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羡(268)
陶谦见她几步冲到自己面前,张牙舞爪的模样,挑眉:“陶娘子,端庄?”
“陶娘子早成死鬼了,陶庄主!”
“呵……”陶谦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果然还是什么都瞒不过你。”
“你也真是,在洪州待久了,已经忘了京城这个吃人地方有多艰险了吧?”宁不羡撇嘴,“骗人也不算好日子。我前脚说老汪媳妇不见了,你后脚就已经到了京城。就是八百里加急的快马也没这个速度。想必是早就出发了,在路上给我发的那封问询信吧?”
“或许不是忘了,而是遇到你,就下意识放松警惕了呢?”
“这种话还是拿去骗骗那些被你的皮相哄得团团转的小姑娘吧,我不吃这套。”
陶谦叹气:“是啊,你这么以色相取人的,怎么就不会被我的色相所迷呢?”
宁不羡微笑:“……大概是明白色字头上一把刀,惜命吧。”
“……有理。”
两人之间的气氛在一通熟悉的玩笑打闹后,终于缓和了些许。
在洪州的五年,他们也并非没有剑拔弩张的时刻。只不过,那时到底是绑在一条船上的蚂蚱,再剑拔弩张,也不能拆伙。
更何况,在出海救人一事后,陶谦对她的心思便有些不可名状起来。
偶有争斗,也大多以他的宠溺退让结束。
有时候陶谦甚至都会暗想,以她的心计和下限,未必做不出剜肉投诚的举动。或许出海救人一事,正是她的筹谋手笔,要他对她彻底倾心,从此对她唯命是从。
可这也不过是想想。
因为他明白,纵使真是如此,他也甘之如饴了。
“你又干什么好事了,差点连小命都丢掉?”宁不羡坐到了院内的石头上。
“你受了伤,夜间寒凉,别坐石头上。”
“别转移话题。谁想要你的命?”宁不羡问,“那枚箭矢的主人想要隐瞒自己的身份,说明你得罪的应该是京中的权贵。远在洪州都能得罪到京城的权贵……说吧,是不是又做了什么墙头草的好事被人惦记上了?”
陶谦揶揄:“比起我,你才是那棵墙头草吧?”
“但我现在不是了。我只是一个想要努力挣钱的弱女子。”宁不羡仰头望着他,“说吧,只要不是太过分,我能保你就保你。毕竟是在京城,你哪怕招惹了哪个世家,我也保得住你。”
陶谦笑了:“招惹了皇家你要保吗?”
“……你开玩笑的还是认真的?”
陶谦没说话,只是坐到了她旁边,慢条斯理地解下身上的外披,搭在她的肩上:“请二姑娘救命。”
“……”
宁不羡在月色下的表情几经变换,看得陶谦忍俊不禁。
“……敬王都完蛋了,还有哪个不开眼的皇子找你合作谋反啊?有那个资本吗?你也犯蠢了,什么画的大饼啊能实现吗你就跟他?”
陶谦又幽幽道:“是太子殿下。”
“……”
这次,宁不羡沉默了相当久的一段时间。
忽然,她似乎是想明白了什么,猛地从大石头上起身,在月色下左顾右盼地四处转圈,仿佛在找什么东西。
陶谦见状,好奇地问道:“你在找什么?”
宁不羡微微一笑:“打狗棍,直接把你打死埋了。”
陶谦:“……”
下一刻宁不羡摸到了院中放着的茶杵。
陶谦立刻摆手:“你这是也投奔了太子,准备替他清理门户?”
“我是替我自己清理门户!”宁不羡拎着茶杵,一副生气到快要昏厥的模样,“是你找人绑的老汪媳妇吧?敬王来了京城,躲在杨家的生民坊里。结果却被太子知道了。”
“太子和他那位杨氏的姻亲明面上联姻,其实互不信任。杨家不看好这个痨病鬼能活到登基,而太子呢?明面上让你给杨家秘方为其搏名,私下却是想遮掩自己对杨家的杀心。在太子的预计中,杨家此刻正沉浸在美名扬京,更上一层楼的美梦中,根本看不到他已然预备出鞘的刀剑,然后,他就能一举将弟弟和未来的外戚一并送上西天。”
“可杨家也不傻,他们找到了我。联手演了一出戏,把所谓的窝藏外戚,化解成了简单的见色起意,强抢民妇,让太子的算盘落空。”
听着她的话,陶谦连连鼓掌:“不错,猜得很准。不过,有一点你说的不对。”
宁不羡蹙眉:“哪点?”
“太子对我起杀心是因为我站在你这边,帮你卖棉花果,帮你拿诰命,而你又合着杨氏一起,坏了他的事。”
“所以他就觉得,你也吃了两头,向杨氏告密了?”
“杨氏是权贵世家,而我只是一介小小商贾,杀了泄愤,死不足惜。”
宁不羡叹气:“……看来你中这箭是因为我。”
陶谦声音温和:“我不怪你。”
“他将来要是真登基了,你要怎么办?”宁不羡嘴角讥嘲,“比赛那会儿我就觉得咱们这位病秧子太子没表面上看得那么弱。你说,他那咳疾,是真的还是装的啊?”
“他是中宫皇后之子,若不是因为身体孱弱,本就是既定的皇位继承人。若他康健,圣上不可能偏私敬王,敬王也不敢有野心。如此想来,这咳疾,应当不……”
“……等等。”宁不羡忽然想起了什么,“不对。”
“哪里不对?”
“这次你能保下命,是因为我和云裳进宫求皇后。如果这一切是太子所为,那作为他生母的皇后娘娘为什么要帮我们?这一点,你不觉得奇怪吗?”
第一百六十六章 劫与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