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怎么不骗别人(166)+番外
青予的尸身依照前例,仍旧是陈杰与玄素去认领,为其下葬治丧。经此两条人命,城中对陈家非议诸多,因而引得陈兴文大发雷霆,除了对府中的丫鬟护院严惩,更是要将玄素发卖。好在还有陈杰在,能顶下陈兴文的暴怒,又经玄素请求,让其去慈安寺暂避风头。
慈安寺里为陈夫人供了祈福的长明灯,陈玉在时常与两婢女往慈安寺小住,寺中也备下了几人固定的禅房。陈玉与青予的事在城中传得沸沸扬扬,玄素以为二人做法事为由再次前往,也无人以为有异。
法会需得四十九日才得圆满,玄素每日虔诚斋戒沐浴,随着寺中僧众祈福诵经,一切如常,陈杰也去过几次探视,只道等法事结束,陈兴文消气,仍旧让她回陈家去,玄素答应与否并不清楚,但玄素失踪前,陈杰最后一次去慈安寺,两人起了争执,似乎是陈杰让她做什么事,她不肯答应,陈杰难得决绝地说了一句“这件事必须听我的”,两人不欢而散。
可不等陈杰再来慈安寺,玄素已于那日之后在自己的禅房内失踪了。
最先发现此事的人是随着寡母住在寺中的姜盈盈,她道那日陈杰走后,玄素来找过她,说要为陈玉和青予祈福,打算找百人找经文,因同在寺中,此前又与姜盈盈也有过些许的来往,便来求她。姜盈盈感念其心,自然没有不应允的,况且她随母修行也常抄写经文,于她不算是难事,因于玄素说好抄经时日,等着她来取。
两日后,姜盈盈抄完经文,等着玄素来,可左等右等,又拖延了一日,还是不见人影。她暗自思忖这几日要为陈玉和青予做法事,玄素是不会离寺的,她便想着自己去看看怎么回事。
两人禅房只隔了一个院子,但玄素这个院子因是从前由她们主仆三人居住,没有外人打扰,很是清幽宁静,可现下只她一个人在园中,只显得孤寂冷清。
姜盈盈敲了一阵门,都无人回应,正逢着来送茶水的小沙弥,向其问了可曾见过玄素,那小沙弥只道玄素请她抄经那日便与寺中众人交待,这几日打算在禅房中念经礼佛,不想被打断,是以日常斋饭茶水就放在屋外即可。
话虽如此,小沙弥也生出几分疑惑,因说听了玄素的吩咐,这两日送饭食并未打扰,可等他过了用膳时辰再来取食盒时,发现饭菜分毫未动,不知缘由,也不敢打扰。
姜盈盈知晓那些时日玄素为了陈玉和青予的丧事和法事有多操劳,两日不进饮食如何能遭得住,这般扣门都不见回应,怕不是已晕在屋内了。
小沙弥闻言也是担忧,因找来主持,在众人合力之下将门撞开,姜盈盈入内一探,哪还有玄素的影子。屋内门窗紧闭,只有小儿能通过的气口,玄素衣物尽在人却平白失踪了。
“这件事很是蹊跷,本官得知此事当即通知了陈家,本疑心陈小郎君此前与玄素争执过,会否与他有关,但那几日陈小郎君去了崇川县,还有人作证,知晓玄素失踪后也是着急慌张而至,这才打消疑虑,只玄素如何失踪,为何失踪,到如今仍是一桩悬案。”
“那后来呢?”
后来?玄素尚在慈安寺里的时候,陈家便传出了女鬼的传闻。
最先发现女鬼是在陈家宅子里护院,因说夜间值守,听到了些轻微的人声,因而与另一人结伴去后院瞧一瞧究竟。
深夜的宅院里静悄悄的,下人们多已睡下,廊檐下的灯笼是彻夜燃着的,因而还有晕黄的光亮散到庭院中。
那两人在园子里巡查了一圈,没见到人,也没再听到那极低微的说话声,只当自己听错了,准备回到值房待着去,可等两人照着远路返回,经过池塘时,无意提起了不久前亡故的陈玉,也就那么凑巧的往西北角落上那道已被永远封锁的院门处瞥了一眼。
这一眼不看不打紧,可两人相继扫过去,险些吓破胆,那道本已上锁紧闭的院门不知何时开了一道一掌来宽的缝,缝里透出一团亮光,隐约看到有人影在晃动。
起初两人并未往鬼魂之说上想,只觉得大约是陈杰暗夜伤怀,思念亡姊,找管事要了钥匙去屋里小坐一会。不过,两人也没大意,还是亲自靠近往小院靠近探看一番。
那时时值五月,夜里的风还有丝丝的凉意,两人本是心中坦荡也被夜风拂过,搅动得满庭花枝浮影乱颤,尤其是越靠近那方小院,门缝中可见身影越发清晰,两人的行动也越发的迟缓胆颤。
离着院门不过五步距离,身前是启开的门扉,身后几步是映着银月的池塘,两人在门前哆嗦着,相视一眼,心中皆有所疑,那门缝中的怎么瞧着像是一个女子,还是一身白衣,背对着两人,头顶的灯笼左右摇晃,连带着看她也觉得那道身影忽隐忽现。
两人背脊发凉,心中已存了一个恐怖的念头,相互搀扶着,几欲离开而两人四只脚像是被冻住,毫无知觉也动弹不得。
身后的池塘轻轻荡漾着碧波,一层一层越漾越大,塘底“咕咚咕咚”的声响缓缓冲破水面,像是有什么东西破水而出。
两人额角淌着冷汗,迟缓地将要转头去看,霍然,不知是谁的脚动了一下,扭动着脚下的卵石在石子间划出沙沙的脆响,门缝里的白衣女子倏而转身,露出一张与夜色融为一体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