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有酒家(277)
“听说奶奶晕船厉害,十一爷可担心了,这个是他做的点心,奶奶吃一个吧?”
孙锦语刚躺下去,侧过头来看,色泽金黄的陈皮饼看上去就挺有食欲。她忙坐起身来,拿了一块饼,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在嘴里含了一瞬,轻轻缓缓的咀嚼。
这饼皮酥脆,陈皮馅酸甜可口,反而很开胃。
两个陈皮饼吃下去,阿珠再叫人把饭菜热了一遍再端来。孙锦语有胃口吃东西了,吃了三碗米饭,两碗鸡肉和半个肘子,最后扶着肚子大饱嗝。
此后每天吃饭,除了早膳,孙锦语的饭桌上都有糕点或是糖水,陈皮饼、千层糕、姜糖茶、水晶糕、桂花醪糟圆子……
那天结亲,孙锦语透过团扇偷偷瞧了许修远几眼,倒是和画像相差不几,许是穿着喜服的缘故,感觉还要俊朗几分。
难怪爹爹之前夸他夸得天花乱坠,这做点心的手艺太会收买人心。孙锦语觉得欢喜,这以后岂不是天天都能吃到美味的点心和糖水了?
因为有几天风浪较大,船比预计的日子晚了些,十月初八早上才到泉州。好在拜堂是在下午,孙锦语睡醒起来,吃了个早午饭,然后梳洗装扮,再换上嫁衣,拿上团扇出门。
轿子从海岸码头到泉州城,路上走了一两个时辰。入城后,孙锦语透过小小的轿帘缝隙往外看。难怪许夫人在文溪待不惯,这泉州城的繁荣堪比临安。甚至觉得比临安更热闹,临安一路上街上都站满了人往她的花轿看。
半个时辰后,听到锣鼓唢呐声音更响亮了,然后是噼里啪啦的爆竹声。
要下轿了?
孙锦语偷偷瞄了一眼外头,高高的大门披红挂彩,门口挤满了人。她立马坐端正,整理了下嫁衣后再把团扇拿好,等待着下轿。
新人在人们的欢呼和祝福声中进门,垮了马鞍,踩了火盆,祭拜家庙后该去正堂拜天地了。
孙锦语拉着牵巾,紧张得手心冒汗。感觉走到哪里都一大群人围着看着,孩子也多,她是听说过许家人丁兴旺,没想到这么多人。
拜过堂到坐床撒帐,接着是合髻交叠礼。一切仪式都走完,院子又清净下来,房间里只剩下孙锦语一人。
确认屋里屋外都没人,孙锦语把团扇放下,长舒了一口气。还记得方才从正堂走到这院子来,一道道长廊过道,少说也有一刻钟,心里暗暗感叹这宅子真大。
中午吃得早,这会儿已经是晚饭的时辰,肚子早就饿了。她看着圆桌上摆着的花生、桂圆、瓜子和红枣,盘子上还放着双喜字,想去拿几个垫垫肚子,但人家摆得整整齐齐的,不忍心下手,也怕一会儿叫人笑话。
这时听到屋外响起脚步声,她赶紧坐回床边,把团扇拿起来挡住脸。
“十一奶奶,你渴了吧?这茶水奴婢刚沏的。”
阿珠端着茶壶进来,倒了一杯茶递给孙锦语。
孙锦语一连喝了五杯,眼巴巴地看着阿珠:“还有吗?”
阿珠一脸惊愕:“奶奶饿了吧?奴婢去给你找些吃食来。”
说完后准备退下,走到门口又折了回来,悄声说道:“十一爷吩咐了,奶奶若是觉得累了困了就先歇会儿,今日外头的客人多,他可能晚些才回房。”
等阿珠离开,孙锦语仰躺在宽大的床上,这红帐子红褥子红枕头,不仅仅是床榻,整间屋子都喜庆。
这一刻像是在做梦一样,孙锦语都不敢相信自己已经成亲了,脑海里儿时跟在爹娘屁股后面追的画面,仿佛还是昨天。
回忆了片刻,孙锦语又坐起来,到屋子里转了转。这房间倒是挺大的,比在文溪住的那间宽敞许多。梳妆台前还放着崭新的胭脂水粉,瓶子罐子盒子上都贴着双喜。
第161章 敬茶
阿珠从厨房弄来了吃食,孙锦语吃饱后就坐在床边,躺下渐渐入睡。原本是坐在床边,就势躺下,睡着睡着脚也拿了上来。
天黑后,许修远迈着醉步回到新房。
孙锦语睡梦中听见开门声惊醒,迷迷糊糊地坐起来,手焦急地在床上摸索着寻找团扇,可半晌都没见着。
许修远缓缓走入室内,见她坐床上找着什么东西,一脸疑惑。当看到床下掉落的团扇,他走上前捡起来拿到孙锦语眼前:“在找这个吗?”
孙锦语一看笑着接过团扇,“对对对,谢谢啊。”
抬眼看到许修远时,立刻坐端正把团扇拿起来挡住脸。这时头上的凤冠晃晃悠悠地前倾,孙锦语尴尬地身子一抖,想是刚才睡觉没注意,把凤冠都压松了。
她把团扇放低一些,露出一双无辜的眼睛。
许修远连忙伸手把这团拿去,“快拆了吧,等下扎着你。”
孙锦语轻轻嗯了一声,坐到梳妆台前拆卸凤冠珠钗。但头上戴着太多,今中午都是喜婆给她梳的头。
取下了两只珠钗,这凤冠怎么也取不下来。
看她手忙脚乱,许修远犹豫了会儿,过来帮忙。谁知凤冠没取下来,扯到孙锦语的头发。
听到孙锦语嘶一声,许修远忙道歉:“对,对不起……我,我没弄过,还是叫阿珠来帮你吧。”
孙锦语:“不用,我能弄下来。”
感觉凤冠松松的,很快就能取下来,她对着铜镜慢慢地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