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室(210)
当年,先帝异母的长兄,皇后所生的长子太子因病去世,皇后仅有先太子一个嫡子,其他的几位皇子,都是妃嫔所出。
鄢王是皇帝的第二个儿子,先太子病逝后,他认为自己是老二,在几个兄弟之中,理应承继太子之位。
但他对太子位置的觊觎与野心,却被当时的孝恃皇帝所厌恶不喜,在屡屡被挫之后,一介武夫的鄢王竟然做了一件愚蠢透顶的事——拥兵自重地在自己的封地准备武.器,被当地的官吏所揭发,不出所料,孝恃皇帝暴怒如雷,但却顾念着到底是自己的儿子,不曾真的砍了鄢王的头,而是下诏痛骂了鄢王一顿,然后削去了他的三处封地。
在先太子不曾病逝之前,
孝恃皇帝并不曾对鄢王这个二儿子表现出过什么甚为明显的不喜,相反的,以兵马得天下的本朝,孝恃皇帝还多次在马场以及狩猎上,夸赞过鄢王的勇猛不凡,有当朝开国皇帝,太.祖皇帝当年带兵打天下的英雄气概。
或许是当时太子尚在,鄢王不会影响到朝堂与大寅的天下,皇帝乐得见到自己的儿子们都是出类拔萃的不凡之辈,所以对武夫的鄢王也夸赞有加。
或许是孝恃皇帝当年那些大加褒扬的话,以及后来父皇却选了自己的幼弟五皇子继位,让鄢王这么多年一直耿耿于怀,贼心不死,以至于如今竟又起兵造.反。
但是平心而论,孝恃皇帝或许当年选择先帝继位,并不曾料到后来先帝荒淫无度,同样不是好的继承人,但他看不上鄢王,不肯将皇位留给鄢王,有更多的缘由,鄢王更加不适合做天下人的皇帝。
他头脑简单,一门心思在制造武.器上,但寅朝自开国以来便因战乱而积弱,几代皇帝休养生息方才渐渐恢复,孝恃皇帝时,又有谢家韦家崔家这些世家大族虎视眈眈,孝恃皇帝要找的,是有智慧,会权术,能斗世家的开拓之君。
先帝自幼看书过目不忘,指物作诗立就,孝恃皇帝或许觉得先帝是几个皇子之中,应该可以承继他皇帝之位与除掉世家遗愿的一个,但他也看走了眼——势单力薄又年轻的先帝最终还是在权势滔天,行事强势,寸步不让的世家面前胆怯退缩了,他知难而退,从此只顾着花天酒地地风流麻痹自己,沉溺在酒色之中,让整个朝堂与国家更加被世家掌握在掌心。
在先帝自淫.靡的声色犬马中驾崩,三岁的当今小皇帝继位后,鄢王心中自然愈发不服,他曾散播过小皇帝非先帝亲生子的谣言,因为先帝被酒色掏空了身体,体弱不堪,所留下的子嗣很少;他也曾含沙射影地让手下幕僚书生捏造小皇帝是摄政王与张太后所生,但皆被谢行之雷霆铁血手段镇.压下去。
若不曾有刺.杀一事,或许,鄢王还是会造.反,因为毕竟他手中有比小皇帝与张太后手里还壮大的一批兵马;也或许,他会如被镇.压之后,所表现出的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一般,老死在封地……
但这世上,从未有过“如果不曾”。
第99章 兵变
望着走进房间中来的卢夫人, 卢宛扶着肚子,笑着站起身来,对面前的卢夫人道:“母亲,您怎么过来了?”
听到卢宛这样问, 又瞧见此时此刻女儿面上平静, 带着温和笑意的面色, 卢夫人的眼眸中不由得划过一片忧心忡忡。
行至卢宛面前, 抬手扶着如今月份越来越大, 身形愈发沉重明显的女儿坐下,卢夫人便这般有些担忧与踌躇地瞧了卢宛半晌, 方才道:“宛娘, 你差人到家中去, 书信里所说的那些,可能当真?”
未曾料到自己的母亲所要问的竟是这个,虽然卢宛知晓,这件事纸里包不住火,便是自己没有提醒, 卢家的父亲与伯叔们如今应该也已经晓得了这件事。
但,看着面前的母亲甚是担忧的神色,卢宛虽想让卢夫人宽心,却也知晓, 事到如今, 自己不能再说些无用的宽慰的话了。
望着坐在面前, 面上尽是忧心忡忡之色的卢夫人,卢宛一语未发地沉默了片刻, 方才看着母亲,摇了下头, 道:“女儿倒也希望一切风平浪静,可是,线人传回来的消息,是鄢王最多再有两三日,便会带兵讨伐到京城。”
听到卢宛语气平静的这一番陈述的话,卢夫人不由得畏惧担忧地以帕掩口,望着面前的女儿,半晌未再说话。
不晓得过了多久,卢夫人心中因为强烈的恐惧与不可置信而波涛汹涌的心神,方才微定了下来。
目光中尽是忧虑地望着面前的卢宛,卢夫人抬手,微有冷汗的掌心握住女儿的手指,忧心忡忡问道:“宛娘,摄政王他……他可曾醒过来了?”
卢宛听到卢夫人这样问,只是愈发有些沉默地摇了下头,片刻之后,方才轻声答道:“不曾。”
闻言,又望见面前的女儿虽然平静,但却难掩失落的秀致眉眼,卢夫人忍不住红了眼眶,望着卢宛道:“这……这可如何是好!”
想到卢宛差人送去的书信中,所说的鄢王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摆明了是奔着摄政王谢行之去的,卢夫人心中便觉得心急如焚,担忧不已。
紧紧握着卢宛的手,不晓得便这般过了多久,卢夫人终于想到了如今最好的保全卢宛的法子。
忧虑的目光看着卢宛,卢夫人开口劝道:“宛娘,趁这件事方才发生不久,你还是快带璟儿乔装打扮一番,然后悄悄离开罢,那鄢王是杀人不眨眼的武夫,娘实在怕他会对你们谢府的人,尤其是你与璟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