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有酒家(338)
沉默了会儿,许婵抬起头来问道:“武爷爷,我还能见到我爹娘吗?”
武棣笑着回道:“一定会的,一会儿等老板娘给你买了衣裳回来,先洗个澡,晚上好好睡一觉,明早我带你回临安。”
话说完后,武棣脑子忽然闪过一念。
这里似乎离琼州很近了,她这么想爹娘,何不带去见一见?
等到老板娘回来,把许婵送到楼上房间里,武棣又下楼来跟伙计打听去琼州的路。
伙计想了片刻,“爷要去琼州的话先到安海埠坐船,每月初八有一艘船到琼州岛,因为过去的人不多,且大多都是押送的犯人,每个月只有这一艘船,若是错过只能等下月。午时正点起锚,两个时辰便能到琼州澄迈下船。”
武棣眼眸一垂,算着日子:“这都初四了。”
伙计若有所思地摇摇头:“您要想做这个月的船,还得加紧赶路才行,从这里到安海要三四天,您还带个孩子,只怕是赶不上这趟了。”
说罢武棣又去找了老板娘,说道要去安海坐船,老板娘上后院把自家男人叫了出来。
“我是我男人,高州到安海这段路最熟悉不过,他带你们走近路,今晚就出发,保准让你们坐上初八的船。”
武棣再三道谢,掏出十两做报酬。
老板娘高兴地收起银子,立刻去准备马匹和干粮。
武棣随即出了客栈门,到街上的铺子买了些蜜饯果脯和点心,路上又遇到挑担买橘子的果农,称了几斤橘子带回去。
看天色渐渐黑了,他赶紧往客栈走。
到了客栈,听见许婵房里传来哭声。
原是许婵梳洗更衣后没见到武棣,以为自己又被抛弃了。
老板娘在旁边一直安慰她不管用,看到武爷爷提着大包小包东西出现那一刻,伤心的情绪瞬间消失了。
东西都收拾好后,他们连夜出发,马车几乎没停歇过,初八卯时抵达安海。
此时天还没亮开,许婵迷迷糊糊地被叫起来,她抱着自己的包袱下车,站在马车旁,周围天色还灰蒙蒙的。
她抱着包袱,仅仅跟在武爷爷身后,眼睛时开时合,更梦游似的往前走。这一路走的都是小道,马车颠簸得根本没法入睡。
几人来到一家汤面铺子前坐下,许婵就静静坐着打瞌睡,直到一股扑鼻而来的鲜香,唤醒了她的大脑。
武棣叫来了三碗汤面,面汤冒着浓烈的鱼香,浇头还有鱼肉和煎蛋,里面还配着时蔬青菜。
伙计又上了一盘子牛肉饼,许婵把包袱放下来。左手拿饼,右手执筷,一口面一口饼,再来一口汤,脑子慢慢地清醒过来,不昏也不胀了。
赶车的老头跟店家是相熟的,这一段路他常走,把马车听到店家后院,等着天亮送武棣他们去登船再走。
第197章 短暂相聚
登上去琼州的大船,缓缓缓离岸驶动,许婵站在甲板边,远眺着前远方那一座岛屿。距离还很远,海上还有点雾气,看得不太清楚。
内心有些许激动,她知道等船靠了岸,很快就能见到爹娘了。站累了就蹲下来歇会儿,吃两块蜜饯后又站起来,看着那块岛屿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从安海到琼州的客船只有这一艘,而且上面大多都是押往琼州服刑的犯人。
每月初八船从安海到琼州澄迈,当月二十二又开回安海。
短短十几天的时间,武棣有些担心,这地方也不小,不知要多久才能找到孙锦语和许修远。要是错过这个月回安海的船,那就得在这岛上多待一个月。
大抵是今日风浪大,上船一刻钟后,许婵感觉晕乎乎的,若不是一直吃着蜜饯和肉干,怕是真的要晕船了。
同一艘船上有一队官兵押着一行穿着囚服的犯人,十几个人带着手铐脚镣,一根长长的粗铁链子将他们串在一起,并排着蹲在围栏边。
武棣给许婵剥了个橘子,日头渐晒,叫她到阴凉处去。
许婵蹲在阴凉处,橘子刚吃了两瓣,注意到犯人队伍最末有一位小女孩,年纪瞧上去跟她差不多。
那小姑娘头发凌乱不堪,四肢都被禁锢着,嘴唇干得皲裂,一双渴望的眼睛直直盯着许婵手里的橘子。
在这烈日下,人都晒得口干舌燥,那些官兵们只顾着自己在阴凉处喝凉茶,见到有犯人中暑晕过去,扬起又粗又长的鞭子抽下去,不一会儿人便疼得清醒过来。
许婵到高州之后倒是从未被打过,想起之前祖母和二伯母的板子,有时疼得半宿都睡不着。那板子在这些官兵手里的鞭子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一鞭子抽下去,那人脸上立马见红。
注意到那小姑娘仍然看着自己手里的橘子,许婵轻轻地往她身边挪,把手里的橘子喂给她吃。
还没等吃完,那些官兵吆喝着走来:“嘿干什么的?小娃一边去!”
许婵吓得超声音来处望过去,那小姑娘害怕吃不到,脖子一伸一口将许婵手里的橘子全咬进嘴里。
这一下不慎咬到了许婵的手,许婵立马把手收回来,还好没破皮。
武棣在旁边喝凉茶,听到声音放下碗立马过来把许婵拉起来护在身后。那几个官兵看到他亮出来的腰牌,张狂的气焰立马灭了,转头去教训那些犯人。
武棣带着许婵去洗手,温声说道:“橘子你自己吃就行了,那些都是将要送去修筑城墙开荒的人,要吃的苦还在后头,你管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