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遍地修罗场(167)
她想当时她一定是疯了。
“挑哪?你那……还是我那?”此刻,那个平日看上去比她还理智,那晚比她还放肆的男人,正低头在她耳边轻声问话。
含元殿近在眼前,赵锦繁小声对他道:“此事容后再议,先早朝吧。”
他应了声:“好。”默了很久,道了声:“不急。”
早朝过后,赵锦繁撇下他匆匆回了紫宸殿,唤了江清过来诊脉。
江清坐在她榻边,仔细摸着她的脉,道:“一切都好,胎像极稳。”
她说着,看向赵锦繁已显出隆起之势的腹部,叹了口气道:“好在您这胎不算太显怀,现下还瞒得过去。不过接下来您打算怎么办?再过阵子可就遮不住了。”
赵锦繁笑道:“这个我已做好打算。”她清了清嗓子,轻声道:“我今天唤你前来是另有要事相询。”
江清看她一副欲语还休的表情,问:“何事?”
赵锦繁凑近她耳旁,说了几句。
江清闻言瞪大了眼,两颊涨得绯红:“您问这种事做什么?”
赵锦繁假咳了一声,道:“你就说行不行。”
江清回道:“您这个月份,可以适当有一些。不过凡事都需有个度,毕竟有孕在身,不好太过激烈。”
赵锦繁了悟地“哦”了声。看来不好动静太大。
江清盯着她看了又看,道:“所以您这是知道孩子父亲是哪位了?”
赵锦繁如实答她:“知道。”
尽管不清楚他们是怎么有的那一晚,但从失忆后见到他的第一面,看清他握剑那只手上青筋纹路的那刻起,她就有了答案。
江清实在忍不住,打听了一句:“谁
?”
赵锦繁笑着卖了个关子:“最不可能的那一位。”
江清想了想,吐出两个字:“楚昂。”
赵锦繁:“……”
*
过后几日,赵锦繁有意避着不去撩拨荀子微。对方察觉她的疏远,便也没再提起要重演失忆前印象深刻之事。
十四年借城之期将至,距离北狄向大周归还沃城的日子越来越近。北狄派遣使者来京,商议与沃城相关之事。
北狄王此次派往大周商谈沃城一事的使者,是位老熟人。之前在大朝会来过大周的北狄国师慕真。那会儿他为护北狄王萧衍安危,与其交换了身份,这次他将会以真实身份前来大周。
记得此人长了双锐利的长眼,面相看上去略凶,脾性略差,说话略难听,吃穿用度比公主还讲究,还有对花粉不耐。
赵锦繁坐在紫宸殿后院的躺椅上,边拿着干草喂兔子,边想着与这位国师有关的事。
荀子微提着食盒来访。
赵锦繁看着他提着食盒站在院前的样子,不知怎么就想起他们在乌留山留宿那会儿,她馋他做的东西,但他告诉她,他很忙没空照顾她的胃。再看看眼前这一食盒精心烹制菜肴,去了油的鲜鸡汤,晶莹碧绿的白灼菜心,剔骨的清炒鱼片……虽家常但每一道都是令她难忘的美味。
“你这样看着我做什么?”荀子微道。
赵锦繁道:“没什么。”
也不知道后来她给他下了什么咒。
她努力回想了一下,他们到沃城之后的事,只零星回想起几个片段。
赵锦繁拿勺舀着鸡汤,试探着问道:“我们在沃城有做过什么印象深刻之事吗?”
地点限定在沃城,应该就不会是什么动静很大的事了吧。
荀子微道:“有。”
“我们交吻了。”他陈述道。
赵锦繁闻言手一颤,瓷勺掉落碗中发出哐当一声。她余光瞥向他轻抿的唇,还以为他下一句就要说出“要试吗”三个字,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地替她码菜。
他不提,赵锦繁也撇过头当做没想到。
用过膳后,赵锦繁问起:“您对那位北狄国师了解多少?”
荀子微道:“此人极为神秘。只知他擅武,刀法尤为卓绝,通谋略,原本只是北狄军中一名低等武将,后因在北狄王萧衍遇袭时舍命相护,被萧衍提拔到身边随侍。萧衍让他做的事,没有一件是他完不成的。此人在短短数年间一路高升至国师之位,可见萧衍对其之信赖。如果说此人有哪一点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对北狄王萧衍绝对的忠诚。”
赵锦繁若有所思。
荀子微道:“他此次出使大周,来者不善。我知沃城于你而言意义非凡,但此人来使大周,并非是想如约归还沃城,抱的恐怕是延长借城期限的心思。对此,你有何打算?”
赵锦繁道:“朕且再想想。”
荀子微道:“我想这次,我们需要合作。”
赵锦繁笑盈盈地看着他道:“朕也是这么想的。”
荀子微道:“既如此,明日午后一同集议,请定国公与太傅等人务必一道前来。”
赵锦繁应道:“成。”
荀子微收起院里的碗筷后,道:“若无其他事,我先走了。”
赵锦繁一愣:“不多留会儿?”
荀子微道:“不了。”
赵锦繁眼睛在他身上打转,蹙眉道:“那么着急走?”
荀子微垂眸:“也没有。”
赵锦繁对上他的眸,道:“前日朕得了些好茶,名曰:锦心春,入口细品,齿间留香,不知仲父可有兴趣一品。”
“好。”荀子微应道。
然后他真的只品了品茶,品完茶走了。
赵锦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