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怎么不骗别人(73)+番外
老刘头说到这里,叹息了一阵,对这二人的结局很是惋惜。宁知越一直未曾开口,此时忍住凌乱的心绪,问:“之后呢?”
“之后,陈家闹鬼一事愈演愈烈。待那婢女的丧事做完,陈宅里传言见到鬼魂的下人也越来越多,这时,替陈娘子与那婢女收殓下葬的另一个婢女求了陈小郎君,要去慈安寺给她们二人做法事,就是这一去,再也没有回来。人就在寺庙厢房里,门户紧闭,她的行李都还在,人却凭空消失,你说这骇不骇人。后来听说,陈娘子从前也常去慈安寺,县城中便开始盛传,陈娘子做了水鬼,要报复陈家了。
“这也就罢了,传闻也都是常有的,今日你说一句,明日他说一句,传着传着就变了味,大家也只当个故事,听过就算了。不过因这事,陈家的生意到底也受了影响,许多与陈家有生意往来的小商户都担心此事会波及到他们,纷纷到陈家打探消息,探探陈家家主的口风。谁料当日疾风暴雨,诸位商户都留宿在陈宅里。当夜众人在陈宅里商议生意上的事,有一名商户与陈家家主起了争执,回自己屋的时候,途经了陈娘子溺死的那片深塘,惊叫一声后便没了踪影,直到第二日天蒙蒙亮,陈宅下人经过那水塘才发现水面上飘着一个人,正是昨夜失踪的那名商户。”
官府的人很快就来了,经查验,又是溺死,没有外伤,不是被人谋害,因说是失足落水,后来外头有的传陈家人害死了那商户,有的则说他是遇上了水鬼。
这时因着陈家在南漳县颇有名望,大家只是嘴上说一说,并不当真,直到第二回 陈宅的水塘了又死了人,又是一个留宿在陈家宅子里的商户,但与上一回不同,这回的事牵扯到了平宁公主。
老刘头说到这里,还有些犹豫,宁知越看出来,公主与陈家的事,问题就出在这里,因让他只管说。
“其实这事是后来叫人发现的。第二个商户死的那晚,别苑里平宁公主也突发癔症,两人俱是夜里出事,那商户是溺死,平宁公主也落水过,初闻之时,也觉得只是巧合吧,但接下来就古怪了。陈家父子失踪后,陈宅也败落了,这会死的不是宅子里的人,而是南漳县的百姓,这两年里虽说也有不少人溺死在河道中,但这其中有六桩与公主发病的时日时辰都能对上,这总不算是巧合了吧,所以百姓们都说这事与陈娘子的鬼魂有关,因说当初水鬼本是想索了公主的命,但公主是皇室贵胄,有上天庇佑,鬼怪靠近不得,这才拿普通百姓撒气。”
原来其中还有这么多曲折的内情。三哥藏起的家书中只简单说了陈家的变故,并未写明个中内情,被二哥带回京城后,她也问过二哥,二哥也只是粗略提及,所述信息与三哥信中相差不多。
虞循说京中知晓消息是去岁十二月中,比她到京城之时要早,二哥当是一早就知晓此事却故意隐瞒,阻止她来汜州调查,是因为知晓此事关乎公主或许还关乎朝政,所以才让她等一等,那么远在西域的三哥呢?他为何阻拦自己回来?事情远没有她想的那么简单。
她问:“你们既已得知女鬼杀人的传言,城内必然人心惶惶,为何此事还能被压下,你们又如此言听计从的保守秘密?”
老刘头叹息,“我们也不想啊。这事本来在公主第三次犯病的时候,已经有人发现了其中不对劲,城内就开始传的沸沸扬扬,但公主府和府衙很快下了禁令,严令所有百姓谈论此事。开始大家也不当回事,私下里说一说你官府和公主还能听见不成,可他还就真听见了。最初是将这些人关进大牢里,打一顿板子,有多少抓多少,抓多少罚多少,渐渐大家明面上就不谈了,只三两个人聚在一处还是悄悄说一说的,但即便这样,还是被人发现,就有人摸黑拿麻袋将你蒙了头,狠狠的打一顿,后来才知道是上头悄悄下了令,不论是谁,只要发现有人提起这事,举报了就可以领赏钱,这汜州百姓这才不敢开口谈论此事。”
“这上头是谁,告密总得有个去处,是何人受理此事?”
老刘头摇头:“我只挨过打,没告密过,也不知道他们跟谁告密的。”
宁知越又看向其他人,“你们也没有过?”见他们垂着头支支吾吾,又道:“可别想着这个时候还能隐瞒,真让我查出来,你们还能不能出去就不好说了。”
这是,有一人缓缓抬起手,颤颤巍巍地说:“我……我告过。”
一时大伙都看向他,老刘头也怒目而视,他脸色涨红,不敢抬头看人,宁知越先开口让他说实话。
这人道:“我们跑江湖,做街头买卖的,总怕得罪人,因此结识了几个与地头有些名号的兄弟。当初城内谣言四起时,他们就曾向我还有其他几个同行的朋友打听,是什么人传出这谣言来的,源头在何处。我当时也不知道,并不关心,也只听了一嘴,没放在心上,后来事情闹大了,那群人先给我提醒,他们上头吩咐下来,这事千万不可再提,若是听到有人提起就告诉他们,他们来解决,还给银钱。我……我就好奇,跟他们告密过一次,后来见那人被打的半死,心里害怕,也就不敢再做了。”
宁知越问:“他们都有哪些人?他们的上头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