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羡(245)

作者: 薇薇一点甜 阅读记录

而宁云裳只是笑笑:“还不快去?”

“是!是!这就去,这就去……”

两个主事,灰溜溜地,落荒而逃。

宁云裳轻舒了一口气,正要离去,却蓦得被身后一个冷淡的嗓音叫住:“宁大人。”

那熟悉的声音虽不再如年少时那般清泠如冷月茗泉,却将她的记忆瞬间便拉回了六年前西北的冷夜中。

寒夜里,破庙中温暖的篝火驱散了黑暗中的恐惧、迷茫,而她记忆里的少年身形,也早已比之六年前更加高大挺拔,他身上的甲胄还未脱下,银灿灿的,似是裹满了大漠之上的雪月风霜。

“叶铮!”

第一百四十九章 曾忆少年

青年男子冲她微微点头,冰霜般的面容下,泄出丝丝暖意。

“听说这次因为敬王之事预警有功,圣上加封你为昭武校尉,还没恭喜你呢,叶校尉。”

叶铮嘴角动了动,头低下来些许:“叶大人近来好吗?”

少年的身量就如抽条的笋般节节冒,六年过去了,原本身量到他鼻尖的宁云裳,如今只能堪堪够到他的肩膀。

宁云裳想起方才的糟心事,却只笑了笑:“如常。”

说着,她又生怕自己声音小了,叶铮听不见,下意识脚踮了踮。

叶铮整个身子弯下来一半,不易弯折、嘎吱作响的甲胄声令宁云裳如梦初醒:“好了,好了,别弯坏了甲胄,我没那么矮。”

叶铮唇角微扬,顺从地站直了些。

“还没问呢,叶大人是刚从城外的骁骑营回来吗?”

叶铮点了点头:“圣上有命,让我去看看。”

其实就是奉命去帮忙练个兵。

圣上总觉得京郊的守军自开国安定以来,便一直屯田种地,从前的老将亡故后,兵士就更加懈怠,既没杀过人,也没多少血气,于是便隔三岔五地找边地回京述职的守将回来,给他们练练,别荒废了。

之前叶铮送沈明昭等人回京之后,便奉命一直留在京城,直到近来才受命陪同此次的运粮官,一并押送粮草回西北。

宁云裳颇有些歉意地点头:“你是来交接粮草运送事宜的吧?可惜如今尚书大人尚在斟酌,运粮官人选,暂未定下。”

叶铮一双星眸望着她:“你去吗?”

宁云裳愣了愣,随后笑着摇摇头:“运粮一事兹事体大,想来,尚书大人应当不会将此事托付于我这般女子……”

叶铮打断了她的赘述:“你想去吗?”

宁云裳被他那模样逗笑了:“怎么,我想去,小叶大人就能让我去吗?”

“我可以去请示西北都护。”

“叶校尉。”宁云裳面上的笑意淡下来,“你是觉得,我应该搬出祖父来威胁自己的长官吗?”

“……”

“那我倒真不如早日嫁入毅国公府算了。”她轻叹了一声,“……就像他们常常说的那样。”

似乎是被宁云裳这股隐隐带着忧伤与无奈的气氛所感染,叶铮抿了抿唇,似乎斟酌了又斟酌,他十分艰难地开口道:“你……不想和……成亲?”

可是宁云裳笑着将他的话堵了回去:“我想。”

“……”叶铮垂下了头。

“我很喜欢他的。”似乎是在解释给叶铮听,也在说给她自己听,“我很小的时候就进了宫,跟随宫中的女官长大。我爹说,我将来长大成人之后是要入后宫,嫁给圣上的。可我那时候太小了,在我眼里,圣上就像一个和我爹一样和蔼可亲的长辈,我实在是没办法想象自己嫁给一个和我父亲一般大的男子的模样。我很害怕,很不愿意,但没人能告诉我,我不愿意,又该怎么办?但就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跟着老国公和国公夫人来宫中赴宴的秦朗。”

那时宁云裳只有十岁,跟着随同长大的王女官在宫宴上奉茶。

第一次见这么大场面,这个十岁的小姑娘难免有些紧张,奉茶之时不慎将茶水泼到了毅国公家小世子的衣服上。

她吓坏了,生怕小国公当场发难,让王女官责罚她,一边慌乱地用手绢擦拭着那明显污做一团的名贵袍子,一边眼泪扑棱棱地往下掉。

这时上方传来一声无奈又好笑的少年声音:“明明是你泼的我,怎么你倒哭成了这样?”

她抽噎着抬起头,泪光盈盈中现出了一张如玉般的少年面庞。

那时秦朗已经十四岁了,翩翩少年的风姿初现,就连宴会上,也有不少王公家的郡主、县主们,隔着桌条、人群,在用余光偷觑他。

秦朗弯下腰来,从袖中掏出一方手帕,一面给她擦,一面轻声细语地哄,等到她泪水干透,他那袍子已算是彻底救不得了。

一方帕,一场泪,至此,令宁云裳弥足深陷。

如今她也说不清自己最初的心动,究竟是对秦朗的,还是对那个恍惚间能逃离后宫高墙的机会的。

她只记得自己最初下定决心要拒绝选秀,是因为秦朗。

他站在那株宫柳下,手里捏着当初为她擦泪的那方绣帕,问她:“宁……宁姑娘,我……你要不要嫁给我,做未来国公府的女主人?”

宁云裳不想做什么国公府的女主人,但她大概是喜欢眼前紧张询问她意见的少年的。

她在宫中看过太多类似垂怜,但实则没有选择的事情了。

圣上择妃,是垂青,是嫔妃要跪在他脚边,毫无预兆地等待天恩的沐浴或责罚。

今日欣喜便是晴,明日不喜便是雨雪风霜,便是万劫不复。

没有人问她们愿不愿意。

在这惨烈的比照下,宁云裳拼命地抓住了这唯一的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