就把徐元的那一番话复述了一遍,只字不差,当然,也少不了于强坐在一边、时刻补充着的缘故。
认真地听完以后,于明顺不得不承认,徐元说的,还真有几分道理,在城里被排挤着没了容身之地,那就先退一步到农村去嘛,尽管以后回城怕是有些艰难,但最起码,人还活着呢,一家子平平安安地在一起,这不比什么都强?
“成,我知道了,这事儿我来办吧,你呢,就好好学习,该上课就上课,你要是能考上中专,咱们家也就算是,终于出了个文化人了。”
于明顺偶尔去送闺女上学的时候,和曾老师打过几次照面,对他现在的处境,也是颇为同情的。
但是,同情归同情,他做事情总得优先考虑自己的家人,必须得想个稳妥的办法再行动,而且,闺女的心思绝不能全放在这件事上,她还是得先把知识学扎实才行。
对着一双儿女,于明顺向来都是一视同仁的,甚至,因为儿子于强要继承家传的厨艺,对他反而要更严格一些。
所以,于明顺就把考大学的希望寄托在了闺女身上,现在高考取消,那,能考上中专,也是相当了不起的啊。
于静抿唇一笑,也没说自己有几分把握这样的话来,只能说,她会尽自己最大努力的。
至于曾老师的事儿,她相信,爸既然答应了她,就不可能食言,只希望,她做的这点儿微不足道的小事情,能够救曾老师一家人逃离苦海吧!
从大年三十到初三,接连四天时间,徐家人其实都没怎么闲下来过,眼瞅着又要开始上班了,初四这天,一家人总算是好好地歇了歇。
早中的两顿饭,于晚菊也没弄得特别丰盛,十分难得地,给家里人凑活了两顿。
当然,徐家人并未因此而心生抱怨,甚至在他们放假的这几天,也是尽量多帮老太太干些活儿,让她稍微轻松一点儿。
毕竟,于晚菊才是从年头忙到年尾的人,哪怕他们礼拜天放假,她也不能撂下家里的这一摊子事。
等到了晚上,却是没了于晚菊的发挥余地,徐来福大手一挥,直接带着全家人,带着礼品,上门拜年去了。
街道办孟长德孟主任的家里肯定是得去一趟的,县官不如现管嘛,何况,上次徐元被下乡的事情,还多亏了孟主任帮忙呢,徐来福是出面送了谢礼不错,可是,徐元这个事主也总得露个面儿、感谢人家一番吧。
在孟主任家里没坐多久,徐家人就提出了离开,之后,就去了徐来福的老兄弟李立军的家,三样礼品自然是少不了的。
倒不是说徐家人钱多得没处花了,上赶着去给人家送礼,只是,这种联络感情的举动,那是绝对有必要的,再深厚的感情,也会随着时间流逝、少了走动,而慢慢变淡了啊!
新年就该有新气象,哪怕身上穿着的还是那一套工服,可是,已经被于晚菊洗得干干净净的工服,配上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那种精气神儿十足的样子,一下子就让人感觉到不同了。
第43章 合伙
徐元到办公室的时候, 林东正都已经来好一会儿了,他家离得远,早上从家里直接过来, 担心自己迟到,就提早走了半个小时,这不,成了第一个来办公室的人。
新年新气象, 对于职工食堂来说, 亦是如此,年后第一天上班,总得给工人们吃点儿好的, 让大家更有干劲儿才是。
所以, 哪怕食堂存的干菜已经不多了, 可是, 过了年,就总觉得春天也要不远了, 食堂也就大方了一回,今天的早饭是香菇猪肉馅儿的包子。
虽然馅里的猪肉并不多,只能尝出来一点点肉味儿,包子也不是全用白面做的, 可是, 包子到底跟平时最常吃的馒头是不一样的, 大家伙儿还是很希望能换换口味的。
徐元从走进厂子,一直到坐进财务科办公室, 路上遇到了不少行色匆匆的工人, 手上都拿着两个包子。
林东正在家已经吃了早饭,是看到别人手上拿的包子时才反应过来的, 对着徐元说道:
“早知道今天食堂要蒸包子,我就来厂里吃了,唉,失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