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有酒家(148)
快到中午了,孙秀娥坐在柜台里发愣,忽然听到门外有马匹停下。
“孙掌柜!酱牛肉还有多少?切了给我包好,再装三十斤的酒,我晚上过来拿。”东方晔穿着狐皮大氅,在门口抖了抖身上的雪大步进来。
孙秀娥走出柜台相迎道:“好像还有十几斤,今早上才从湖里捞起来的青蟹,将军要吗?”
东方晔:“有多少了?别几只不够分啊!”
孙秀娥笑嘻嘻说道:“多着嘞,两个网兜足足有五六十斤,百多只呢,你若觉得不够我再去跟蟹农买都来得及。”
“行,都做好了,晚上我过来取。”东方晔从兜里掏出十两银子来:“够了吗?”
孙秀娥接着银子:“够了够了,您年年过来一趟,每次都带这么多走,我就辛苦辛苦少挣一些。”
这几年东方晔每到大年二十八或者二十九那天都会进城一趟,晚上走的时候带些肉和酒回城北大营,犒劳不能回家过年的士兵们。
“那就多谢孙掌柜了!”
见东方晔要走,孙秀娥上前问道:“将军这是要去祠堂巷吗?”
东方晔笑说道:“是啊,去看看二妹,她姐姐来信了,叫她好好养胎嘞!”
孙秀娥:“您还不知道啊?慧英她……她孩子没了。”
东方晔一听恼怒地回头:“你浑说什么?好好的孩子怎么会没有了?”
这一嗓子差点把孙秀娥耳朵给震聋了,她支支吾吾说道:“我跟慧英也算好姐妹,怎么拿她的孩子浑说?这是真的,昨晚上才没的,今早我才去看过她。”
东方晔愣了一瞬,跑出门也懒得去解马绳,直接朝着祠堂巷飞奔而去。
先到了肖家院子门口,他晃眼看到里头两个身影,肖宴正在宽慰王文瀚。再走到王家院子里,清清楚楚听得见里头石慧英的哭声和丁月梅安慰的她的声音。
孩子真的没了?
东方晔手里还拿着石慧莲的家书,这里面厚厚的一沓纸,上面全是叮嘱石慧英好好养胎,怀胎十月里,各个时段都要注意些什么,一字一句详细清楚。一时心中那个五味杂陈,已不知下一封寄往益州的信该如何书写。
他在院子里站了会儿,小心地收好家书,独自离开祠堂巷。
今年的年三十跟以往不一样,石慧英小产还不能下床,不仅是他们几家,就连整个临安城都没往年过年时那么热闹了。
王文瀚请了半个月的假,日夜都守在石慧英身旁。她不再像刚开始那几日整天以泪洗面,常常坐在床上发呆,原本就话就少,这下更不爱说话。
这天刚落更,夫妻俩已经躺下。还有几天就是上元节,巷子里还有人放烟火。
石慧英睡在里面,侧躺面朝着里侧,听着外头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泛起一阵心酸。王文瀚躺在一旁,双目望着帐子顶发起呆来。
半夜里,王文瀚睡梦中睁开眼,隐约听到低声的抽泣。他侧过身来,在一片昏暗模糊中,看见石慧英蜷缩的背影。她强忍却没能完全忍住的哭声,让人听了心疼。
王文瀚轻轻贴上去,伸手握住她的手那一刻,石慧英身子颤抖了一下,哭声也一下停了。她身子僵硬地躺着不敢动,屏住了呼吸。
“别难过了,孩子还会有的。若是……咱们真的跟孩子无缘,我也一直陪着你。咱们就过好自己的日子,相依到老,不离不弃。”
听了这话,石慧英一下翻过身投入王文瀚怀中,伤心地痛哭起来:“是我没用,对不起,对不起……”
王文瀚紧搂着她:“不,是我的过错,若是我在家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成婚几年了一直没有孩子,好不容易有了,又因为自己的大意没了。这样洗女人若是在别人家,会被公婆丈夫嫌弃,有的甚至会被休弃。
石慧英难过自己不能有所出,但也庆幸,庆幸自己能遇上王文瀚。
……
转眼到了三月,杜南秋日日盼着薛鹤安的来信,去年临走时薛鹤安说过到镇安会给她来一封平安信。已经快半年了都没等来信笺,难道路上出了什么事?
杜南秋心里头越发慌乱,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想找石慧英商量,但她失去腹中子还未完全从悲伤中走出来,杜南秋不想再让她为自己的事操心。
要不自己去一趟镇安?
可她听说镇安路途遥远,还从未一个人出过远门,心里有些胆怯。
秦总督上京大半年,上个月才来的一封书信寄回家,整个秦府的人也不敢有丝毫松懈,花岱延也没再去给小姐们上课,开年后一直闲赋在家中。
这天花岱延在书房抄写经书,三七在一旁研磨:“公子,您怎么突然抄起佛经来?”
“也不一定抄经书,主要是练字,这能平心静气、修身养性。”
三七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没多会儿花岱延嫌他站一旁碍事,叫他退下,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抄写经书。
不知过去多久,走廊上又响起脚步声,他抬起眼来,望见窗外缓缓走来的杜南秋。
“花大哥,你忙吗?”
杜南秋见他看过来,加快脚步跑过去。
上次见面还是吃年夜饭的时候,几个月没见,花岱延看到她神情似有恍惚,心里有意外,自从她认识薛鹤安,好像就没再上他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