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怎么不骗别人(74)+番外
“就是些街头那些泼皮无赖的,各乡县都有,我认识的有几个便是您此前说的常出入府衙牢狱的。他们每次说起也只说上头怎么吩咐,旁的都不说,只要在汜州待过的都知道他们,也都不敢招惹的。”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老刘头说:“各县城确实有不少市井无赖,他们从前就常在各乡县欺男霸女,闹得鸡犬不宁,报官之后关入大牢,没个几日又被放出来,又变本加厉的报复,总之难缠的
很,没人敢惹他们。”
听起来,这些恶霸的背后像是有人撑腰,公主府不大可能,反而是州府更容易运作。
“他们只在汜州禁言,若是离了汜州,这事也会传得人尽皆知,这么做有什么意义?”
那人回道:“我当初也是这么怀疑过,但那些人说,他们自有方法应对,叫我少过问,最好是找出谁在背后造谣,会有一大笔赏钱。但我寻思南漳县死人与公主犯病这事不断,这谣言总会再起,这怎么拦得住,他们就都不说话,我也就不理会了。”
事端不断,谣言也不会断……
宁知越心头一跳,她就说为何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她一心以为老刘头所说的事与她和虞循调查公文阻截一事有关,一直没顾得上公主犯病的事。
幕后之人拦截公文是因为公主落水犯病,哪一桩都足以让陛下派人来探视,一旦这人来了汜州,就免不了得知汜州的传闻——女鬼杀人,也势必会了解真相,安抚百姓的恐慌……
宁知越愣愣得僵在那里,脑子里重复着那一句话:事端不断,谣言也不会断……
错了,全都弄错了。
凶手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公主,只是为了借公主的身份造势,引朝廷派人来调查,而还有一路人,或者可以称他们为整桩案子的幕后元凶,他们目的相反,行为相悖,才会拦截公文书信,压下传言。他们十分清楚各自的存在,于是才有了公主屡次犯病、南漳县数次诡异溺亡的事件、永远传不出去的信件,而去岁末,那个商人在京城的酒后醉言,打破了这个循环,于是……虞循来了。
第31章
宁知越片刻不敢停歇,离了褚玉苑,直奔怡景殿而来。
卢毅还在殿前巡视,远远瞥见了她,面上笑意不减,正等着她过来与她说些什么,宁知越已快步上前,打断她:“卢典军与我一同去见漪兰姑姑吧。”
卢毅此时已发觉她行色匆忙,面上隐有急色,似是出了事,也不多问,敛了笑意,默然跟在她身后。
来的路上,宁知越重新想了一遍,她的推理没有错,凶手的确分了两方,且有一方有利于他们,而另一方的危害……
她需要先问过漪兰才知道。
老刘头说,公主府和府衙都发过禁令,这话应当不假。她此前为了诈老刘头,说有人欺上瞒下,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或许是有过,如她引导老刘头时说的,公主府不可能让几个地痞流氓去镇压传言,而此前漪兰与洛为雍对此只字未提,极有可能他们的确是不知情的,而确定幕后元凶的势力究竟多大,才能判断虞循此行的艰险程度。
见了漪兰,宁知越等不及说明发生了何事,先问漪兰有没有下令禁止城中传言,还有州府衙门里又是如何下令的。
漪兰不明就里,但见宁知越神色着急,应是很重要的事,便点点头,回她:“确是有过,不过传言这种事禁是禁不住的,只能敲打敲打,不至于传得离谱荒诞,辱了皇室威严,因此与韩刺史提过一次,他应言会妥善处理,我便没再过问。”
宁知越面色更沉一分。
果然,漪兰未曾处理此事,后续都由韩阳平处理,是不是说,韩阳平很可能知晓此事,而他用了不到一日便到别苑来,称发现了线索,会否也是有意将虞循引入险境。
宁知越摆摆头,暗中告诫自己,情况再紧急,也不能如此草率的下定论。韩阳平来别苑是众所周知,若他真有二心,此举无异于自曝,如此情形与他也不利,定然还有其他缘由。
她稳住心神,细细思索着,漪兰也好韩阳平也罢,有人欺上瞒下,控制了整个汜州的言论,其势力庞大已然骇人,汜州府衙也可能参与其中,虞循与洛为雍此时的安危才是首要关注的方向。
漪兰对此事所知当是不多,宁知越也不再隐瞒,将方才从老刘头处打探来的消息理了一边,捡要紧的告诉二人,末了又府上自己的推论,两人也逐渐难以冷静自持,面色一寸寸寒了下来。
“他们怎么敢……怎么敢,公主是天之娇女,他们怎么敢拿公主的安危做诱饵,真是万死难逃其罪。”
漪兰的怨愤在宁知越意料之中,然情况紧急,公主尚且平安无事,虞循与洛为雍还在危险之中,大家须得商量一个对策。
卢毅最先明白宁知越忧心之处,打断了漪兰的愤怒,先问宁知越是如何想的?
宁知越说:“虞钦使来汜州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探视公主病情,而是调查公文书信被拦截一事,现在调查的两方各据一方,暗中对峙两年,看起来拦截书信的那伙人势力庞大,却始终找不出造谣生事之人,而造势之人意图用诡秘的传言引得京城注意,却又屡屡被对方镇压,两方对垒,都没有讨到好,这说明拦截书信那伙人虽然势大,却仍受掣肘,我们的处境还算不上太难。