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怎么不骗别人(371)+番外
韩玉娇这条线索也不算很重要,她不过是有些奇怪冯昭与公主之间相处的模式。
计淑说冯昭对公主又爱又恨,前有公主落水疑是冯昭所为,后有冯昭将韩玉娇当做替身,还有萧铉这些年与冯昭私下的勾当,这一步步的容忍与退让,实在是……深爱一人竟会如此盲目?
宁知越难以理解,也不打算多想,让羽书继续盯着,便带着芙蕖前往小佛堂,预备抄写经文。
抄经的笔墨纸张是寺里准备的,先前在正殿里也有僧人请示过她要送去何处,宁知越指了这处常来的小佛堂,眼下只需等着就好。
宁知越的耐心尚算十足,可在小佛堂里待了一炷香了,也不见个人影来。
芙蕖等不及去催促殿里看守的小沙弥,两个小沙弥也是一脸茫然与愧疚,相视一眼,其中一个跑去问询。
这一去又是一阵,不见人回来的。
另一个小沙弥瞧着芙蕖面上越来越深露的急躁,又看看宁知越时不时探过来的眼光,愈发坐立难安,便想着也出门去探探究竟。
小沙弥的脚还没踏出门槛,芙蕖将人拦住,犹豫地回头瞧了一眼稳坐如山的宁知越,终是定了主意,“你留在这儿,又是一去不回头了我们再找谁问人去?我去看看怎么回事。”
说罢往宁知越那边又望了一眼,宁知越未置一词,冲她点点头,又在王夫人和青予牌位前的蒲团上跪下。
芙蕖安慰自己:还是快去快回吧。
时辰尚早,还未过辰时,寺里近来香客本就不多,小佛堂附近更显清静。
芙蕖的远去的脚步声才将消失殆尽,殿内便响起小沙弥兴奋的呼喊声:“女施主,师兄送纸笔来了……”
他话未说尽便被打断,叫人招呼出去,只留下一道轻柔的脚步声,健稳地朝牌位边上的书案靠近。
宁知越睁眼瞥了那人一眼,灰青僧袍,头戴一顶僧帽,躬着身,正往书案上铺摆笔砚和纸张。
殿内只剩下他们两人了。
纵使她有意将羽书、羽墨和芙蕖调开自己身边,意图让曹襄有机可乘,但眼下这一变故却非她意料之中的。
她缓缓站起身,离着一段距离,朝那人侧边走去,一边无意试问:“生了何事,怎么来得这样慢?”
绕至这人左侧后方时,这僧人低头探颈时露出帽檐后端挨着脖颈处一茬黑密的发根。
宁知越眼眸猛缩,环视殿内情形,正欲转往殿门,以待形势不利之时方便逃脱,那人陡然直立转身,面朝她一眼不错地凝视着。
这人面上发黑,是有意在脸上抹了碳灰,但她坚毅的眼神和面庞的大致轮廓宁知越还未曾忘却——贾香薇。
袁志用怎么也没提前提醒她一句。
宁知越安下心,往外看了一眼,走近书案,正待开口,贾香薇将书案上的纸张从中间拖开,底下那张纸张边缘露出一行小字:人已找到。
她动动唇,正要问话,贾香薇用压低的嗓音快速吐出一句话:“宁娘子的为人和本事我已见识过,你已履行一半承诺,我也特来告知后情,时间不多,我便长话短说了……”
第161章
半个时辰后,芙蕖挂着一脸沉郁之气回来。
宁知越抽空瞥了她一眼,倒觉得稀奇,随口问了一句:“这是怎么了,怎么去了这么久?”
芙蕖觑着宁知越一脸平静,好像真的一无所知,方才送纸笔的僧人没与她提起吴秋宗在前院闹事?
再想起那个吴秋宗,芙蕖心里才压下去的怒气忍不住直往上窜。
大家都住在慈安寺里相安无事也有些时日了,前些时候羽书和阿商打听得吴夫人受人蛊惑,对宁知越敌意甚重,当时吴秋宗与他母亲为此有过争执,言语之中颇有偏向宁知越,以为吴夫人受人撺掇倾于魔怔之意。
然今日一早,吴秋宗从外头回来,一身酒气,不小心撞上了送纸笔的僧人,那僧人解释了两句,提及是为宁知越送东西,他便登时扬起怒火,掀翻了那人手中的托盘打骂起来。
僧人们说,吴秋宗在寺里住了一年有余,待寺里僧众一向和气,便是有时遇上偷奸耍滑的小僧,最多就是嘴上抱怨两句,再不济讲与寺监知晓就罢了,从未如此失态过。
芙蕖想,那何止是失态,她赶到时,吴秋宗几乎像遭人下了降头一般,
掀了那僧人手里的托盘不说,还抓起地上的砚台、墨条往四下胡乱砸去,又抓着散落一地的纸张,粗暴地撕成雪花片一般往天上撒去。
如此,还不肯罢休。
他口中怨怼着宁知越惹是生非,城里一片乱是因她而起,寺里不安宁也是她在作怪,哪哪儿都是她,便是案子破了,贼人伏法了,她还不肯罢休,如今又在寺里兴起搭祭台、做法事,寺里简直没有一处安静地。
说这话时,又冲到祭台边上,想要将做工的匠人们推开,掀翻已经搭起的木架台子。
不过,他对自己的实力没有清晰的认知,他一个文弱得不能再文弱得书生,又是宿醉后回的寺里,能有多大的力气去与经年累月做活的工人去对抗。
在他冲往祭台边上,推搡最近的一个匠人时,便被那人擒住,反剪了臂膀瞪着他,余下几个匠人也一齐围了过来。
眼望着一圈体形高大,身形健硕的汉子,吴秋宗登时醒了酒,脑子清明过来,瞧着周围围着的一众僧人,面上生出些许懊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