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今天也要贴贴(101)
“母后为何不看我?”赵时昨问,“儿臣与小时候已经有很大不一样了。”
太后垂目:“你长大了,与小时候比起来自然是不一样的。”
“母后还记得儿臣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吗?”
太后沉默了一瞬,摇头:“时间太久了,忘了。”
“是吗?”赵时昨也不见失望,“那时儿臣就整日只知道哭闹,母后不记得也好,想起来也无非是些烦心事。”
太后手抖得有些厉害,终于抬眼去看她,正对上赵时昨看过去的目光。
母女俩对视着,一个神情复杂,一个却格外的平静,只是看着她,等着她说话。
嬷嬷在一旁等的着急,恨不得替自家主子张口把那些话说了。
主子哪里会觉得殿下厌烦呢,又怎么会忘记殿下幼时的模样,那些记忆想起来都叫人揪心痛心的。
赵时昨认为这样的僵持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于是她再度张嘴:“十岁生辰那晚,儿臣从禁宫里跑了出来,那晚儿臣见到了许多人,也知道了许多事。”
“那天晚上,安乐和赵靖荣被儿臣吓到,但在那之前,儿臣还去了一趟母后的宫殿。”
听到这一句时,太后脸色瞬间就变了,她微微瞪大了眼睛看着赵时昨,像是无法相信,她张了张嘴,仍旧说不出话来。
赵时昨替她说了:“那晚父皇为了安抚母后,于是特意留在了母后宫里,儿臣过去时,父皇已然睡了,母后却还醒着。”
她的目光掠过太后的发顶,那里有一枚已经有些年头的簪子。
太后察觉到了她的目光,一瞬间整个人像是泄了力一般往下软了软。
她曾无数次对那个男人生出杀意,那是天下最尊贵的人,也是她的枕边人,她孩子的亲父,她整夜整夜睡不着,耳边总幻听女儿痛苦的哭声时,她总想杀了那个人,似乎这一切就能结束了。
至少,能结束女儿的痛苦。
太后又想起了那天晚上,簪子已经握在了她的手里,只要她狠下心,将簪子刺进那个男人的心口,亦或是喉咙,一切就都会结束。
“幸好母后没有下手。”赵时昨笑起来,脑袋朝着门口侧了侧,嘉帝正从外头进来,于是她接下来的话不但落在了太后耳中,也落在嘉帝耳中,“父皇是个狡猾的人,那晚看着母后的可不只是儿臣。”
太后拽着佛珠的手猛一用力,颗颗佛珠顿时散落了一地。
可她顾不得这些,只死死看着赵时昨,手脚发麻,一身的冷汗。
时间太过久远,她一开始有些回想不起来那晚具体是什么情况了,甚至都无法确定当时先帝是不是真的睡着了。
睡着了吗?
可那个一心追求长生,无比谨慎的男人,真的能放下心在他人枕侧睡着吗?
想着想着,久远的记忆在一瞬间回笼,太后双手控制不住抖动着,她想起来了,那晚她松开藏在枕头底下的簪子后没多久,外头就传来了动静,说是安乐公主受了惊,而惊吓到她的不是别人,正是偷跑出禁宫的赵时昨。
本该熟睡的先帝很快就走了。
他翻身坐起时是那样迅速,根本就不像是熟睡的样子。
而她那时候只担心着跑出了禁宫的赵时昨,根本就没去细想这一点。
如今回想起来,才有一种死里逃生,劫后余生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很快就退去了,随之而来的是怒意,足以让太后浑身颤栗的怒意,若是先帝就在眼前,这一回她必定毫不犹豫的拔下簪子捅过去。
杀了那个疯子。
嘉帝已经走了进来,他如今身形高大,足以护佑母亲和妹妹,可真看向坐在那里的妹妹时,他仍觉得无力。
赵时昨忍不住想叹气。
“那时母亲尚且能为了儿臣和皇兄生出那样的胆气,如今一切都好起来了,父皇死了,皇兄坐上了皇位,儿臣的身体也在好转,母后如今又在想什么呢?儿臣猜不明白了。”
太后抬眼,怔怔的看着她。
她曾亲眼见着自己的小女儿一日一日瘦削下去,整日整夜嚎哭不止,活着于那年幼的赵时昨来说已经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什么都做不了,喝水会疼,梳发会疼,穿衣也疼,好像连呼吸都是痛苦的。
可她看着,却什么都做不了,到后来,连去看女儿一眼都不行。
她如了先帝的愿,忘记自己还有一个女儿,好似真的信了先帝那句随口而出的承诺:“待嘉儿成年,这皇位自然是要留给他的,那是朕欠你们母子的。”
等再见,已经是先帝驾崩那日。
记忆里那张带血的脸和眼前的赵时昨重合到了一处,太后匆忙垂眼,她看着一地的佛珠,耳边好似又响起那日那些人濒死时狂乱喊出的话。
“弑父杀君,赵时昨,你不得好死!不得好死!”
“你是要下地狱的!下地狱的!”
“……”
赵时昨看着她,将她的神情反应全都看在眼里,问了一句:“母后真觉得神佛悲悯,能护佑你我?”
太后没有说话,赵时昨已经站起身往外走,声音传向后头,讽刺满溢:“若当真悲悯,为何早不救我?如今尘埃落定倒是要将我下地狱了,下就下,若是去了地府见着了父皇,儿臣定会再给他一刀!”
是人,她尚且能杀,成了鬼,她也能斩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