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有酒家(160)
花岱延轻声问道:“身子可还有不适?”
杜南秋站好微微提着裤子,摇了摇头,额头已经不烫了,只是还有点沉沉的,肚子咕噜咕噜叫。
“我饿了……”
花岱延手里的包袱递给她:“我刚从街上买的,更衣后出来吃饭吧。”
杜南秋忽然紧张,埋着头轻声问道:“那……我的衣服呢?”
看她局促的模样,花岱延连忙解释:“昨晚孙掌柜过来帮你换的,今早洗了还没干。她刚帮你挑了衣裳就去了酒馆,说下午过来看你。”
话毕,杜南秋立马摇着脑袋:“不用了,她酒馆生意忙,就别麻烦她了。”
“她今早走的时候看你还没醒,担心你,一会儿我就让三七带个话去。”
说完看到她呆呆站在原地,花岱延头微低看着她的脸,“肚子不饿了?”
杜南秋反应过来,抱着包袱,提着裤子回去屋内更衣。
从昨日上午吃了点心和果子后,肚子再没进食。杜南秋一坐到饭桌前,什么话也不顾上说,敞开了吃。
“你慢点吃,别一会儿又腹痛。吃点汤暖暖胃,这是今早天还没亮就炖上的。”
看着她专心吃饭的样子,花岱延上一刻还在想她此时是否忘记了昨日的伤痛,下一刻杜南秋的筷子忽然停了下来。
她呆呆地垂下眼眸,迟疑问道:“花大哥,我很难招人喜欢吗?为何他们家宁愿看他死也不肯答应他娶我呢?”
“你怎么这么想?他们是没亲眼见过你,倘若见过你这个人,谁不愿意家里有这么如花似玉的儿媳?”
说完空气一瞬间凝固住,杜南秋沉默了片刻,忽然抬起头哭起来:“你别骗我了,他们就是瞧不上我。天底下怎么有这么狠心的娘和兄长?”
花岱延赶紧递上手帕劝道:“你看咱们大伙儿谁不喜欢你?薛鹤安为不负你,宁死也不愿娶别的女人。”
杜南秋一听,哭得更厉害:“都是我害了他……”
昨夜花岱延在书房的凉榻上歇息,几次梦中惊醒,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天快亮的时候才想通,这会儿看到杜南秋伤心的样子,心里又懊悔起来。
百日国丧过去,紧接着迎来中秋。官府为了尽快让临安城恢复昔日繁荣,秦总督跟几位官僚商量,打算中秋节那日解除宵禁,白天还要举办一场放走比赛。
一听说拿了各组第一就能得一个八寸大的鲜肉蛋黄月团,孙锦语想想都流口水,她还没吃过这么大的月团。
中秋节前几日,每天都在屋门口的巷子里来回跑,还到祠堂巷里跟大郎个虎子比赛。
大郎平日爱读书,不喜欢这么跑,虎子还没到参赛的年纪。比赛最小的一组是八到十二岁的孩子,肖大郎跑不过孙锦语,也不想参加中秋节的放走比赛。
不管是否能得第一,丁月梅都劝儿子去试试,左邻右舍的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只要参加了比赛,都会得到一个小月团。
中秋节的头一晚,孙秀娥回家比平日晚一些,还带了许多月团。到了家门口的巷子里,远远看到一个黑乎乎的小影子跑过来。
“娘!”
看到是自己闺女,孙秀娥松了口气:“这大晚上的怎么还在外边跑?当心一会儿让人牙子给抓去卖了。”
孙锦语胸有成竹说道:“我明日要比赛,拿个第一得个大月团回来。”
孙秀娥笑了两声,瞧了瞧女儿那一双小短腿。
这个子怎么一点也不像肖克岚呢?
当初孩子刚出生那会儿,孙老爹好说她这是生了一个小秀娥。别的什么都成,就是希望她能长得高一些,长大像南秋那样,正正合适。
可这都九岁多了,个儿比同龄人都矮,孙秀娥只祈祷着这后面几年她还能再多长长。轻轻叹了一口气,拉着女儿的手回家。
“天都黑了,回去吃月团,刚做好的。”
“有咸肉的吗?”
“有,咸肉的,五仁的,枣泥的,蛋黄的都有。”
回家进门反手把门拴上,孙秀娥把月团拿了些出来摆盘,又沏了一壶茶。孙锦语到葡萄架上摘下了两串葡萄,放到水瓢清水里晃了晃拿出来。
“去把你爹叫出来。”
孙锦语嗯了一声跑进后院,书房里的肖克岚看书正入迷。
推开门进来,孙锦语伸手一下抽出他手里地书。
肖克岚一脸诧异看过来,孙锦语笑嘻嘻说道:“爹爹,娘叫你出去吃月团了。”
坐到前院葡萄架下,孙锦语拿起一块月团,掰了一半递给孙秀娥。
“给你爹,我吃过的。”孙秀娥下午烤月团的时候一边吃一边做,回来喝茶吃点葡萄。
孙锦语满足地吃着月团,“你们明日来看我比赛吗?”
这次放走比赛分了六组,从小到大依次开展,孙锦语他们这组在辰时四刻。
肖克岚是答应了女儿要去的,父女俩都朝着孙秀娥望过来。
酒坊里急需一批稻米,库房里的存货仅仅能维持一个多月。稻米是制作黄酒的原料,质量给由她亲自把关,就快到丰收季了,她得早早地寻好稻米,交了定金心里才踏实。
她想了想,微笑着说道:“娘明日要去乡里,你好好跑,等我晚上回来给你做好吃的。”
茶喝果子吃了,孙秀娥收拾碟子和茶具去厨房。
孙锦语又料想到娘亲不会去,心里还是有些失落,懒懒地坐在凳子上,微微垂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