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种田成团宠,侯府全家悔断肠(83)
“不是去医馆了吗?”
冯婶儿一拍大腿,红着眼眶“那天杀的老秀才!”
“你给的金疮药止住了血,我和我婆母送金玉去了镇上医馆。”
“老秀才不知从哪儿听说了金玉命不久矣的消息,一大早就去了医馆,说什么婚契已定,君子重诺啥的,哪怕金玉活不久了,他也不会毁约,会明媒正娶抬金玉入门。”
“医馆外人来人往,口口称赞老秀才重情重义,是个难得的君子。”
“老秀才提议把金玉接到她家养病,我觉得不妥。”
“婆母偏生信了老秀才满嘴的鬼话,又认定金玉闹了这么一出不嫁给老秀才就铁定嫁不出去了,猪油蒙了心听了老秀才的建议,在金玉还昏迷不醒时,就把金玉抬到了老秀才家里。”
“想着,这样一来,金玉也能认命,认命了也就能安心好好跟老秀才过日子了。”
“婆母也是一心替金玉着想,可金玉性子泼辣不是个容易认命的,醒过来后看见她跟老秀才共处一室,老秀才又说了些轻佻刻薄的话,羞愤的朝着硬邦邦光秃秃的床板撞了上去。”
“当时,床板上溅了好大一滩血。”
“医馆的大夫想尽了办法也止不住血,就让推回来听天由命了。”
“大夫说金玉大抵是活不成了。”冯婶儿情绪失控,声音哽咽,别过脸去,一把接着一把擦着脸上的泪水。
陆明朝心一沉。
活不成了吗?
那么鲜活的一个人。
陆明朝到达冯家时,冯家院里已经站了不少人。
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一边唉声叹气的唏嘘冯老太和范秀才造孽,一边自以为良善周全的出主意说趁着老秀才没反悔冯金玉还没断气早早的嫁过去,省的死了还得做孤魂野鬼。
一句句,随着风传入了陆明朝耳中。
陆明朝心下憋闷,冯金玉用一条命都换不来一个意愿被正视的机会吗?
的确,寻死,冯金玉是冲动了些。
但,若是能有商有量,冯金玉又何至于如此决绝。
在冯婶儿的引路下,陆明朝穿过了人群跨过门槛儿,看到了端坐在椅子上的范秀才。
范秀才神情倨傲,眼眸中的嫌弃无处藏匿。
虚有其表。
陆明朝微敛眉目。
活着】
第七十三章 活着
只一瞬,她猜到了范秀才冠冕堂皇惺惺作态的用意。
博美名,养声望。
婚事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范秀才和冯金玉的婚事,既有媒婆上门,又征得了冯老太的应允,最是合理不过。
且,几乎在所有人眼中是冯金玉高攀了。
如今,冯金玉寻死觅活,旁人也只会觉得冯金玉不贞静贤淑,不孝顺乖巧,令长辈蒙羞。
一心履约的范秀才反倒能得一个以德报怨君子重诺守信的美名。
只要美名传的够远够广,老秀才摇身一变也能成香饽饽,为府县官员青睐。
怪不得一把年纪了还是个秀才,鱼目不能混珠,心眼里冒着臭气的黑水也不能混墨汁。
眸光微移,陆明朝看向了范秀才身侧的年轻人。
完美的遗传了老秀才三角眼蒜头鼻的基因。
老秀才好歹还读了几十年书,能硬装出几分腹有诗书的清高矜傲,这年轻人骨头无得三两重,说含蓄委婉点是轻佻肤浅,说直白点就是老一辈口中的贱骨头。
还没孙二少看着顺眼呢。
范秀才装模作样点头致意“大嫂,这位是?”
看着面前女子梳着的妇人发髻,颇有些遗憾惋惜。
冯婶不耐烦的皱眉“你先别叫我大嫂。”
读书人不是最讲规矩体统了吗?
一日未礼成,这句大嫂就一日不该从范秀才口中说出。
这范秀才,怎么越细看越显老!
“这是我们村里谢小子的媳妇儿,我带她来看看金玉。”
话音落下,冯婶儿就引着陆明朝穿过了西侧的小门。
范秀才脸上带着儒雅随和的笑容,有心跟上,陆明朝反手把门推上“秀才公,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众目睽睽之下,范秀才还要进冯金玉的闺房,是嫌冯金玉还死的不够快吗?
范秀才尴尬的摸了摸鼻子上的灰,悻悻的坐回去。
幸好,周遭都是些粗鄙不堪的睁眼瞎庄稼汉,听不懂年轻小妇人的诛心之语。
“怎么感觉这范秀才上赶着娶金玉?”冯婶儿边带路,边小声嘀咕。
陆明朝敛眉轻嗤。
中年男人三大喜,升官发财死老婆。
冯金玉能带给范秀才一直求而不得向上爬的阶梯啊。
无权无势无金银又如何,读书人要的是名望。
有了名望,上有人提携,下有人逢迎,自是春风得意返老还童。
一进屋子,浓郁的血腥味扑面而来。
冯金玉闭着眼睛安安静静的躺在床上,,面色如素纸般苍白,鲜血洇湿额上软布,流淌而下,糊了一脸。
床边放着个木盆,木盆里水已变红。
陆明朝叹息一声“冯婶儿,你去换盆干净的水来。”
冯婶儿端起木盆,语无伦次的解释“我离开前,有婆母在这里照顾着金玉的,没想让她在这里等死。”
“我知道。”陆明朝轻声道“去吧,冯婶儿。”
陆明朝用小镊子轻轻的一层层揭开早已湿透了的软布,狰狞可怖的伤口映入眼帘。
整个额头,血肉模糊。
怪不得,怀谦和冯婶儿都说冯金玉怕是活不成了。
陆明朝用生理盐水小心翼翼的清理伤口,而后均匀的涂抹止血的药膏,又缠绕上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