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种田成团宠,侯府全家悔断肠(378)

作者: 福暖四时 阅读记录

终究是老了。

“高复延。”

一场结局注定的大战,左贤王不慌不忙,甚至很有闲情逸致闲聊。

“本王听说你是因声援谢家而获罪?”

“后悔吗?”

大乾官职,兵部侍郎正三品,真真的位高权重。而高复延正值盛年,早晚能接任尚书之位。

一句质疑,鸡飞蛋打。

高复延不假思索“后悔。”

“当然后悔。”

一句质疑的代价,太大了,大到他夜夜噩梦,恨意灼心。

母亲。

弟弟。

妻子。

女儿。

儿子。

死了。

全死了。

死的那般凄惨。

可他真的后悔为谢家仗义执言吗?

不,他最后悔的是没有早些看出康亲王的狼子野心,没能为景襄帝清君侧。

当初,他对景襄帝和舒愿沸沸扬扬的风月事颇有微词,也在心中嘀咕过景襄帝无明君之相。

可这几年来,不在朝堂,反而看的更清了。

与舒大监生死不离也好,冷落疏远皇后也罢,景襄帝所有的污名止于宫墙。

景襄帝从善如流,又与民生息,于朝臣、于百姓而言,是个合格的帝王。

所有人都被康亲王那副仁善的面孔欺骗了。

左贤王不知高复延心中的风起云涌,揶揄道“你若肯早些归顺,或许此刻还是高堂健在,娇妻美妾,儿女承欢膝下。”

高复延勾唇笑道“左贤王言之有理。”

“以往是我有眼无珠,愚钝无知,以后有劳左贤王照拂了。”

“好说好说。”左贤王大包大揽。

高复延抬眼看向了镇滞关狼烟燃起的方向。

如此大的狼烟,胜雁关会看到吗?

看到后,是继续视而不见还是良心发现支援镇滞关。

他给了胜雁关守军做选择的机会。

如果……

如果还是没有援军……

兵部下设职方司,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

他是兵部侍郎,不止一次踏足职方司调阅过大乾各地舆图,知悉每一个薄弱点。

没有人知道,他生来过目不忘。

什么镇滞关的布防图,不过虚晃一招罢了。

他最大的倚仗在脑子里。

所以,如果还是没有援军,大乾还是覆灭了好。

以他的功劳,保住谢老太爷和谢太后不是难事。

可若是有援军来……

这大乾的北境军还有热血未凉之人,大乾的江山还有救。

至于他,死了就死了。

……

夜里的路,很长,长到看不见尽头。

夜里的路,很静,静到处处是回声。

谢老太爷派出的一队前去胜雁关报信求援的人,骑着马疾驰在山路上。

风簌簌刮过,两侧的树不停倒退。

寂静,更容易心生慌乱。

有人回首看了眼直冲天际的狼烟,惴惴不安的开口了“我们,我们能求来援军吗?”

他们的命又比点燃却无人理会的狼烟高贵多少。

“能的。”

话音刚落,便有人掷地有声道。

“一定能的。”

有人没说出口的是,哪怕求不来援军,也得将左贤王率北胡大军南下的消息传出去。

大乾,可以没有镇滞关,但绝不能失去胜雁关。

而今,也只能抱着稀薄的希望,赶到胜雁关。万一,万一胜雁关的守军愿意救一救镇滞关呢。

所有人不约而同的叹了口气,继续赶路。

胜雁关。

依山傍水,地势天成,两侧横穿沙漠戈壁,雄伟壮观,守护着大乾百姓的安稳。

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

十二个时辰,巡逻防守从无间断。

谢砚先一步获悉了北胡左贤王率军攻镇滞关的消息。

北疆风,一年四季,总是很大。

谢砚站在城墙上,远远眺望着一缕缕直冲云霄的告急狼烟。

“不派兵吗?”谢砚急声问道。

站在谢砚身边的人,年逾三旬,在北疆军中掌近万兵马。

谢砚解其被狼群为困,一跃成为亲卫。

中年人漫不经心的摸着胡须,意味深长道“你看,其他军有人动吗?”

“你从军时日尚短,不知这军中规矩。”

谢砚垂眸,心中只觉荒谬。

不知军中规矩?

他的确是不知何时北疆军中有了见狼烟不动的规矩。

三年多,北疆军让他深感陌生。

谢砚轻吐出一口浊气,拱手道“请将军赐教。”

中年人左右看了看,低声道“上面的意思,镇滞关的人生死不论。”

“再说了,北胡人有分寸,烧杀抢掠一番就走了,就算派兵支援,也无济于事,反倒有兴师动众之嫌。”

“一群罪民,死便死了。”

“镇滞关,失就失了,上面不会责怪的。”

谢灼心凉的可怕。

“将军,万一此次不只是劫掠呢?”

“狼烟燃的这般急,又这般大。”

“没有万一。”中年人厉声喝道“谢砚,你逾矩了。”

“莫不是以为自己姓的谢是谢家军的谢?”

“真正的谢家人已经死光了,北疆军中忠于谢家的将领也被换的干净。”

“你这姓,当真是晦气。”

“姓什么不好,非姓谢。”

“若不是看在你从狼群中救我性命,我是绝不会将你带在身边的。”

“谢砚,要不你认我作义父,改姓……”

“噗哧。”

利刃刺入皮肉的声音。

中年人的声音戛然而止,一双眼睛瞪得极大。

“我确实是谢家军的谢。”

“你可以安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