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有酒家(69)
这天管妈妈让杜南秋歇息,头天她就答应了花岱延上花宅。
花岱延还想坐马车来接,被杜南秋驳回去。
好不容易休息,她想睡到日上三竿,然后先去秀娥姐的酒馆吃一顿,再徒步走去琼花巷。
肖克岚看了一上午的书,想出门走几步透透气,悄悄的走到了前院,看到孙锦语在厨房守着小翠做饭,趁机往门口溜。
“爹爹你要出门吗?我也要去。”
肖克岚人还没到门口,孙锦语听着声就跟出来。
小翠在里头说道:“老爷把小姐带出门玩会儿吧,我这马上要炸鱼,怕热油溅着她。”
不等肖克岚犹豫,孙锦语已经站到了身旁,小手主动牵上。
他想就带着她到酒馆走一趟就回来,这次他挑了一条不常走的道,想绕过那个糖画摊子。
走在狭窄的巷子里,忽听到有人喊抓贼,肖克岚紧张得把女儿抱起来,想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正抱着女儿往巷子外跑,转角撞上一个市井小泼皮,父女俩被撞倒在地上。那小偷手里的几个钱袋也被撞掉了,听到后面还有人追,赶紧捡起地上的钱袋跑。
孙锦语被吓得直哭,肖克岚一边起身一边安慰女儿,晃眼看到小偷捡起的一个钱袋很眼熟,再低头一看,自己腰上的荷包不见了。那里头还有他这个月剩下的八个铜板,心里咯噔一下,把女儿放到路边上,“小语在这里等着爹爹回来啊。”
说完朝着追小偷的人群飞快跑去,孙锦语望着爹爹远去的背影,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哇的一声哭得更大声。
巷子里的人家听到孩子的哭声都出来看,问孙锦语家在何处,但她伤心地话都说不出来。
杜南秋要去孙记酒馆,抄的小道,路过巷子看到一群人围着,还有孩子的哭声。
“这谁家小孩儿哭得这么伤心?”
她挤进人群里一看,“小语?”
孙锦语抹了抹眼泪,看到杜南秋双臂张开走过去:“秋姨……”
杜南秋想问她怎么一个人在这儿?但看孙锦语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心想估计也问不出来。她抱着孙锦语往外走,安慰说道:“小语别哭了,秋姨带你去买糖糖。”
一听要买糖,孙锦语哭声立刻止住了,抽泣了一下乖乖说道:“好。”
第42章 三躲灶台
杜南秋带着孙锦语去买了糖化,随后一道去了酒馆。
听说孩子一个人在巷子里哭,孙秀娥心里咯噔一下,拉着孩子问:“你今天跟谁出门的?”
孙锦语舔着糖画,半天回答不上来,她记得杜南秋带她去买糖,吞吞吐吐回道:“是……是秋姨。”
孙秀娥叹了口气,细想这时候小翠应该在准备午膳,不会出门。肖克岚有时看书累了会出门走走,有几回就是他临近中午的时候带着孩子到酒馆来走了一趟。
她又耐心的问道:“是不是爹爹带你出来的?他人呢?”
孙锦语舔着糖画,恍然大悟抬起头来:“啊!我是跟爹爹出来的!”
孙秀娥感觉脑子都快烧起来了,平息了下火气又耐着性子问道:“那爹爹人呢?”
孙锦语回想了半晌,记得慌乱中爹爹飞奔的背影,小声回道:“跑了……”
肖克岚跟随着追小偷的人群,路遇巡逻的衙差将小偷抓获。
衙差当场给几个钱袋荷包找回失主,并叮嘱当面点清。
肖克岚拿回自己的荷包,八个铜板数了一遍又一遍,这可是他的全部身家。
一旁衙差看到他追得满头大汗,却只数出几个铜板,关切问道:“是不是少了?”说着就要把小偷就过来拷问。
肖克岚把荷包系腰上,连忙说道:“没有没有,不多不少,正好。”
转身离开,刚走了两步觉得不对劲儿,低头一看,鞋少了一只。
八成是方才跑的时候跑丢的,心系自己的八文钱,这鞋何时掉的也不知道。他原路返回走,一直都没找到的掉的那只鞋。
“算了,回家换一双。”
回到家肖克岚直接回屋找鞋,屋里找遍了都没找到想穿的那双,冲着前院大喊道:“小翠儿!我鞋你洗了放哪儿了?”
前头小翠方才听到有人回来的声音,正想出来看看,听到叫唤赶到北屋里帮忙找鞋。
“老爷小姐回来得正好,饭菜已经好了,老爷的鞋怎么少了一只?”
“追个毛头小贼,还有一只不知道丢哪儿了。”
小翠方才进后院没看到孙锦语,一边到柜子里拿鞋一边用眼睛在屋内四处寻找,“诶?小姐呢?”
肖克岚刚脱下脚上穿的那只鞋,忽然想起孙锦语还在巷子里,什么话都没说穿着双袜子都往外跑。
小翠把鞋拿出来,只看到肖克岚跑得模糊的背影。
杜南秋在孙记酒馆饱餐一顿,因为中午店里忙,她还帮忙照看孙锦语,带她一块儿吃饭。
终于闲下来,孙秀娥坐到了桌上,心里想起肖克岚就来气,拿起桌上的酒坛子闷了一大口。
这时候孙锦语玩着玩着蹭到了娘亲身边。
看到安然无恙的女儿,孙秀娥的愤怒又缓和了些,抬眼看向杜南秋:“今儿多亏了你,不然这孩子要是丢了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杜南秋:“我是赶巧碰上了,小语这么乖,周围那么多人都没理,我去了才到我跟前来。”
两人聊了一会儿,杜南秋眼看都午后了,再聊下去今儿不用去花宅了,便要起身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