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有酒家(246)
想起方才花厅上的闹剧,许四海说话支支吾吾的,他都不再好意思跟肖克岚说,这就是想说给他做女婿的人。
半月前他就叮嘱过夫人和许修远,想促成这桩婚事,等客人来都规矩些,没想到还是出了洋相。
家里五个儿子,老大老三和老十一是正室所出,老大和老三的婚事都是夫人陶氏张罗的,娶的都是商贾之家的姑娘。
许四海希望老十一能找个书香门第的妻子,一来是希望能有个官场上的亲家,二来是希望许修远能继续读书,将来考取功名,有父兄和岳父的扶持,往后仕途也能稳一些。
可在这泉州府内,无人不知许家十一爷不爱读书,只喜欢在厨房做糕点饮子。
高门大户里,厨房都是下人进出的地方,即便是女主人家,也是偶尔闲来无事到厨房做几道小菜。男子要么读书,要么在外行商,整天泡在厨房里,那是要让全城世家儿郎们笑话的。
许修远想就近在泉州官中给儿子寻夫家,一众官员们虽然没有明说,但许四海心知肚明,都是嫌他这小儿子窝囊。想他上头哥哥姐姐们都已经早早地成了家,家里孙儿辈都有八个了,除了下边还有两个年幼的庶妹,就剩下他如今十八岁了,还没有定亲。
肖克岚冷帕子敷了敷脸,感觉好多了,想起方才厅上那冒冒失失的少年,轻声笑道:“那便是你的嫡幼子吧?”
许四海尴尬地点了点头:“因他是年纪最小的儿郎,又是嫡出,家里他娘庶母和兄嫂们都惯着,贤弟莫要见怪。不过你别担心,这小子我还是收拾得住的,一定叫他好好念书,绝不让你失望。”
肖克岚讪讪一笑:“怎么叫不让我失望,这儿子是给自己养的。他还年轻,你也别太操之过急,万事好好商量,父子之间最忌讳动气。可别为了点小事,伤了父子的情分。”
他方才敷脸的时候沉思了许久,觉着还是女儿嫁过来还是高攀了,门第过于悬殊是其次,他是怕女儿嫁过来不适应。孙锦语出生没多久孙老爹就发了病离开,一家三口日子平平淡淡的,他们小门小户也没讲究什么规矩。许修远是在这里生这里长大的,尚且不入许四海的眼,只怕孙锦语嫁过来,更没法讨公婆的欢心。
听肖克岚这么说,许四海有点慌了,他是诚心要跟肖克岚结为亲家的。不为别的,只为皇榜前后挨着的缘分,还有肖克岚能出入宫廷和陈南王府的身份。一直觉得肖克岚是过于自谦,明明宫中京城里都有人脉,不肯道出实情。虽说他的官凭还没下来,但以许四海多年为官的直觉,肖克岚将来仕途定会如日中天。
“贤弟这可是瞧不上我家的儿郎?”
肖克岚连忙解释:“误会了,你家的几位儿郎各个都是好的,小十一虽然莽撞,可他尚且年幼,未来可期。待他日像哥哥们那样娶妻生子后,也定然束修自好,不会逊于他的哥哥们。”
第143章 蚊子包
“是啊,都说他天资聪慧,可那机灵劲儿用错了地方。贤弟请放心,我一定好好约束管教。看咱们府上使唤的丫鬟婆子都有六七十号人,你家姑娘嫁过来,我不敢保证跟皇宫比,那绝对也是锦衣玉食,吃饭穿衣都有人伺候着。”
肖克岚踌躇片刻,一脸难为情说道:“你我考场相识,都是几十年寒窗的人,自是相见恨晚。实不相瞒,小女天性顽劣,市井间长大。你家门第森严,只怕小女嫁过来过来给二位添麻烦。”
许四海毫不在意道:“嗨!休要说这么没用的,你别看我家儿女众多,实则没那么多规矩。虽说都是住在一个大宅院里,可儿子成亲后,有独立的小院。除去逢年过节或是办事的日子,每月初一和十五晚上的家宴,大伙儿才聚在一块儿吃饭,平日小夫妻在自己的院子里头过日子。至于你说什么门第森严,可别笑话我,方才厅上你也看到了,乱成什么样了都?没有丝毫大家族的繁琐规矩。你说你家女儿生在市井间,我看挺好。我大儿媳是内人娘家的表侄女,不过二十几岁,像四五十的妇人那般威严。二媳妇出身商贾之家,人倒是精明干练,可过于较真。三媳妇同老三一个样,左右逢源,一双巧嘴阿谀奉承,你根本辨不清她哪句真话哪句假话。老六媳妇家里也是读书的,父亲是私塾先生,她从小耳濡目染,也算是知书达理,只是人太过木讷。若真有幸得你家女儿做儿媳,我们府上岂不是能增添几分生气?”
肖克岚已经没有别理由,只好搪塞道:“我……我就是来看看,女儿的婚姻大事,还得回去跟她娘商量商量。”
晚上饭菜还没吃上一口,许夫人见这两人去了久久未归,心想方才怕是让客人受惊了。席面上的人也不敢动筷,让大伙儿都散了,回自己家院里吃去。
随后让许修远回屋更衣,让厨房重多了几道菜,带上酒菜,领着儿子去给客人赔礼。
客房里许四海还在劝说肖克岚,小厮进门说道:“老爷,夫人说肖老爷还没东西,特意送了酒菜来,还带了十一爷过来给肖老爷赔礼。”
许四海冷冷一哼声:“这么久才知道来?还不叫那孽障滚进来!”
紧接着许夫人领着许修远进门来,身后的丫鬟忙着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