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羡(244)
如今前线战事吃紧,稍稍懂些眼色的人都知道此时应该说些什么好听的话讨圣上欢心。
于是不出数日,就有京中大臣自早朝之时将其奏呈圣上,言:“此物风靡京城世族之中,足见京中众臣僚与百姓勠力同心,我朝必能大破敌军,扬圣上天威!”
圣上一听这么个稀奇东西,立刻来了兴趣,要亲自品尝。
东西很快从宫外被送进。
生民坊这里讨了个巧,它们知道那东西有泥土苦腥,士族们必吃不惯,所以在制糕点时只用了部分淘洗了数遍的苦栗粉末,而混以净白面,再调入蔗糖混合制成形,所以口感才没有原始版本的那么粗粝难咽,故而世家也能接受。
至于送到圣上那里的,那就更加精心烹调,苦栗子粉调配的分量就更少了。御膳房交代了,给圣上的东西不能腌臜,要精而又精,生怕这贱东西吃了对圣上的身体有损害。
所以,等御膳房将东西捧到了陛下跟前,待其一勺子舀下时——
“呵,这东西苦涩中居然还透着一股胡麻香气?”
边上的内侍大臣立刻眉开眼笑地信口胡诌:“咱们天朝上国,物产丰富,兴许这江南的野果子,正是那胡邦所出之物的祖爷爷也说不定呢?孙子肖爷爷,这不是人之常情吗?”
此话一出,圣心大悦,直言边关将士该有口福了,下令要重赏发现此物的生民坊。当得知生民坊乃是太子妃杨家所有后,面色稍顿,但转瞬后便嬉笑如常:“杨氏不愧为当世第一大族,世家之表率。”
身处后宫的贵妃杨氏获得嘉赏,众臣亦为太子歌颂太子妃母族之功德,杨氏在京中声望,达到峰顶。
圣上大笔一挥,亲自将这苦果羹重新赐名为“天果饼”,并下令户部下辖仓部立刻去江南收集采办这苦栗果子,与粮食一并押往苍州前线。
此事原该为仓部分内,若沈明昭还在,只需下书仓部郎中或员外郎往江南采办,采必回江南即可。
然而,自沈明昭离开后,户部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户部。
新任户部尚书虽驭下甚严,但却让各世家往这官署内塞人,生生将这里漏成了个筛子,成了世家们在朝堂之外的第二个战场。
如今这赈灾肥差一下,派往江南的人选竟是硬生生吵了三天都没结果。
宁云裳看着其余三部郎中、员外郎在尚书跟前不断辩陈利弊,相互驳斥,实感心累:“事急从权,人选先定为好,不可延误圣上所定之期限。”
“宁郎中此话不妥。”第一个反驳她的是金部员外郎,金部因为跟着于侍郎,常年没什么存在感,如今可以自由辩驳,金部二位主官自然跳得最高,生怕场面不够乱,“圣上只同咱们约定了这事毕之期,然具体哪项流程所耗多久,并未硬性规定,可见是给足了临场转圜的余地。兹事体大,人选胜过一切,选错了人选事倍功半,选对了人选事半功倍,人选乃是成事重中之重,怎可轻易糊弄?”
“是啊,宁郎中,你自己不参与,总不能不让我们不慎重吧?”
“哎,周郎中此言差矣,这宁郎中可是圣上钦定的女官,咱们这进度差了,你要人家宁郎中怎么去和圣上报备交代啊?”
说话间,就连高坐上首的尚书视线也向她投了过来,眉宇之间尽是不喜。
“……”宁云裳只能缄默,心内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新尚书早就看她不顺眼,无论是因为她是女子,还是因为她这圣上亲拔,就差将眼线写在明面上的存在。
皇家鹰犬,谁不忌惮?
有时宁云裳甚至会想,这是否是圣上的刻意之举,好教她无法真正融入同僚之中?
眼见着她在这屋中待得尴尬,她只好顺水推舟,推说度支司有事需做,提前离开。
离开了那吵闹嘈杂的室内,她本想着走到后院厨房的无人之处去歇口气,却不想正巧听到她自己司内的两位主事正在喝茶抱怨。
“真倒霉。”其中一位主事啜了口茶水,“这主事一职本就是闲差,如今还分到这女子手下。自新尚书来,咱们这度支司在官署内竟是连人家金部都不如!赈灾这么大的事,沈尚书在时,哪一次不是仓部出人,咱们统账,你看看如今,八竿子打不着的金部都知道横插一脚,咱们这位娘娘只会在边上发呆陪笑!”
“呵!还沈尚书呢!人都被贬到前线去了!谁不知道娘娘是沈尚书的小姨子,没听说过小姨子的屁股有半边是姐夫的么?”
“噗哈哈哈哈……”
两人正笑着,忽然听到边上有一声脚踩落叶的轻响。
两人身形一僵,笑着顿住,回头看时只见他们的女主官正自一旁款款而来。当即嘲笑抱怨的心思半点也没有了,手脚冒出冷汗,脑子里飞快琢磨着她听到了多少,会不会为了报复他们报知圣上,摘了他们的乌纱帽?
可谁知,她却是一派如常。
“肖主事,平准署本月的报书看了吗?”
“呃,还没有……”
“刘主事,届时无论哪司主出赈灾,度支司都要协同配合,你去清点一下过往文书,今日事毕前置于我桌上,可否?”
“是,是……”
两人一边点头,一边心内长出了一口气。
呼……还好,还好,她没听见。
被交代完任务的两人正要离去,却在此时忽然又听得身后传来一句:“下不为例。”
抬起的脚忽然一僵,汗也止不住地随着定住的动作往下暴淌。
他们艰难回头:“宁……宁郎中,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