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有酒家(281)
阿珠:“份例是只够吃饱的,像十一爷……消耗的米面,还有各种制作糕点糖水的食材有点多,这些是需要到外面花钱买的。还有十一爷喜欢吃鲍鱼和鲛鱼翅,以前在夫人房里,这些东西每隔两三天都会做一次。这东西可贵了,十一爷月银八两,那是不够的。”
孙锦语神色微微一滞,没想到这家伙看起来傻憨憨的,吃东西一点不含糊。鲍鱼和鲛鱼翅,她以前在家的时候,别说吃,见都没见过。今晚的家宴上,尝到这两道菜,觉得好吃,味道极其鲜美,但不知是什么菜。不敢问,害怕闹笑话,过了听别人无意说起才知道的。
她扒了几下算盘,看向阿珠:“那就照他以前的吃法,每月需要多少银子?”
阿珠估算了下回道:“至少需要二十两。”
此话一出,孙锦语瞳孔震了震,暗自叹了口气。
第163章 厨艺
孙锦语的三朝回门回不去,但这天一早,夫妇两人去给二老请了安便出了门。
许修远打算带着她逛逛泉州城,等黄昏前回去,按着寻常人回门的时辰出门回家。
走在大街上,孙锦语仍有些心不在焉,小声嘀咕道:“今日不回去,那我何时能回门?”
许修远劝说道:“过两月就年底了,不如等明年开春了回去,到时候多住一阵子,陪陪岳父岳母。”
昨日晚宴后后,孙锦语就听到婆母是这么说的,看来年前是真的不能见爹娘了。
见她有一丝失落,许修远问道:“娘子喜欢看戏吗?今日戏院有《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咱们去听听吧?”
孙锦语摇了下头:“大好的日子,怎么听那些?我就不喜欢那悲愁的戏码,还不如看《三打白骨精》有意思。”
许修远仔细想了想,“近日好像都没有《西游记》的戏,我让小豆子留意着,哪日有这戏我带娘子来看。前面有一家首饰铺子,娘子去看看吗?”
孙锦语还在犹豫中,两人走到了门口,许修远拉着她进去。
时辰还早,铺子上刚开门,店里伙计还在擦桌椅柜台。见有人进来,笑盈盈上前来,“十一爷,十一奶奶安。”
孙锦语一愣,看着许修远:“他怎么认得我的?”
许修远:“你不认得,可人家认得我,自然就认出你是谁来的。”
孙锦语看了看这铺子,都是妇人姑娘们来的地方,小声嘀咕道:“看来十一爷平日没少来,伙计都认得你了。”
许修远还不明白她话里的酸意,坦言道:“我是来过几回,这铺子是我七姐夫开的,娘子聘礼里边那对龙凤金镯子,就是在这里买的。还有那面龙凤呈祥的雕花铜镜,还有床榻上那一对铃球……”
说道铃球,孙锦语脸唰一下红了,连忙捂住他的嘴:“好了好了别说了。”
店里的两个伙计,还有身后跟着的阿珠和小豆子,都在偷笑,臊得孙锦语脸红得像猴屁股,不敢抬起来,低头假意去看旁边展桌上的珠宝首饰。
许修远反应了片刻,也觉得羞愧,没敢再看伙计,跟在孙锦语后边。
“这珠花不错。”
“十一爷好眼光,这是昨日新到的货,店里只有这一支,珠子选用的是上等的南珠。”伙计微笑着答道。
正说着,许修远拿上珠花帮孙锦语簪上,但怎么也弄不好,叫阿珠过来帮忙。
伙计把大铜镜拿出来,给孙锦语照着看。
许修远期待地问道:“娘子觉得怎么样?”
孙锦语看这珠花好看是好看,但这次她出嫁,许家聘礼里的首饰,还有娘亲给她制的嫁妆,簪子珠钗七八支,感觉太多她都戴不了,只能在首饰盒里放着。
她摇了摇头,把珠花小心翼翼地拔下来,“盒子里那么多,都戴不过来了。”
许修远:“那不打紧啊,听二哥三哥说,两位嫂嫂有一大箱子的首饰,还嫌少了呢。”
孙锦语又找借口说道:“珠子太大了,我戴着不好看。”
许修远又在展桌上看了看,指着一个红宝石的指环,“娘子没指环吧?这小巧精致,适合娘子。”
指环做工精美,一颗小小的红宝石透着光,孙锦语瞧着也喜欢,拿起来在食指上试了试。
“嘿嘿,刚刚好。”许修远乐呵呵笑道,又看向伙计:“这多少银子?”
伙计:“我们东家说过,十一爷过来只需付一半的银子,这个四十两就成。”
孙锦语一听心里咯噔一下,一个小小的指环,市场价居然要八十两?
正当她想取下来时,看到许修远已经掏出银票给了伙计,愣了片刻拉着他小声问道:“你这银票哪儿来的?”
许修远:“今早爹给的,让我带着娘子在城里好好玩玩儿,买点娘子喜欢的东西,说若是银子不够,叫我记他账上。娘子看看还喜欢什么?过了这村儿可没这店了,下回来那得咱们自己掏银子。我觉得刚刚那珠花挺好看的,那珠子还没母亲指环上那颗大呢。”
孙锦语迟疑地摇了摇头,笑着回道:“不用了。”
想起出嫁前的几个月,因为爹爹为了修筑河堤垫付银子,家里比往日节省许多。她和娘亲还常常到城外粥棚帮忙煮粥做馒头,有时候一家子都在粥棚里跟大伙儿一起吃的。
早听闻许家有钱,只是这花钱法确实跟以前在家里做姑娘时大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