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有酒家(68)
管妈妈诧异了一瞬,又笑道:“哎哟你看我这一高兴,都忘了跟你说,这次的雇主是琼花巷花举人。前两日还是他带着你表姐来,我以为你们相熟,这才答应的。快收拾收拾准备出门吧,马车应该快到了。”
得知是花岱延,杜南秋心里没那么紧张了,抱着琵琶跟着到侧门。
门外一辆马车停靠在路边,三七看见人出来,把马车往前拉了拉。
“哎唷,花公子,让您久等了。我把南秋姑娘带出来了,今日是她头一回赴宴,若有失误还请多担待!”
听到管妈妈客套的说辞,马车内的花岱延手执折扇挑开车窗帘子,温和笑道:“多谢管妈妈。”
目光移到身后的粉衣身影时,花岱延微微愣住。这几日杜南秋一贯穿的是清新脱俗的绿衣,忽然换上粉色衣裳还有点不适应。
杜南秋站得有点远,抱着琵琶微垂着头,待她走近些,花岱延看清面容才认出人来。
管妈妈在马车旁帮着杜南秋理了理仪容,叮嘱几句后把她扶上马车。
马车缓缓驶动,车内花岱延打量了杜南秋许久,轻笑道:“妹妹今儿与往日有些不一样啊。”
杜南秋坐在副位上,心里有点小紧张,她从没这么花枝招展的见过人,身边还是个男子,腮边逐渐泛起微红。
心绪平复了些,杜南秋缓缓开口:“花大哥……”
总算等到她说话了,花岱延双眸一亮,身子朝前微倾,“嗯?”
“仙乐楼还有那么多琴师歌姬,你怎么找我来?妈妈没跟你说我不出局赴宴的吗?”
花岱延轻摇扇子,声音温润如玉,“说过,但我就想听你的琵琶。不过你放心,在我家肯定比你在仙乐楼自在,至少不会让你饿着。”
杜南秋欲言又止,想来也是,管妈妈知道她并已经好了,下午免不了到楼上为世家公子们奏曲。
马车到琼花巷,杜南秋坐在门边,想着先下马车,正准备起身,花岱延伸出手来:“我帮你拿琵琶吧,这挺沉的,下车再给你。”
杜南秋摇了摇头:“今日公子府上设宴,让人看见不好。”
话还没说完,听到马车外熟悉的声音。
“南秋……”
花宅门口,三家人聚齐等候,石慧英走到马车前,打开车门看见杜南秋那一刻,激动得笑弯了眼。
杜南秋看到是表姐和表姐夫,后面还有孙秀娥和丁月梅两家子,愣了一下回过头。
花岱延面带微笑,再次伸手去接杜南秋手里的琵琶。
这一次,杜南秋没有后退,小心翼翼松手把琵琶交给他。
孙秀娥今早刚到店,就看到花岱延急匆匆过来,说是请她过府上掌勺。把店里的安排妥当到琼花巷,人全都在这儿。
见杜南秋下马车,上前挽上她的胳膊:“听慧英说你前几日病了,可是仙乐楼那姓管的婆娘欺负你?”
杜南秋摇了摇头:“是我自己贪嘴吃多了。”
花宅如今就住着花岱延和两个仆人,院落别致,墙边一排金镶玉竹,清风拂过,竹影跳动在白墙上,别有生趣。
孙秀娥一路上看着这院子,感叹道:“今日拖妹妹的福,咱们几个女人还没上花举人府上来过呢。”
杜南秋正疑惑,花岱延出口解释道:“这家里没主事的女人,生怕招待不周,所以一直不敢请弟妹们来。”
听到这话,走到最前头抱孩子的肖家叔侄相觑一眼,偷偷笑起来,肖宴回头问道:“之前没主事的女人,那听你这意思是今儿有了呗?”
杜南秋听得一脸懵懂,倒是花岱延有些害臊了,忙装迷糊解释道:“今儿这不是把孙掌柜请来了嘛,大伙儿有口福了。”
肖克岚又问道:“一大早你就让我把孩子带着来你这儿,这不年不节的,你还设起宴来。”
花岱延:“中秋宴啊,大家在一起热闹。”
话音一落,一群人瞬间安静下来,肖克岚脑子转了片刻,“这节都过去半月了,你还中秋宴?”
花岱延摇扇,微笑回道:“心有明月,每天都是亲友和乐的日子。”
午膳是四个女人一块儿准备的,吃过饭几人坐下来打叶子牌。杜南秋没打过,石慧英也是刚入门,孙秀娥和丁月梅教了一下午,都学会了。
晚膳过后,众人离开花宅,花岱延叫人套上马车,准备送杜南秋回仙乐楼。
杜南秋抱着琵琶站在马车旁,看到花岱延正要上马车,出口道:“花大哥,回去就不必送了吧,今天谢谢你。”
花岱延还是站上了马车,伸出手:“来先把琴给我,今早是我接你来的,回去自然也是我亲自送。”
坐上马车后,杜南秋心里踌躇了许久,今天抱着琵琶出来,结果一首曲子没弹。花岱延今日请她出来,管妈妈那里少不了二十两银子。
“下次别这样了,让你花了银子,最后一首曲子没听到。”
花岱延嘴角不自觉上扬,轻声问道:“那下次……你敢一个人来吗?”
杜南秋没明白他的意思,抱紧琵琶未回话。
花岱延:“你如果心里有愧,那下次多给我弹几曲怎样?”
杜南秋迟疑地点了点头:“南秋没什么好报答的,花大哥喜欢听我谈的曲子,等哪日休沐我一定多弹几首给你听。”
花岱延露出满意的笑容,“那这可是你说的,不许反悔。”
……
管妈妈从扬州买来的两位姑娘到了,在仙乐楼初次弹唱后,倒是给杜南秋分走了不少客人。杜南秋万分感激,总算是能按时吃上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