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十八世纪当神仙(528)

作者: 青竹lin 阅读记录

有一技之长的、能体现自己价值的、读书识字的,都能分到不错的房子,不仅窗明几净,还房租低廉。

这算是夏青黛在十八世纪的伦敦为信徒做的慈善,既可以传道收获信仰之力,又能享受建设小人国的乐趣,一举两得。

所以最后街道落成之时,夏青黛又在其入口处摆了一座哥特式风格的塔,请了个叛出上帝皈依真神的牧师管理。

这塔是全街区最贵的建筑,纯红木打造的伊丽莎白塔模型,花了夏青黛近万大洋呢!

有塔往这里一放,整条街区的档次都仿佛被提高了。

这边的街道被夏青黛改造结束后,花园广场那边的三座神殿夏青黛就不要了。连同那架没经过改造的、被当成公共厕所使用的莲花楼模型,一起卖给了格罗夫纳伯爵。

其实最开始神迹出现之时,格罗夫纳一家还以为欧文会仗着守护神“强买强卖”,把他们这块中央广场的地夺走。已经做好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要站在道德高地谴责欧文家族的打算。但没想到最后欧文居然没来耍流氓,倒令格罗夫纳伯爵惭愧了。

为此他花了高出市场价的价格,买下这三座并不算精致,只是比较有故事的神殿。

这笔交易双方都很满意,算是双赢。

格罗夫纳伯爵为此还自愿转卖给欧文他在伦敦医院里的股份,让欧文家里对医学非常感兴趣的表妹可以更方便地搞医学研究。

关于这番好意,夏青黛和欧文自然笑纳,机会难得。

十八世纪的钱对于夏青黛来说不难挣,但是想要从人家已经分好的蛋糕里面咬下一口,那还是很不容易的——除非她使用“神”力。

看在格罗夫纳伯爵如此上道的份上,夏青黛投桃报李,把三幢神殿上空的玻璃罩拆了之后,直接在神殿屋顶覆上一层保鲜膜,再买来当地的瓦片,改造了一下原本中看不中用的模型屋。

能遮住整个屋顶的保鲜膜,对夏青黛来说不值钱,但是对于十八世纪的人而言当然很稀罕。

改造后的神殿,虽然近看还是一副不值钱的样子,但至少不漏雨了。

洪灾后的救济与建设,占据了夏青黛剩下的暑假里所有的业余时间。

她日常除了像小尾巴一样在梁老身边跟师抄方,就是回房偷偷摸摸建设新的小人国。

在此过程中,她还顺手修复了一座倒塌的纺织厂。作为回报,她顺走了一台被英国政府严厉禁止出口的珍妮纺织机。

这玩意儿她取出来,不是为了在现代卖微雕賺钱。对于现代这其实不值钱,因为微雕起码也得有艺术价值,珍妮纺织机没有美感,也无法证明自己是来自十八世纪的真正老古董,能有屁艺术价值,根本没有人会为之买单。

她之所以要拿这样东西,当然是为了送给大清的百姓。

要知道在鸦片战争之后,大清的纺织业都被英国倾销过来的便宜棉布搞崩溃了。当时英国卖的棉布跟农民手里的棉花一个价,大清本土的棉布那还能有竞争力吗?

暑假进入倒计时,英国使团出发大清的日子也临近了,夏青黛自是十分期待。

第477章 做客

到八月份的尾巴,夏青黛和哥哥夏商陆,挑了个相对空闲的周末,准备去邻居严韶华和王燕曾家做客。

那两人要说同居是还没有,但周末不出意外的话都会在一起。这次夏家兄妹要来,王燕曾前一天晚上就留宿在家里。翌日,小两口一早便出门去买菜了。

而那时夏青黛刚从十八世纪回来,盘坐在床上习惯性地先翻翻手机,意外发现卖歌的钱到账了。

欧文给她写的十首流行风格的曲子,两个多月下来陆陆续续都卖了出去。但卖歌钱一直没有到账。因为卖歌的公司财务要月付,然后网站也有自己发稿酬的时间,一拖便拖到了八月底。

看着被扣税后还有四百十六万的钱,夏青黛激动地从床上一跃而起,跑到哥哥的房间门口敲门:“哥,我的卖歌钱到账了!有四百万!我们明天就去把剩下的房贷都还了!”

她可是憋着一直没说呢,就想等钱到了再把哥哥吓一跳。

这两个月夏商陆的书因为起量了,也发了一笔财,拿到了六位数的稿费,已经比他当警察的收入高了不知凡几。原本他打算等着九月初的稿费到账了,提前去还一部分房贷。

但是万万没想到妹妹赚钱的速度比他还夸张,这是非要把他按在吃软饭的路上一去不复返啊。

昨夜熬夜写书到凌晨两点的才睡的夏商陆,越想越乐,胡乱套上一条睡裤,两步走到门口拉开门,往夏青黛举到他眼前的手机屏幕一扫,笑:“厉害啊,老妹,这次还是钢琴曲?”

“这次是流行曲,不过不是一首,有十首呢。一起卖了两月,网站给扣了税,今天才到账,嘻嘻!哥你以后不用写那么累了,我们房贷可以清空了,以后躺平!”夏青黛说得眉飞色舞,满脸都写着“快夸我”。

夏商陆不是打压式的“家长”,看夏青黛这么高兴当然不会泼她冷水,灿烂一笑:“哎哟,不错哦,有你哥几分风采了,咱俩都靠稿费发财,不愧是我夏家人。那我们明天早上还房贷,下午就房产证加名去,把事情一天办好。”

之前因为要贷款的缘故,学生妹没有申请房贷资格,因此新房子是写夏商陆一人名下的。现在能把房贷全还清了,自然就没有加名限制了。

“加名还要额外掏钱,没必要啦!以你妹的实力,以后还能再赚一套大房子回来,到时候再写我。”夏青黛对于这些根本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