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有酒家(216)
“嗯……扬州官场上大半的人都相陪,这人到底什么来头?”
“听闻是位举子,书画一绝,曾是知府大人的同窗。”
入夜。
扬州百花楼歌舞升平,院里院外都挂着红色的灯笼,宾客进进出出,男女勾肩搭背,暧昧横生。
三楼厢房里,六个男人桌上推杯换盏,房里还有十几位美人环绕,笑声连绵。
花岱延感觉头晕乎乎的,手按住自己的酒杯口:“真喝不下了,明早还赶路,今日就这样吧。下回到临安,我来做东!”
众人不依不饶,张知府重新拿了个杯子给他满上:“明儿是十七,不宜出行,你家里就你一个人,这么急着回家干什么?再多留一日又何妨?来来来,今日有酒有花魁娘子相陪,难道还不和你的意?还是愚兄地方选得不好?那咱们换个地儿?”
看到端上来的一满杯酒,花岱延拒绝道:“都是十几年的相识,我花某人什么酒量你们还不清楚吗?真不能再喝了。”
张知府放下酒杯来,拍了两下他的肩膀:“行,你说不喝那便不喝了。来看看百花楼的姑娘们,今晚可有意?”
花岱延迟疑了下,无奈一笑摇了摇头。
“怎么都不满意啊?”张大人诧异道,随即又把屋里的姑娘们召唤过来:“都过来让花公子好好瞧瞧。”
见花岱延依旧不作声,张知府玩笑道:“这几年未见,怎么还端起来了?还是都不合意?”
不容花岱延解释,张知府把老鸨叫过来:“你这可还有别的姑娘?这些花公子都不满意啊!”
老鸨端量一瞬,立即会意地点点头:“有有有,我这就去准备!”
花岱延醉醺醺的,吐了两次后,被人扶进了一件厢房。
稍坐了片刻,清醒过来时,周围不见一个人,但听有从内室里传来的哭泣声。
房间里的红布红烛红灯笼映得人脸也红红的,花岱延寻着哭泣声,一步一晃地往里面走。
床榻围着红帐子,里面的人端坐着,看不清人的模样,只觉着她哭得很伤心。
待他再走近一些,床边上坐着的人身子颤抖起来,透过床幔缝隙,花岱延看到那一双被麻绳捆绑着的双手。
这种情况花岱延已经见怪不怪,许多新卖进青楼的姑娘第一次接客都是这般,大多都是被迫卖身的。
轻轻挑开帘子,小姑娘哭得梨花带雨,一脸恐惧地望着花岱延,身子不停地颤抖。
“你别怕,我不会难为你。”
花岱延轻轻把她手上绑的绳子解开,转身走到外头椅子上坐着闭目养神。
这一夜,两人各置一处,一直坐等到天明。
天亮老鸨在楼下包厢给花岱延和各位大人准备了早膳,大伙儿吃过后准备离开,这时原本清净的早晨,听到有人喊救命。
众人正疑惑是何人在求救,走廊尽头一位姑娘逃窜过来直接躲到花岱延身后。
第126章 画舫
“公子救我!”
这是昨夜遇到的那姑娘,花岱延下意识拦住冲上来的小厮。
老鸨急急走上前来:“各位大人,这丫头还不懂规矩,冲撞了大人们,多有得罪,我这就带回去好好教教。”
那姑娘抓着花岱延的胳膊,双眼像是见到了救命稻草,乞求道:“求公子救救我,我是被卖到这里来的,求你救救我!我不想在这里。”
看着眼前的女子,花岱延一时出神。
南秋到仙乐楼的时候,比她小不了多少吧?
女子楚楚可怜的模样令人心生怜惜,花岱延当即向老鸨问道:“妈妈给个价吧,放了这姑娘。”
老鸨面色为难一瞬,看在这么多官老爷在场的份上,即便是前两日才买到手的人,也不敢把价开得太高。
八十两,说这就是买她的价。
花岱延未有丝毫有的犹豫,拿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多谢妈妈!”
人带出百花楼,张知府安排了马车。
临上马车时,花岱延对身后的女子和声说道:“你自由了,赶紧回家吧。”
其他人都上马车了,他也赶紧上去,头也没回。
花岱延原本打算今日回临安,但张知府再三挽留,便答应在多留一日。自六月起,他从京城回临安的路上,每到一州一府,几乎都有人拦路相迎设宴款待。
最终目的只有一个,求画。
原本一两个月就能到的路程,愣是走了三个月还没走到。
午后,几位官员有公事忙,他睡了个午觉,独自出门来。
扬州路边有卖桂花糕,摊位前排起了长队,大伙儿都说这家的桂花糕最好吃。
想到要回临安了,买几包回去桂花糕,孩子们肯定喜欢吃,南秋肯定也爱吃!
他走到队伍最末端,跟着一步一步往前挪,排了半个时辰,买了四包桂花糕。喜滋滋地往前走,接着逛路边的小摊。
走到一处首饰铺子前,忽觉得有人跟着自己,回头一看,是今早上自己从百花楼赎出来的那姑娘。
看到花岱延发现自己,那女子缓缓走上前来行了个礼:“公子。”
花岱延:“你怎么还在这儿?不回家吗?”
那女子昨晚上吃了东西后,到现在水米未进,双眼盯着花岱延手里的桂花糕,咽了咽口水。
注意到她的眼神,花岱延解下一带桂花糕拿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