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种田成团宠,侯府全家悔断肠(377)
谢老太爷心知在此等时候说这些话委实可笑。
他更清楚,高复延没有一日忘却为国为民的理想。
但,恨意笼罩了理想。
不,更确切的说,高复延觉得理想已经死了。
在当今天子赏罚不明又昏庸无道的世道,开不出河清海晏安居乐业的花。
高复延既是在宣泄心中的恨意,也是在培植能开出花的土壤。
“高复延,莫要用你那一套假设来哄骗镇滞关的百姓。”
“剑指上京,不屠城、不掳掠。”
“指不了呢?”
“放弃抵抗的百姓,只能成为北胡铁骑下的亡魂。”
“谢帅。”高复延骑在高头大马上,朗声道“什么理想,什么同僚。”
“谢帅,大乾天子早已放弃了镇滞关。”
“胜雁关的守军,屡次三番对镇滞关的求援视而不见。”
“何必带着这些可怜无辜的百姓送死呢。”
“狼烟燃尽,也不会有援军来的。”
如果会有援军,他一母同胞的弟弟又怎会被马踏成肉泥。
“即便派人亲自求援报信,也不会有人当回事的。”
“谢帅,大乾早已不是当年的大乾了。”
“北境军也早已不是当年的北境军了。”
“堂堂谢帅,被冠上通敌叛国的罪名,阖族尽灭,家破人亡。”
“这样的大乾,这样的陛下,哪里还值得你效忠。”
谢老太爷神色凝重。
是啊,萧遥不值得他效忠。
但大乾还有数万万百姓啊。
“谢帅,投降吧。”高复延继续道。
高复延身边的左贤王面露不悦,带着一丝不耐烦地说道“高复延,直接射杀他不就得了,何必这么麻烦。”
“你们大乾的男人是不是都婆婆妈妈,娘们唧唧。”
谢家与北胡的血仇绵延上百年,一代接一代。
左贤王的父亲便是死在谢家军箭下。
高复延顿了一瞬,攥着缰绳,抬眼看向左贤王“左贤王容禀。”
“大乾有句古话,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谢家覆灭,谢家军易帅,但谢老太爷在北境军中的威望不容小觑。”
“射杀谢老太爷,的确可以逞一时之快,但若是能劝降谢老太爷,拿下镇滞关后,由谢老太爷去叩胜雁关投降,届时,大乾北境军必生哗变,人心惶惶,北胡大军便能以最小的牺牲,最快的速度夺得胜雁关,长驱直入。
“您意下如何?”
“当然,如果您执意射杀谢老太爷,高某绝不再劝。”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左贤王哑口无言。
他若是固执己见,追随他的将领恐怕会以为他是个脑袋空空的莽夫。
“那便依你所言。”
“但不能耽搁太久,否则胜雁关守军来援,此次夜袭……”
“不会有胜雁关守军来援。”高复延断然道。
不会来的。
“谢帅。”高复延再一次开口了。
谢老太爷沉声道“你既唤我一声谢帅,就该知道战场上的谢家人可死不可降。”
话音落下,谢老太爷挥舞着手中的长刀,杀向越冲越近的北胡军,
高复延眼神复杂,眸底掠过一丝不忍。
苍天无眼。
背着通敌叛国罪名的谢家人,却依旧在北胡人的铁骑下不屈反抗,守护无辜的百姓。
苍天无眼啊!
左贤王兴致勃勃道“是那老头儿找死。”
“刀剑无眼,他死在乱军之中,也怪不得本王。”
说着说着,左贤王弯弓搭箭。
高复延按住弓弦“再等等。”
“等什么?”
左贤王不解的同时,还有被冒犯的不悦。
一个降臣,敢一而再再而三的忤逆他。
他是不是太给高复延脸了。
高复延亦有些茫然。
等什么?
他也不知道等什么?
等着看大乾还有没有机会河清海晏?
高复延平复了下心情,不动声色道“大乾还有句古话。”
“你直接说。”左贤王剜了高复延一眼,没好气道。
张口闭口大乾有句古话,这确定不是在暗戳戳的嘲讽北胡粗鄙不堪?
高复延缩回手“哀兵必胜,师直为壮。”
“信国公府谢家只剩幽居长宁宫的谢太后和流放镇滞关的谢老太爷。”
我确实是谢家军的谢】
第三百二十六章 我确实是谢家军的谢
“谢老太爷一死,北境军心中对大乾天子的怒火就会顺理成章转移到对北胡军、对您身上。”
“士气大盛,不好打。”
“退一万步来说,您也不愿意夜夜失眠,忧虑北境军中忠于谢家的士兵会暗中刺杀您吧。”
“左贤王,谢老太爷可以死。”
“但不可以死在您率领的大军手中。”
“落地的凤凰不如鸡,杀死早就泯然于众的谢老太爷,算不得什么一鸣惊人的大功勋,可结下的死仇……”
“您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左贤王表示,他可耻的被说服了。
于是,左贤王收起弓箭,下达了活捉些谢老太爷的命令。
高复延远远望着谢老太爷,心下唏嘘。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谢老太爷却白发苍苍苟延残喘,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或许,幸或者不幸,已经不重要了。
他也只能为谢老太爷做这么多了。
战场上厮杀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越来越浓重的血腥味。
谢老太爷的盔甲上沾满了鲜血和碎肉,他整个人摇摇欲坠,颤抖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