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十八世纪当神仙(527)
这个暑假玩了那么多天,是该找点记忆深刻的地方好好学习了。大体老师对于中西医都很重要,就说古时候的大医哪个没偷过他们吧。
欧文照例在夏青黛进医院解剖时,去边上的咖啡屋喝咖啡看书。
城市的内涝正在慢慢褪去,留下满目疮痍,狼籍不堪。倒塌的房屋,泥泞的路,遍地的垃圾,满身的泥,令人欲哭无泪。
街道上倒是有不少民兵队的在列队穿行,但是他们可不是来救灾的,而是来维稳的。尤其是靠近王宫和议会大楼的街区,几乎三步一个兵。
人们麻木地坐在废墟之上,望着被黄泥污染的家园,不知在想什么。倒是花园广场那边最欣欣向荣,那边地势足够高,离贵族所在的区域也近,秩序恢复得很快。
在雨停了之后,有不少人走到广场外围打探。看打扮就不知道这圈人不是城市的中产阶级,就是贵族之家的体面仆人。
一夜之间拔地而起的神殿威慑力惊人,没有得到神的许可,人们也不敢随意靠近,就隔着一段距离跟难民们交流。
被夏青黛救来的人,基本都生活在贫民窟。就算风停雨歇了,面对满地狼藉也没有办法立刻重建家园。
他们的抗灾能力很差,没有救助,仅凭自己的一点被资本家剥削至骨的薪水,根本负担不起。
倒是难民里面原本干掏粪这一行的最快缓过来,每天近万人使用的“公共厕所”,令他们不用穿街过巷去跑就能收集到足够卖给乡下的粪,钱赚的比洪灾前还容易多了。
要不是有原黑面党一群人在欧文的授权下维持秩序,光是抢粪都能让人打起来。
抛开这些虽然做着有味道的活,但回报还算不错的掏粪工,其余的人想要重新拥有住所就得多多求神拜神了。
所有人都默认,神殿是不可能一直让他们住的。如此神秘的殿堂,哪是他们这种人配一直待的啊。
虽然这三幢小别墅对于夏青黛来说实在不算什么,跟十八世纪满是壁画和雕塑的、真正的大教堂相比也差之远矣。
但对于洪水期间在里面避免的难民来说,这神殿是带着神圣光环的。光是从天而降救人们于水火这件事,就已经是其他再豪华的教堂都拍马难及的了。
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庙不在大,有神则灵。
夏青黛对这些难民转化来的信徒也还不错,很乐衷于“投喂与显灵”。
而且不知是不是因为信徒数量变庞大了,又或许是信仰之力的吸收累积到了一个值。反正在夏青黛买来彩色积木屋,给难民重建家园的某一天,她忽然心有所感,能以信仰之力穿透声音,让信众听到她的“神音”了。
虽然声音比较模糊,但光是能在耳畔听到飘渺的神音,已够让信徒们更加疯狂。
第476章 建设小人国
这段时间信仰之力悄然进化了一次,但对于夏青黛来说目前并无太大改变。
毕竟以“神”的身份对底下的小人喊话没有太大必要。如果她有需要,让欧文传话也是一样的,还不需要消耗她的信仰之力。
她倒是希望有一天能进化得更有用一些,比如回到现代她也可以隐身啦,有各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超能力啦等等,这才是她要的进化。
现在的改变,只能说是在她面前吊了一根继续发展信徒的胡萝卜吧,也许某一天就如她所愿了呢?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夏青黛趴在玻璃缸边,欣赏着自己刚刚放下去的一排模型小屋,这是她给那群家园被毁的信徒重新搭建的家园。
跟以往她比较喜欢收集的东方风格的纯实木小木屋不一样。这次她买的是木材和塑料结合的款式,风格很欧式,看起来很贵,实际上材质较为廉价。售价也便宜,每一幢欧式小楼都不过百,跟她摆在浮翠山庄唐人街的纯实木古风模型是天壤之别。
这些模型玩具屋原本是可以整面敞开的设计,为了方便玩家,但对于住在里面的小人来说肯定是有安全隐患的。
不过夏青黛也有办法,拿起钉子钉死活动板也就是了。
虽然这些模型屋便宜,但一整条街改造下来,也花了她块三千块钱呢。
这到底也是伦敦城真正的街,并非浮翠山庄里她随便玩玩的几幢楼组成的所谓“唐人街”。
不过相比这些模型屋的钱,它们底下的地就等于是白送,因为这些是夏青黛让欧文拿“神物”变卖了换来的。
这一整条街道虽然是属于贫民窟,但就算如此,真的“贫民”也就只能在这里租一间小屋住,再破烂的公寓那都是另有房东的。
经过一场洪水,原本他们要大破财。不仅损失了房租,还直接损失了房子,重建不但手续麻烦,费用也叫人肉疼。但现在有了欧文的插手,他们相当于拿到了拆迁赔偿款,这次第,怎一个爽字了得。
因为谁都知道,欧文的身后有家族守护神的影子,所以这群人见好就收,也不敢真的狮子大开口,让欧文收购的事情办得很顺利。
原本如果没有夏青黛直接空降的迷你屋,倒是要花不少时间精力去重建街巷,现在嘛,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夏青黛把大轮廓都做好了,欧文只需请小人国的工匠改造一下内部的排水管、壁炉等细节处就行,效率惊人。
欧文一跃成了拥有一条街的大地主,令伦敦城里的贵族都侧目。
街道上巨大的、一看就不可能是这个世界的青石板,铺就这条与众不同的新街。
最终能入住这里的是那群落难的贫民,但并非是平均分配,而是有德者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