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十八世纪当神仙(606)

作者: 青竹lin 阅读记录

底下的吃瓜群众那么多,她随便洒一点真丝雨下去,这里就乱啦。

攥了一把碎布在手心的夏青黛,趴在玻璃缸上俯瞰地面。

闻人翊对面的某位清廷武官已经翻身下马,一举一动很有礼貌的样子,看起来跟闻人翊聊得还算顺利。

只是两人声音都不大,因此隔着云海,夏青黛听不到他们说话的内容,想来应该都是闻人翊在忽悠吧。

一个家破人亡一穷二白还能聚集一批小弟进山当匪的少年,肯定也是个出色的演讲家,这点毋庸置疑。

夏青黛瞧着闻人翊开始行礼,知道是说完了,连忙手一松,把碎布洒了下去。

别管他们谈了些什么,谈出了什么结果吧,反正她都显圣开口了,那就顺便给大家来点福利,收一波信仰之力呗!

万一里面有能提供纯正信仰的狂热信徒,那就是意外之喜。

巴掌大的碎布飘飘荡荡自天而降,在小人们的眼中不断放大、再放大,最后铺天盖地落在人们身上。

受地图范围限制,这一批真丝只落在庇婴塔周围一圈。

原本被禁军手中的军刀吓退的吃瓜群众,在看到飘飘荡荡落下来的巨大真丝布料时,一个个都打了鸡血一样激动起来,害怕都被抛诸脑后,争相抢了起来。

夏青黛一把一把地往下洒,嘴角带着看热闹的笑意,心情好极了。

这些对她来说不值钱的碎布,对小人国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却都是宝贝,看着他们那么兴奋,很难不开心啊。

就像你无聊的时候看到一只寻寻觅觅的蚂蚁,随手扔下一点面包碎屑。然后看着那只蚂蚁急急忙忙呼朋唤友来搬运的场景,就还挺有意思。

而对夏青黛来说,还有丝丝缕缕的信仰之力可以吸收,一点都不亏。

就在这时,闻人翊气贯丹田大喝一声:“谢祖神恩赐!”

因为声音之中加入了内劲,因此纵然底下是一片嘈杂,他依然把这道声音传进了每个在场之人的耳里。

“祖神万岁!”

“祖神万岁!”

所有的吃瓜群众都跟着喊,甚至里面还有不少禁军士兵,首领拦都拦不住。

看着这一声大吼后骤然变粗的信仰之力,夏青黛扬起嘴角:“哈哈,干得好,闻人翊!”

这一句她没有调动信仰之力,底下的人自然听不见。不过她也不在乎,本来就相当于自言自语。

众人面对这个神迹,心中都忍不住地冒出一个想法——要变天了。

闻人翊望着这一幕微微一笑,心中已有了计划。

当天禁军没敢抓走闻人翊,当然就算敢,有夏青黛在也抓不走。不过闻人翊还是当机立断,天黑之前就离开了。

京城的城门夕阳落山就关,赶在最后一道城门关闭之前,他领着这段时间用神米神面招来到落魄匠人们,离开了天子脚下。

这些匠人大部分都是光棍,少数几个成家的就拖家带口跟着走。

这些人里面大部分都是木匠、泥瓦匠之类的工种,工种齐全,甚至连铁匠都有一个。

铁匠无论在哪个朝代都被管得很严,清朝自然也是,从户籍到征召制度,方方面面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很难随意出城。

可知为了带出这位铁匠师傅,闻人翊费了多少力气了。最后能成功,还得感谢祖神。因为他是用祖神画大饼的方式,把这位铁匠忽悠出城的,迷信的人就是好骗。

到了城外,自有接应闻人翊的人。

现在有了夏青黛的资助,闻人翊的山寨一不缺钱,二不缺粮,弄些赶路的驴车也是轻而易举。

要不是直接买马过于打眼,他早就放开了买马车了。

就在闻人翊前脚刚离开京城不久,后脚乾隆就又连夜派人去庇婴塔抓人了。

这一次没有了夏青黛的出手,里面的信徒几乎被一股脑儿抓走了。要不是不能只留下没有自理能力的婴幼儿,甚至连最老的几个老太婆也不会剩下。

不是禁军们对这些弃婴忽然起了恻隐之心,而是因为顶上有神明,他们不敢在这里造孽。

第547章 一路布施传道

闻人翊离开后,京城庇婴塔那块地图夏青黛就再也没看到过。

她都奇怪了,难道那边竟没有一个信徒给她上香吗?

在钦天监给英国使团选定的启程吉日前一夜,夏青黛喊上欧文,再次飞出了外国使馆,直奔庇婴塔所在的方向而去。

飞到那儿的上空后,夏青黛赫然发现底下来来往往的全是大清朝廷的官兵。

她把欧文往神殿隐蔽的角落里一放,心念一动,出现在他的身旁,低声道:“欧文,你藏好了,我去去就来。”

浑身包裹在黑色斗篷下的欧文点头道:“好,您注意安全。”

“放心,我隐身着呢。”

夏青黛堂而皇之地在庇婴塔周围逛了一圈,包括被她当成仓库的金属版祈年殿也转了一圈。结果发现原本供奉着她画像的位置都撤了,取而代之的是城隍石雕。

那些闻人翊招来的善男信女更是一个都见不着了,里外都有官兵把手,睡着婴儿的地方,有几个着统一服饰的嬷嬷在照顾。

“这现在变成官方的啦?”夏青黛自言自语了一句,看着眼前这一幕,有种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感觉。

不过她也没搞什么事,虽然这里被官方充公了,但目前看来还是以收留照顾婴儿为主,那就没什么了。

反正夏青黛最初放下这两座建筑以及粮食奶粉,本意都是为了收养弃婴。只要这个目的达成了,是谁负责管理维护就不重要了,大清朝廷接过去管理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