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觉醒了(71)
饭票是有使用期限的,但是,并不会限制你在哪一天或者哪一顿饭使用,只不过,大家心里也都有一杆秤,同样一张饭票,用来买包子油条,和买野菜团子,这能一样吗?
当然,林东正也就是跟徐元念叨了这么两句,俩人认识了这么长时间,关系越来越好,他也知道,徐元不是爱在背后说三道四的人,嘴严实着呢。
不像田家瑞,俩人初进厂的时候,因为年龄相仿,有一阵子也是走得很近的,之所以慢慢疏远了,就是因为林东正发现,他随口跟田家瑞说过的话,后脚就传到别的科室去了。
也不知道,这么个大男人,怎么就能跟个碎嘴的婆娘一样,嘴上把不住门儿呢,林东正百思不得其解,但是,行动上却是慢慢地减少了跟田家瑞的来往。
同样的,徐元还是信得过林东正的人品的,眼下正好科室里只有他们俩人,他有个事情,想要问一问林东正呢。
“林哥,我刚进厂的时候,看过咱们食品厂的一些文件,听说,咱们厂长注重研发新产品,鼓励大家集思广益,有新点子可以送到技术科去,被采纳了的话会有奖励。
那,你在厂里工作这么长时间了,有听说过谁得了奖励吗?”
先前就说过,徐元虽然刚一进厂就注意到了厂长宣布的这条规矩,可他到底是财务科的会计,得先熟悉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行。
像是这种研发奖励,那就是一锤子的买卖,发一笔小财就已经是意外之喜了,他难道还能天天都拿出新点子来呀?
何况,就算他有主意,这也得贴近食品厂的实际情况,引入一条生产线,要动用的资金可不少呢。
没成想,徐元突然问起了这件事情,林东正显然是有些意外的,但是,仔细想想,这似乎也不难理解。
别说是徐元,就算是他和洪刚,在刚进厂那会儿,看到厂里有这么丰厚的奖励,肯定也会眼热的,恨不得脑子里立即蹦出一个点子来,好把奖励拿到手。
相比之下,徐元能在办公室里安安稳稳地工作了四个多月才问起这件事情,林东正觉着,他已经是很能沉得住气了。
“咱们食品厂,大多数都是车间工人,出身普通家庭,每个月的工资,在手里攥得紧紧的都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因为贪嘴、动不动就去供销社买些糕点、饼干什么的尝一尝呢?
甚至,绝大多数人,连供销社现有的食品种类都没了解清楚,这又怎么可能给厂里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呢?
说实话,当初厂长刚刚说了这条规矩的时候,大家伙儿一个个的,都被那个钱数给迷了眼睛,上工的时候也有点儿心不在焉的了,恨不得灵机一动、立马想出来一个点子,被技术科给看中了。
还别说,那阵子,往技术科跑的人并不少,只可惜,大家伙儿对食品的了解有限,能想到的主意也都大同小异,没给厂里帮到忙不说,还让技术科的人多了不少工作量。
慢慢地,大家伙儿也就清楚,自己不是那块儿料了,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好好干活儿呢,所以,这条规矩其实也跟形同虚设没什么两样了。
不过,我听说啊,就是听洪刚说的,有小道消息说,去年上半年,有个人的点子通过了技术科的评估,就是咱们厂三车间在做的酥皮类点心,据说,到手的钱数不少呢。
但是呢,这也就是个小道消息,一直也没人出来认领,厂里也没专门出通知表扬,估摸着,要么,这事儿是假的,要么,人家是想着闷声发大财、不想惹人注意呢。”
根据对徐元的了解,林东正知道他不是个会心血来潮的人,所以,前面的一番话,算是说清楚了想要拿到厂子奖励的不容易,好叫徐元再想想清楚。
后面的那半段话,林东正就没有再泼冷水了,他倒不是专门撒个谎来安慰徐元,而是真的听说了这件事情,只是不知道真假罢了,眼下权当是用来鼓励徐元吧。
还别说,林东正的这话,的确是让徐元越发有干劲儿了,仔细想想,那真的只是个小道消息吗?怕是未必吧。
空穴来风的事情虽然在这年头并不稀奇,可是,厂里的领导干部们又不是聋子,怎么可能没有听到半点儿风声呢?
然而,厂里却没有专门辟谣,连一句否定的话都没有对外说过,可见,这事儿至少有六七成可能,都是真的。
“林哥,是这样,我这儿呢,确实有些想法,就是还缺人手帮忙,这事儿可不是一拍脑门儿就能去技术科了的,你要是感兴趣的话,咱们就下班以后聊一聊,到时候厂里有奖励的话,咱们俩平分。”
徐元是个记恩的人,他进厂子这么长时间,林东正对他一点儿也不差,单从做账的本事而言,说是他的“师傅”也毫不为过。
工资那都是定数,一年时间,哪怕不吃不喝,能攒下来的钱也是个固定的数字,不像这种厂里发的奖励,即便只拿到了最低的10元奖励呢,那也是一笔额外的收入了。
况且,这钱最大的好处,就是像工资一样,能说得清楚来源,不怕查,毕竟,在财务科工作,他们的工资情况,大家伙儿心里都是有数的,要是突然买个什么大件儿,难保有些人不会产生一些不大好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